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富士康工厂已可以做到关灯生产_最新动态_新闻资讯_程序员俱乐部

中国优秀的程序员网站程序员频道CXYCLUB技术地图
热搜:
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 程序员俱乐部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 郭台铭:富士康工厂已可以做到关灯生产

郭台铭:富士康工厂已可以做到关灯生产

 2016/11/18 5:33:56    程序员俱乐部  我要评论(0)
  • 摘要:11月17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进入第二天。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在会上发表了题为《智能制造引领数字经济的发展》的报告,他表示,数字经济跟传统制造最大的不同在于数字经济让我们学会了怎样从传统制造变为智能制造。郭台铭说,富士康目前已经有几座工厂可以做到关灯生产,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物联网大数据,主要包含:上线、云端、联网、互通与反馈。他表示,新一代无人自主生产的工厂“对于环境、对于污染、对排放、对控制质量监控可以几乎做到零排放的境界。”郭台铭认为
  • 标签:

鸿海集团<a href=董事长郭台铭:目前已有几座工厂可以做到关灯生产" width="640" height="395" />

  11 月 17 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进入第二天。 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在会上发表了题为《智能制造引领数字经济的发展》的报告,他表示,数字经济跟传统制造最大的不同在于数字经济让我们学会了怎样从传统制造变为智能制造。

  郭台铭说,富士康目前已经有几座工厂可以做到关灯生产,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物联网大数据,主要包含:上线、云端、联网、互通与反馈。他表示,新一代无人自主生产的工厂“对于环境、对于污染、对排放、对控制质量监控可以几乎做到零排放的境界。”

  郭台铭认为,传统的自动化是人和机器作为控制界面,现在完全是物跟物、机器跟机器自己联网的界面。“下一代智能制造产业革命是分享与共享、跨界、大数据,包括制造流程大数据、包括供应链大数据,将这三大流程产生的大数据彼此互通互联才会产生下一代所谓的智能制造。”

  他还提到了现阶段正在推动的一个 C2C 模式,比如今年双 11 从采购到售后各个环节积累了海量数据,“明年双 11 的时候我们坚信,我们不会事先备料,也不会事先生产,我们要根据产能、根据数据,用户端的数据告诉我们,我们告诉供应商备多少料,储存多少货源和零件,生产线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产品。”

  以下是演讲实录: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嘉宾、各位海内外的朋友以及各位媒体朋友,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要给各位报告的题目是《智能制造引领数字经济的发展》。因为我们来自于制造企业,数字经济是中国制造 2025 的根基。我们认为数字经济跟传统的一般的制造最大的不同在于数字经济让我们学会了怎么样从传统的制造变成智能制造。也就是说,我们用制造过程中所产生出来的数字加上互联网的应用,所以我们叫“智能制造+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智能制造的平台是数字经济的基础,智能制造所产生的数据也就是智能制造的平台。

  智能工厂在智能制造流程,产生了全程的制造流程的全记录。我们有几座工厂已经做到了可以关灯生产,原因是我们积累了很多数据。

  我们智能工厂生产流程智能全记录,代表每一个单一机台的数据积累。机台和机台之间我们用物联网技术产生了大量的数据。数据建立以后,我们要建立模型。就是怎么样采集有用的小数据,经过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小数据,经过自动处理。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我们有影像辨识、信号处理,产生了所有的生产过程全记录。所以海量数据其实是一个生产过程的全记录。所以一般一座工厂可以产生几百亿笔的生产数据单元。

  因为通过影像辨识,不单纯辨识的是数字,通过这样的辨别可以让机器之间彼此的生产过程用影像传送,可以知道每一个单笔数据,每一个制造流程是不是跟上一个制造流程在影像辨别上完全相同。做到这点才可以做到关灯生产。关灯生产我们可以将人工省掉,让物和机器设备之间彼此沟通。所以可以想像一座工厂有几千个物件、几千部机器它们之间在彼此沟通、传送信息。

  过去传统的自动化,传统的机械生产都是人和机器作为控制的界面。现在完全是物跟物、机器跟机器自己联网的界面。

  所以我们从物联网进入到了无人自主生产。大量生产以后不能人工检查,所以每一个步骤都是自动化检测。数据通过回馈让我们知道生产的数据和生产的过程、产生出来的产品是符合质量的。最后我们要把所有数据通过安全监控完整地保存下来,作为下一代生产过程的参考。

  富士康所想要强调的是,在发展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的大数据中,我们用的是上线、云端、联网、互通与反馈。在我们公司内部叫做“云、移、物、大、智、网加机器人”。我们用云端的技术、用移动通信的技术、用大量的信息影像传送,也用到大量 5G 技术,我们用很多海量甚至于天量的数据,产生的每一笔数据,从头到尾每一个流程缺一不可。因为几亿笔数据,漏掉一个过程,漏掉一个数据,后面整个制程都乱了。所以我们的数据之大超过人与人之间发送的微信或者微博的数据,我们的数据用量之大超过想像。

这些海量数据收集以后,经过 40 年所积累的制造经验,我们分析什么样的数据、什么样的参数是有用的,什么参数是没有用的。比如说我们积累了过去 40 年,做上千万套的模具。我们设计任何一部手机,任何一个电视,从数据库里抓出来的模具不再告诉我们标尺寸,而是告诉我们怎么定工差。当什么定了工差以后,我们晓得下一次设计的时候,我们再出的错误告诉我们,定工差的流程怎么样能够自动地学习,现在我们的工差工作都不是由人的经验判断,而是由机器自己定工差。所谓的人工智慧深度学习。

当我们累计很多经验以后,这些经验用数字和影像告诉我们下一次工差应该定在什么样的一个水准。经过几次的判别,我们越来越晓得什么样的工差对大量生产最有用,什么样的工差对质量最有保证。定工差的过程过去都是由人的经验来定,需要很多老的师傅,现在不需要了。过去需要经验的是机械工程的师傅,我们现在要的是会运用数据的判断者,他晓得数据能告诉我什么。产生了这些数据,最后联网。我们任何一个工程师、任何一个生产者可以在过程中随时用他的手机、平板,控制、监控所有的现场流程。然后再加上关灯生产,机器人虽然有眼睛,它不需要有光线,可以用它的信号处理它所应该的搬运、储存甚至工作物件的传送。

  所以我们用云、移、物、大、智、网和机器人创造新一代关灯生产的工厂。这个工厂对于环境、对于污染、对排放、对控制质量监控可以几乎做到零排放的境界。

  下一代智能制造产业革命是分享与共享、跨界、大数据,包括制造流程大数据、包括供应链大数据,将这三大流程产生的大数据彼此互通互联才会产生下一代所谓的智能制造。

在此向各位说一下,我们在推动一个 C2C 的模式,比如这一次我们也参加了天猫双 11 的活动。从用户接到订单开始,很多人都把生产做好了,我们是把零组件和供应商做好,当接到订单以后我们很快从供应商零组件制造商到成品制造。采购和售后服务,这些我们都积累了很多数据。所以明年双 11 的时候我们坚信,我们不会事先备料,也不会事先生产,我们要根据产能、根据数据,用户端的数据告诉我们,我们告诉供应商备多少料,储存多少货源和零件,生产线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产品。

  所以这些都是我们将来要运用大数据帮供应链从零组件制造一直到消费者,把中间的环节就是没有效率的造成待料库存的都消除掉。这是我们运用数字经济、大数据所产生的模式。

  未来我们认为,数字的浪潮对于制造业、对产业的创新产生了软硬结合实虚结合。我们觉得去年互联网大会跟今年互联网大会,有一个最大的不同,过去互联网也就是说马云所讲的,新零售、新制造、新技术。我跟马云常常沟通,不晓得是我触发了他的灵感,还是他勾起我的兴趣,他过去从不触碰制造,现在已经开始接触了。

  科技就是为了改进人类的生活便捷快速而存在的。我们认为未来的发展是硬、软整合,实虚结合的世界。我们的看法是从互联网角度,是“互联网+”,从工业角度,我们认为是“+互联网”。

  谢谢各位!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