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国外媒体周四撰文指出,惠普CEO李艾科(Leo Apotheker)目前正努力实现其“复兴大计”。按照这一计划,惠普将放弃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业务,同时分拆或出售PC业务,转变为第二个“IBM”。
以下为文章概要:
重组计划
李艾科周四宣布的重组计划传递了一个明确信息,即惠普未能满足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的需要。其结果就是,惠普需要像六年前的IBM一样退出大部分个人消费业务。
惠普的重组计划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惠普将在10月份停止生产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第二,将拆分或出售PC业务,到明年底,惠普电脑或将以另一家公司名义销售;第三,惠普计划斥资大约100亿美元收购商业软件开发商Autonomy。
按营收计算,惠普是世界第一大科技公司,在完成重组以后,惠普将仿效IBM继续向企业客户出售服务器和其他设备。企业客户业务营收目前虽然没有PC业务贡献大,但利润率更高。
李艾科并没有透露是否会裁员。惠普计划投入大约10亿美元用于重组和支付相关费用。惠普在全球的员工总数超过30万。惠普希望通过上述举措,构筑类似IBM的商业模式,即专注于企业和政府销售业务。
苹果胜出
在惠普做出这种转型决定时,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苹果的压力不应被低估。苹果是当前世界上最火热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厂家,iPhone和iPad深受用户欢迎。投资机构Gleacher & Co分析师布莱恩·马歇尔(Brian Marshall)在接受采访时说:“苹果单枪匹马就在PC、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三项业务上击败了惠普。”
马歇尔表示,惠普决定避其锋芒,转而与其他行业巨头展开竞争,即IBM、甲骨文和思科。鉴于李艾科职业大部分生涯在德国商务软件开发商SAP度过,惠普这次转型意义重大。马歇尔说:“这是李艾科的强项,现在他必须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
惠普的重组计划显然没有打动投资者。在重组消息曝光后,加之惠普第三财季业绩低于预期,惠普股价在周四的常规交易收于29.51美元,较前一个交易日下跌1.88美元,跌幅达6%。而在盘后交易中,该股又下跌10%,至26.61%。
丢卒保帅
李艾科寻求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帮助缓解丑闻压力,在这个他去年刚刚继承的公司历史上留下自己的烙印。李艾科的前任马克·赫德(Mark Hurd)一年前因性丑闻被迫辞职。为了剥离惠普的大部分个人消费业务,李艾科正在调整惠普持续十年之久的专注于硬件的战略。
很显然,惠普个人消费业务的短板就在于缺乏具有市场影响力的移动设备。尽管斥资18亿美元收购了Palm,希望借助于webOS系统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追赶和超越竞争对手,但这种希望如今落空了。惠普周四正式宣布放弃webOS。
虽然业界对webOS的评价不错,但iPhone、iPad和运行于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主导着这个发展最快的消费电子产品领域。惠普在利润率方面落后于竞争对手。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数据显示,WebOS智能手机全球市场份额不足1%。
李艾科在采访中表示,惠普将努力给webOS寻找出路,如在PC、打印机等其他设备上使用,或授权给手机厂商使用。李艾科说,他对惠普移动设备设计感到失望,认为要想扭转这项业务的颓势,需要付出很大代价。
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师查尔斯·戈尔温(Charles Golvin)表示,惠普高层可能认定,“惠普涉足平板电脑市场的时间太晚,无法吸引太多注意。他们意识到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戈尔温称,惠普可能会向汽车、消费电子产品厂商授权使用webOS。但由于谷歌借助免费的Android系统定位于同样的市场,惠普同样面临严峻挑战。
决意转型
Palm前CEO乔恩·鲁宾斯坦(Jon Rubinstein)去年12月表示,Palm当年之所以决定出售,是因为公司管理层意识到其业务仅能在小范围内取得成功,但从长期讲依靠自身实力无法维持生存。鲁宾斯坦称,鉴于其规模,惠普似乎是最佳选择,有助于Palm产品吸引更多用户。
PC业务是惠普的最大营收来源,同时也是利润最低的业务,这主要是因为PC价格下跌以及市场竞争激烈。投资公司Ticonderoga Securities分析师肖吴(Shaw Wu)说,惠普放弃PC业务等于再次承认苹果在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的霸主地位。PC业务还拖累了惠普股价,即便它仅占公司利润15%的比重。
他说:“苹果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竞争对手,惠普可能意识到必须砍掉利润率偏低的业务,而且宜早不宜迟。”放弃PC业务会使惠普的未来发展轨迹与竞争对手IBM具有相同之处。作为20世纪80年代构筑PC市场的重要参与者,IBM在2005年出售了PC业务,转而专注于软件和服务。
事实上,收购Autonomy折射出惠普从主机销售商向软件与服务厂商转型的重大决心。在截至7月31日的第三财季,惠普净利润有所增加,但该公司预计第四财季业绩将低于此前预期,令其股价承受了一定压力。惠普还下调了本财年全年营收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