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教育发源于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达到高峰。当时整个美国都在推广和实施“生涯教育”,重点放在人的全部生涯,按照生涯认知、生涯准备、生涯熟练等步骤逐一实施,使学生获得谋生技能,并建立个人的生活形态。如今,在发达国家,职业生涯教育已非常普及,基本从中小学就开始系统传授职业规划知识,高中学校拥有专业的职业规划队伍。而在我国,职业生涯规划几乎还是一个新名词,中小学基本没有这方面的教育,就是在高校,系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也只是少数,更多的是就业前的“急就章”。
“其实,一个人从开始接受教育起,都是为将来的职业作准备的。”王教授表示,只是对职业的选择经历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由于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我国很多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途径十分模糊。有一项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对毕业后3—5年内自己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有16.5%,有模糊想法或“到时候再说”的为26.8%,而“不知道自己将来做什么”的竟高达52.5%。即使毕业后就业,短时期内的跳槽率也很高。
在发达国家的职业规划教育中,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或自身理想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张麒告诉记者,他们曾去内地一个中学为高三学生做心理辅导,有一个尖子生苦恼地说,自己出于兴趣想考上海某大学,但学校为了保证名校录取率,坚决要求他考清华、北大。而家长不顾孩子喜好,逼迫孩子选择热门专业的就更多了。“孩子不被看作一个完整的、有独立人格的人,专业或职业由家长或老师决定,导致孩子缺乏自觉和责任意识。”有心理专家表示。
据专家介绍,在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时,既要了解当前整体就业环境和就业趋势、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就业机会及家庭环境等外在因素,更要从自身角度出发,了解和分析“我喜欢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我擅长做什么、我能够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