雅虎也“死”了 互联网到了谈论基业长青的年代_最新动态_新闻资讯_程序员俱乐部

中国优秀的程序员网站程序员频道CXYCLUB技术地图
热搜:
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 程序员俱乐部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 雅虎也“死”了 互联网到了谈论基业长青的年代

雅虎也“死”了 互联网到了谈论基业长青的年代

 2016/7/27 5:31:29    程序员俱乐部  我要评论(0)
  • 摘要:图片来源:东方IC上一次人们为了一家公司的死去如此悲切,大概是诺基亚被卖,这一次是雅虎——曾经市值超过千亿美元的明星公司最终以48.3亿美元的“白菜价”卖给了Verizon——一个很多国人都不知道的美国本土运营商。雅虎“死了”很久了。从去年开始,每个人都看得到这家公司并无回天之力,而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基本就敲定了Verizon是最终竞购者,当我从一名雅虎员工听说此事时—&mdash
  • 标签:互联网 雅虎

  图片来源:东方 IC

  上一次人们为了一家公司的死去如此悲切,大概是诺基亚被卖,这一次是雅虎——曾经市值超过千亿美元的明星公司最终以 48.3 亿美元的“白菜价”卖给了 Verizon——一个很多国人都不知道的美国本土运营商。

  雅虎“死了”很久了。从去年开始,每个人都看得到这家公司并无回天之力,而在今年 3 月份的时候,基本就敲定了 Verizon 是最终竞购者,当我从一名雅虎员工听说此事时——一个买了也并没多大用处的公司要买它,我就知道,这公司死掉了。

  “还好微软 08 年没有买它,要不然死的也许是微软”,当消息正式公布之后,我和一名在微软工作的朋友谈论起这件事时,他一句感慨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科技世界的风云流转。2008 年时,作为曾是第一家突破千亿美元市值互联网公司的雅虎已经走在了下坡路上,微软彼时出价 446 亿美元竞购,但那个大家所熟知的创始人杨致远的底价是 550 亿美元,交易最终告吹。

  彼时是科技公司估值最高的时候,几个月之后金融海啸发生,大多数公司命悬一线,这条线是“现金流”,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微软全体不升职不加薪度过了艰难岁月。作为一家现金流高峰期在 200 亿美元低谷时在 100 亿左右的公司,如果在金融海啸前买了雅虎,也许真的会改写这家公司的命运。

  8 年后雅虎死了,当然会死,你能够像医生写病历那样写出一长串“临死症状”:

  *没有有竞争力的主营业务。雅虎是 1990 年代的互联网产物,学生时代的杨致远自己酷爱上网,收集了很多不同类型的网站,当他把自己的收藏夹一展开,再免费共享给成千上万初上互联网的人,就变成了雅虎——这就是门户网站的雏形。而到 20 多年后,各类互联网产品层出不穷,尽管人称“购物狂”的梅耶尔买了很多创新公司,但并没有一款用户“必须”使用的产品——这意味着没有收入,最近一次巨亏的财报能够看出雅虎之惨状。

  *职业经理人不断更迭,创始人退居二线。杨致远并不是硅谷那些典型的偏执狂,在公司走上正轨之后他就只在公司担任董事会成员这样的角色,而后来的故事媒体写过多遍了,职业经理人不断更换,直到请来明星职业经理人梅耶尔,大刀阔斧改革和收购之后,公司走向寿终正寝。

  *没有推动公司走向“下一个十年”的动能。现在硅谷那些最有能量的公司在做什么?就是那些你认为至少未来几年都不会死掉的公司,Google 和 Facebook 在做人工智能,特斯拉在做电动车和无人驾驶,Uber 在做分享经济和无人驾驶……而除了这些成形的大公司,硅谷风头最劲的是发射火箭、生物医药科技等等。

  如果要探寻雅虎死掉的真正原因,可以再想想同期的公司为什么没有死?当我将这个问题抛给上述微软的程序员时,他说,因为别的公司在做研发。

  在科技公司,研发分两种,一种是产品要什么,就研发什么,这种严格来说只算技术支持,另一种,用朋友的原话是“想研发什么就研发什么”,也就是说并没有严格的研发方向,而是给科学家极大的发挥空间。

  微软目前诸多已经商业化的项目,都是在这种“漫无目的’的研发中产生的,比如 AR 项目 Hololence、Kinect 第一代第二代……微软有个向外开放的研发展示区,叫做“未来之家”,2011 年的时候前往那里参观,Surface 还只是一个未商业化和桌子一样大小的产品,但现在已经是笔记本电脑上一个颇有竞争力的产品,但还有更多的研发永远在实验室里,这是一个大公司的研发空间。

  比如苹果,一个工程师告诉我他在苹果“黑科技”研发,但他们的办公楼前并没有苹果的标志,属于“秘密实验室”,他们也并不知道未来项目能不能走出实验室。

  除了微软苹果这种放养式的创新,还有像 Facebook 这样中等体量的公司,他们面临的课题是如何成长为一家大公司,这意味着需要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为自己找到下一个十年,扎克伯格做的是选择了几个他非常看好的方向,比如人工智能以及深度学习。大多数公司都是遵循的这条道路——有限的资金用在最尖端的地方。

  雅虎的成功像是一个年轻人偶然获得了一个不错的点子,融资、赚钱……成就了一个硅谷的故事,但如果要“基业长青”,更需要一个偏执狂的领导者孜孜不倦地为公司找到“下一个十年”。杨致远并不是,在雅虎取得初期成功,甚至是在中国市场失利之后,他只是做了一些投资,比如购买阿里股票,而并没有做一些根本性的“续命”措施。那么,十年之后,又怎么能够期望梅耶尔一个职业经理人能够救活雅虎。

  而回到之前的一个问题,创始人对于一家公司有多重要。你很难想象一个职业经理人能够看准未来若干年的颠覆可能的方向,并能够调动资源投入研发,最大程度地保证偶然性的“颠覆”成为必然。

  是的,互联网已经也老到可以谈论基业长青了,这个行业已经有四五十年的历史了,尽管山景城、帕洛奥图那些大楼还崭新。

  关于“基业长青”这个命题,比如詹姆斯·C·柯林斯那本同名的书中,提出的都是管理上的解决方案,那本书于 2000 年左右出版,那是一个商业世界还在被优秀管理所驱动的时代,而硅谷完全开启了全新的商业世界,管理不再是主要的驱动力,创新的技术才是——即便是以分享式经济模式的 Uber 在走上正轨以后,也是不敢有丝毫偏差地积极研发,把卡内基梅隆大学无人驾驶实验室一半的人都挖了过来。

  “颠覆”和“创新”是硅谷乃至全世界的 Buzzword——烂大街的词,但他们的确是驱动硅谷商业世界唯一的动能。

  雅虎死去了。另一些公司也正在死去,那些当年以雅虎为偶像,完全模仿了其商业模式的中国追随者;而下一步,是那些没有准备下一个十年,没有技术为驱动的公司。

  不要寄希望于商业模式,那并不能够让你活得足够久。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