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子川
最近花了大量时间在自己新的内部创业项目,免不了给各种不同的人(内部或外部)进行商业提案(Business Proposal)的工作,同时也在帮助湾区一些社会企业包装面向投资人的 Pitch,结合以往大量商业合作项目的经验,我重新思考了商业提案的逻辑,相信无论提案的规模、内部或者外部、创业或者商业项目,一个合理的逻辑都是必不可少,希望这个总结能给你帮助。
不确定未来的要素
“投资人”(广义上的,可以是侠义上的投资者、也可以是你的客户和高层管理者)真正投资的是“不确定的未来”,在这份“不确定的未来”里实际上只有两个要素:
事实上,我并没有把产品放在其中,是因为,产品是内部团队对外部市场需求的答案,投资人在首次投资并不要求给出完整而详细的答案,在目前这个阶段它只是让投资人:
对于投资人而言,Pitch 结束后更好的结果应该是:
因此,过分强调现有产品可能喧宾夺主(创始人和市场)、完全忽视产品的描述也有可能减分。
完美逻辑
任何一次创业都是将市场、创始人、投资人三者之间关联,它体现着四种核心关系:
因此对这四种核心关系的解答就是一个 Pitch 的精要,它分作以下 7 个步骤:
事实上,一个短时间的 Pitch 不可能完全完美回答以上所有这些内容,但是一个好的逻辑顺序引领投资人朝你所期待的方向前进,并帮助你或和你共同回答商业模式、投资、和回报三个问题。
一个好的逻辑顺序
一个好的 Pitch 永远是故事,你的听众是投资人,你的目标是将投资人拉入到你和市场的这个环中:
在这里,“商业模式”、“投资”、和“回报”不是你最擅长的,却是投资人最关心的三个问题:
一个好的逻辑顺序让你避开你最不擅长的领域,(你好,我是“一只土贼”博客水印,嗯,水印)而把最吸引人的部分放在了前面所提到的“不确定未来的两个要素”:你(即创始人)和市场。这里我使用最多的逻辑是为以下:
通常一次 Pitch 的时间可能不超过 30 分钟,为了保证最后还有 10 分钟的交流时间,建议每点只用一张幻灯片讲 2 分钟,幻灯片尽可能视觉化和情景化,例如抽象层次的产品使用场景,而不用出现交互图。
再比如高度抽象化、结合图标设计的目标定义:
此外,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例如投资人 2 分钟的快速沟通,我们还可以将其简略成五个逻辑,即:
以一个社交性共享餐饮服务的模式做例子,一个两分钟的快速 Pitch 逻辑可以是:
用搭伙做饭的方式解决都市人中喜欢下厨的人的社交需求,它采用线上到线下的方式撮合和招揽食客,核心特点是基于一个 200 人的核心厨师群进行拓展,目前核心厨师群正在完成第 50 次主题家庭餐会,积累超过 2000 位食客群,需要场地和资金建设线下的旗舰厨房作为概念店。
如果我们只有 30 秒,我们该如何表达这个逻辑呢?
我们帮爱做饭的人寻找厨友和食客,有 200 个核心厨师加盟、2000 食客、50 次餐会,现在找地方找钱建线下概念店。
你看,越简单的逻辑越不出现解决方案,只告诉你我们在帮助谁?帮助什么?我们做了什么?我们要什么?这是不是比那种“我有一个想法”式的表述更加打动人?
最后,作为创始人,Pitch 也许是每天在不同场合发生的事情,手上应该有适合 2 小时、30 分钟、2 分钟、30 秒不同时长进行的口头表达,同时也有从 30 页 PPT、5 页 PPT、移动端网站、名片等不同介质的平面表达。一个顺畅的逻辑表达(无论是口头还是平面)也让你更加清晰你和你的创始人团队、以及你所面对的市场,它也可以用来帮助招募早期和合伙人。
写在最后
打动投资人的是你展现的一个“有利可图”的不确定未来,里面是一个“有利可图”的团队,加一个“有利可图”的市场,同时在创业初期,我们不可能把市场、创始人团队、以及投资人所相互关联的逻辑关系彻底厘清,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反复练习的逻辑,熟记在心,并在任何时候表达出来,随时接受挑战、并反复打磨。
做业务分析师的时候,有这么一句话,“讲都讲不明白的需求十有八九是没必要做的”,那么讲都讲不通顺的创业逻辑,意味什么?最后的最后,一千次创业者热血沸腾的说道,也比不过一条从头到尾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