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从“文凭”向“能力”的转变_职业发展_非技术区_程序员俱乐部

中国优秀的程序员网站程序员频道CXYCLUB技术地图
热搜:
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 程序员俱乐部 > 非技术区 > 职业发展 > 适应从“文凭”向“能力”的转变

适应从“文凭”向“能力”的转变

 2010/12/2 11:03:39    程序员俱乐部  我要评论(0)
  • 摘要:●经过30年高考选拔和文凭授予,中国社会不仅迈入世界第一“文凭大国”,也正在告别“文凭短缺”时代而进入“文凭相对过剩”时代,全社会正在从“文凭社会”迅速向“能力社会”转变,这样的转变正在深刻改变着社会、改变着每一个人●长期以来我们停留在“文凭短缺”时代形成的社会刻板印象中:大学是保障工作和收入的最好选择。把文凭作为了目标与追求
  • 标签:
    ●经过30年高考选拔和文凭授予,中国社会不仅迈入世界第一“文凭大国”,也正在告别“文凭短缺”时代而进入“文凭相对过剩”时代,全社会正在从“文凭社会”迅速向“能力社会”转变,这样的转变正在深刻改变着社会、改变着每一个人

    ●长期以来我们停留在“文凭短缺”时代形成的社会刻板印象中:大学是保障工作和收入的最好选择。把文凭作为了目标与追求,却很大程度上忘记了教育的本意,甚至出现对学历文凭的追求超过能力本身,形成了全社会的“应试教育”现象,这就是长期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应试顽疾

    ●今天的家长和学生,必须看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应当走出“分数崇拜”“文凭崇拜”,回归教育的根本,把接受教育作为形成能力储备的过程,通过这些能力取得收益,在这样的过程中,很显然全面的素质教育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果如此,我们就能够真正用平常心看待升学、看待高考,因为形成能力并不是只有一种途径

     30年前的那次高考,不仅改变了27万处于苦闷中的热血青年的命运,更改变了中国巨轮的历史航向,开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启航。30年后的今天,高考的社会关注度有增无减,高考牵挂着更多的家长、升学束缚着更多孩子的生活。但在这周而复始的延续中,高考的社会意义正在不经意中发生变化,这样的变化虽不似30年前那样令人瞩目,但同样将会改变今天的学子,同样会改变国家的未来发展。

    近年随着我国高等学校的连续扩招,高考录取率迅速攀升,平均已经超过50%,毛入学率也已经达到21%。但不断提高的录取率并没有舒缓高考的紧张,愈演愈烈的升学竞争加剧着择校和追求成绩中的不理性行为。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呼声中,中小学生的书包并不见减轻,脸上的笑容不见增加,人们面对高考似乎也更加脆弱,一味追求着更高的分数、更高的学历层次、更有名的大学。

    另一方面,那些“跳过龙门”的“天之骄子”们,随着一波又一波的“扩招”,曾经的光环在迅速散去。又到毕业时节,很多学生和他们的家庭都陷入苦闷彷徨中:期待中的优越工作、丰厚待遇并没有到来,迎接他们的不是鲜花、掌声和羡慕的目光,而是一次又一次被拒绝的失望。一些倾尽所有甚至举债供子女上大学的家庭,甚至因为高考、读大学而致贫。

    究竟是谁动了他们的奶酪?据统计,2004年离校时没有落实就业单位的大学生有70万人,2005年90万,2006年达到120万,有人预计2007年将达到150万。为了应对就业的困难,继续升学或者就读更好的大学成为众多学生的选择,一年一年的复读、不断升温的“考研热”,都是真实的写照,非得到名校的文凭、更高的学位决不罢休。但更加冷酷的现实摆在他们面前,本科毕业时因为不满意而不想要的工作,研究生毕业时也许会发现已经找不到了,更高的学历、更著名大学的文凭似乎同样解决不了他们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名校热、高学历热中,学生们对分数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但对问题的探究却越来越没有热情;考试能力越来越强,研究能力却越来越差;研究生人数越来越多,真正研究的学生比例越来越小。考试、文凭,似乎这就是大学生活的全部目标。不少拿到文凭的学生很是疑惑:我是博士、硕士、大学生,我有名校文凭,凭什么不给我好的工作?其实,“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经过30年高考选拔和文凭授予,中国社会不仅迈入世界第一“文凭大国”,也正在告别“文凭短缺”时代而进入“文凭相对过剩”时代,全社会正在从“文凭社会”迅速向“能力社会”转变,这样的转变正在深刻改变着社会、改变着每一个人。

    长期以来我们停留在“文凭短缺”时代形成的社会刻板印象中,大学是保障工作和收入的最好选择。在一个“文凭短缺”时代,情况确实是这样的。但今天的供需关系已经变化了,“文凭供给”已经进入“相对过剩”时代,具有符合进入某些岗位文凭条件的人数远远多于岗位数,文凭从充分条件变为必要条件,一个岗位面临上百人的竞争,决定一个人就业的是文凭基础上的能力,即“文凭+能力”在迅速代替“文凭”。

    理论上讲,当社会处于“文凭短缺”时代,一个人如果持有某级文凭而并不具有这样的能力,同样可以得到这样的“文凭收益”。于是一些人忘记了教育的本意,把文凭作为了目标与追求,甚至出现对学历文凭的追求超过能力本身,形成了全社会的“应试教育”现象,这就是长期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应试顽疾。一些人不惜动用一切资源,寻找取得学历文凭的“捷径”,高考的公平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扩招直接导致文凭授予的增加,将会直接降低就读大学的个人收益,因为这样的收益总是“边际递减”的。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连续扩招以后,高等教育文凭相对于人们曾经期望的岗位而言出现了“相对过剩”,持有文凭的人员需要通过竞争获得期望的岗位,如果能力低于文凭,即“质量不足”的文凭就会被淘汰、被拒绝,文凭回归“知识与能力的信号”功能,社会越来越呈现出“能力社会”的特点。当然这样的过剩只是相对过剩,是相对于考大学时期望的岗位的过剩,并不是高等教育文凭的绝对数量过剩。

    由于教育成效具有滞后性,人们对高等教育文凭的期望总会高于现实。比如我们看到今年毕业的一些大学生收益很好,为此今年选择报考这样的高等教育专业,但今年的就业是四年前的选择,今天的选择至少四年以后才能就业,可在中国八年却意味着太多的变化。

    今天的家长和学生,必须认识到教育的长周期性,必须看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应当走出“分数崇拜”“文凭崇拜”,回归教育的根本,把接受教育作为形成能力储备的过程,通过这些能力取得收益,在这样的过程中,很显然全面的素质教育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果如此,我们就能够真正用平常心看待升学、看待高考,因为形成能力并不是只有一种途径。

    作为社会和大众传媒,更应当引导家长和学生认识这样的时代变化,在这样的“文凭相对过剩”时代,以取得文凭为目的的“应试能力”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教育的意义不再是得到文凭而是形成能力,个人运用这样的劳动能力就业并得到社会收入。时代在变迁,社会的能力标准正在形成,“应试时代”行将结束,家长和学校只有真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帮助学生用更高的综合素质升学,才可能得到期望的收益。

    (作者为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领导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