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我们生活在两个世界,他们有他们的语言,我们有我们的语言,这两个语言之间是存在隔阂的,我们缺乏一个能让它们相互转换的工作。”
据央视新闻报道,大约 2 年前,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的研究生王娜娜,清华大学的研究生黄爽,两位姑娘,一个 22 岁,一个 23 岁,开始用业余时间为失语者研究一款直接将手语转化成语音的翻译臂环——“手音”。
观看视频:http://www.miaopai.com/show/QWBRE9P7lLBIcd18aotiMia0r~069Aar.htm
演示者用手指向前方,又做出点赞的手势,“你好”的文字快速地反应在 App“手音”的界面上。捕捉手部运动的肌电信号的是演示者手臂上的黑色臂环,看上去像跑步时用的护腕。
如今,“手音”涵盖了 200 个手语动作,为了保证精确度,每一个动作录制了 1000 人次。在有了自己的手势数据库之后,团队还搭建了一个 7 层 BP 神经网络(一种按误差逆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网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神经网络模型之一)对数据速度进行训练,目前识别准确度已经达到 95%。
关于未来,她们有很多设想,“手音”可以实现面对面小聊和长时间对话的功能,未来还可以推出手语教学、手语字母和智能臂环闭环,解决手语教师缺乏等各种问题。此外,这种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后还可以应用在其他方面,例如可以教学钢琴的孩子更加准确地弹琴。
据了解,“手音”预计将于 5 月下旬上线。她们说,团队从没想过赚钱,只想帮失语者朋友解决沟通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