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金所控股酝酿已久的上市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
据悉,近日,参与陆金所控股 IPO (首次公开招股)的四家投行:花旗集团、美银美林、摩根士丹利、中信证券已经进场开始尽调,并计划于明年一季度向港交所递交 A1 上市申请表。
事实上,在今年 8 月中国平安的半年报业绩说明会上,平安首席财务官姚波就曾提到,下半年会启动陆金所分拆上市计划。陆金所首席财务官郑锡贵也在同月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陆金所正在筹备 IPO 事宜,或于 2017 年底前赴港上市。
但眼下,受监管整治和资本寒冬的影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声誉和估值都处于历史低点,这家B轮估值已达 185 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要想在资本市场完成一次华丽的亮相,压力着实不小。
据了解,其内部酝酿一年多的 KYC 2.0(Know Your Customer),即新的投资者与产品风险适配体系已于九月上线,并注册了一套针对个人投资能力的评分体系“坚果财智分”。
一直力争坐上国内互联网财富管理头把交椅的陆金所试图通过引入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对投资人进行更精确的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以期在此基础上实现更精准的资产与资金的适配,提升运营和风控效率,进而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三所一惠”新格局
因为起家于 P2P 业务,陆金所这些年始终难以摆脱与之画上等号。但事实上,经过最近几年的业务调整和架构整合,陆金所早已转型为一家定位互联网财富管理的综合化平台。
而此次的上市主体陆金所控股除了有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着力于资金端的陆金所外,还包括侧重于 B2B 机构间交易的前海金融资产交易(下称“前交所”)、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下称“重金所”),以及着力于资产端的平安普惠等多个板块。
去年 8 月,平安海外控股以 19.538 亿美元将平安普惠与前交所打包出售给陆金所,并于今年 5 月完成了整合。后者是一家定位 B2B 机构间交易的平台,同时也在开拓跨境业务。
重金所主要着力于地方政府融资业务。今年 3 月开始,平安集信开始陆续收购重金所股权。8 月中旬,重金所成为平安集信全资子公司,法人代表也变更为陆金所新任董事长李仁杰,但目前还未完成并入陆金所控股的全部流程。
相比上述两家刚刚整合进陆金所控股的交易所,平安普惠较为成熟的业务模式以及稳定的贷款增速和息差收入则为陆金所控股的估值贡献了不少。公开信息显示,平安普惠今年上半年的贷款余额已经达到 793.61 亿,相比 2015 年末的 417.96 亿增长 90%。根据互联网投研平台爱分析的估算,平安普惠年末贷款余额有望突破 1000 亿。
目前,平安普惠主要有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两部分业务,爱分析根据其贷款增速、贷款质量、净息差等数据,对标贷款余额相近且同在香港上市的锦州银行预测平安普惠部分的估值约为 400 亿元。
作为陆金所控股版图中交易规模最大、最为互联网化的一块,主要服务个人投资者、定位互联网财富管理平台的陆金所撑起了 185 亿美金中的大部分估值。
根据平安集团最近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截至 2016 年 9 月 30 日,陆金所平台累计注册用户数2,550 万,较年初增长 39.3%,活跃投资用户数 655 万,较年初增长 80.4%。
从运营角度来看,陆金所活跃投资用户的占比约为 25.6%,远高于业内普遍的水平。可以对比的是,已经上市的 P2P 平台宜人贷,根据其披露的数据,2015 年全年活跃投资用户为 33 万,占注册用户的比例约 5.5%。
而从交易量来看,2016 年前三季度,陆金所平台零售端交易量 10,772.20 亿元,同比增长 239.3%;期末零售端 AUM 达3,909.21 亿元,较 2015 年底增长 55.8%;机构端交易量 32,205.83 亿元,同比增长 428.8%。
酝酿一年的“秘密武器”
不过,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以及日趋严苛的监管环境,仅仅是业务规模和用户数量的增长并不足以让陆金所在资本市场上站稳脚跟。
10 月初,央行等多部委联合发布了《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及跨界从事金融业务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下称《整治方案》),这也是监管部门第一次针对互联网资管市场发布监管意见。
在《整治方案》中,包括“将线下私募发行的金融产品通过线上向非特定公众销售、未严格执行投资者适当性标准、未揭示投资风险或揭示不充分、跨界开展资产管理等金融业务”等都成为了整治重点。
这也揭示出了当下互联网财富管理市场乱象:在资产端,平台为了找寻更有市场竞争力的资产,不惜“曲线”拆分了一些具有较高风险和投资门槛的金融产品;在资金端,并未对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
作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财富管理平台之一,陆金所已覆盖标准产品(基金、保险等)、非标(金融机构资产证券化后产品)、P2P (底层是个人消费贷款)、现金管理和二级市场(期限短、二级市场允许投资人互相交易)、海外资产等。
既要更好地适应日趋严格的监管要求,又要创造更大的商业想象空间,这是它在上市前需要做好的准备。
今年 9 月,KYC 2.0 系统在经过两个月内测后正式开始在陆金所平台上应用,这个被内部成为“秘密武器”的体系除了包括利用大数据对投资者的作出了更精确的“画像”外,还有对于资产端风险的动态评估、资产和资金的精准匹配、以及更透明的信息披露等内容。
牵头该项目的陆金所副总经理杨峻近日在一个论坛上披露了部分“实验”的数据,例如最基本的资产情况一项,“60% 以上的客户对自己收入水平的描述,与大数据做出来的结果有明显差距。”
他说到,不少高收入人群会隐瞒真实的收入,例如,平台筛选了 140 个在陆金所平台上投资过百万的用户,但在自己填写的问卷中,家庭年收入一项却小于 5 万;另外还有不少人则会为了买到高收益的产品刻意夸大自己的收入情况。
“既是从风控角度考虑,也有提升效率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朝更合规化方向靠拢。”据陆金所内部人士透露,该项目由马明哲直接推动,上线后效果不错,还推向了平安集团内其它子公司。
据了解,陆金所内部正在全力推进,甚至不惜牺牲部分交易额。KYC 2.0 采用“向下兼容”原则,即高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可以购买同级或风险等级更低的产品,反之将会被严格限制。记者获得的一份内部资料显示,从 2015 年底 KYC1.0 上线至今,这套系统完成了近万亿产品与投资者的销售匹配,累计对 150 多万笔交易进行风险超配提示、拦截,涉及近 3000 亿元。其中,有些人就此放弃了购买,有些人则转而购买更适合自己的产品。
与建立个人征信体系一样,对于财富管理行业而言,一个更为全面和精确的投资能力评估体系也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不过相比已经初具规模的个人征信市场,对于个人投资能力的判断仍没有一个相对权威的评判体系。
除了有合规性的考虑,陆金所也试图用这套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体系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例如坚果财智分现在已在平安内部推广,未来同样有可能走到体系之外。
事实上,作为互联网财富管理业务亟待突破的重要一环,不少公司都在尝试利用大数据来做“千人千面”的画像,进而进行资产和资金匹配。例如,背靠互联网科技巨头的百度金融、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都曾表示在进行相关的尝试。但与目前市场上各类信用分一样,一套投资能力评估体系的效果也要通过应用在具体的业务和场景中加以检验,并且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周期和足够大的交易规模才能得到足够有说服力的结果。
如今上市在即,这个关于互联网财富管理的前沿实践不知能加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