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云适配正式对外宣布,已完成 1 亿元B+ 轮融资,由达晨创投领投。本轮融资将用于对产品研发的投入,以及面向全国搭建营销和服务网络。
36 氪此前报道过,云适配总体定位就是帮助大企业客户做移动化。
企业移动化的需求在两方面,一个是对外的网站,另一个是对内的职能平台(像 OA 等)。至于前者,云适配此前的成果是,可以用一行 JS 代码将 PC 网站实现移动化,不过这里的移动化指的是 HTML5,不是 APP。而关于对内职能的移动化,云适配发布了办公浏览器 Enterplorer,是目前的业务重点。
企业做移动化,无非就是通过 APP 或者 HTML5。若自己开发 APP,则需要改造整套系统的后台,才能开发出能够调用的数据接口,导致失败率很高,交付时间也过长。而像是百度转码等 HTML5,原理是在服务器端改写,改完之后很多交互设计就不能使用,只适用于静态页面,没有交互。
所以,云适配的思路是改造了浏览器的内核。Enterplorer 通过智能感知引擎 CARE,在内部由一个引擎渲染原 PC 页面后,通过另一个引擎完成移动版界面的渲染,把移动版界面展现给用户使用,并且管理了两个渲染引擎之间的状态的一种技术,从而实现基于B/S架构的企业应用页面的快速安全移动化。再结合云适配 Xcloud、Amaze UI 等 HTML5 开发工具,就可以让企业摆脱开发过程中对原有系统 API 的依赖,把 CRM、OA、IM 等对内应用都搬上手机。
至于数据安全问题,云适配 COO 高婧强调,云适配的改造都是在前端进行,后端的数据依旧保留在企业内部,不受影响。
此外,达晨创投投资人迮钧权,以及云适配 CEO 陈本峰还谈及了以下几点业务逻辑:
首先是市场。企业对外的 PC 网站往往只有一个介绍页面,不会承载过多内容,所以做移动化的市场空间也相对有限。并且,去年开始市场的注意力已经开始聚焦移动办公。
其次是定位。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在 2.5 年,而美国在 13 年,这 2.5 年是否能支撑得起一个商业模式还是问题。而大企业内部一定具有一套成熟的定制系统,不是任何通用的企业服务提供商可以满足,企业更有付费意愿去将自己已有系统移动化。
最后是基础设施。企业内部应用多有弹窗、表单等交互设计,相较于静态的图片文字型网站,移动化技术复杂很多,云适配已有 3 年的技术积累,有能力去做移动化。加之,网络的带宽、手机硬件的速度等基础设施都已经成熟。
据悉,云适配团队现有 200 人左右,年客单价在 50 万以上,渠道方面已跟微软、华为、WPS、中建信息、上海电信等达成合作。并且,高婧还透露,云适配正在跟科大讯飞合作,利用人工智能,为企业推出内部助手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