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微信来说,比较常见的一个例子是朋友圈发布文字的方式——长按发布按钮,这个功能隐藏得如此之深以至于到现在还有人不知道。
许多朋友吐槽过这个设计,说不人性化、入口太深云云。但你要知道,张小龙在产品界可是神一样的存在,他会不明白这些?据我所知,这种设计完全是出于引导用户发图的考虑。
上面的例子可能有点 Low,讲个不太常见的。为什么微信没有「最近的表情」,而 QQ 却有?使用频率不高么?像「抠鼻」、「笑着哭」这种,每次使用都要用翻好几页难道可以称得上友好?
「我觉得你这样做很蠢哎」!
真正的原因是,为了实现表情商店的商业化。微信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号召用户发现、使用更多的表情,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常用那几个。
为此,它有理由不提供「最近的表情」这一入口。至于 QQ,一方面它的盈利模式不在于此,另一方面应当是想保留用户在 PC 端的使用习惯。
我猜,当用户达到一定数量级后,产品经理所需要考虑的或许更多的会是战略层面,而不再仅仅是所谓用户体验。写支付宝产品报告的时候我更加肯定了自己的这个观点。
支付宝钱包的第二个 TAB 是服务窗,用作商业服务的中期沉淀,跟微信公众号有点类似,不过比它更讨厌。服务窗的小红数字就那么直突突、血淋林地显示在 TAB 上,需要你一个一个点开服务信息才能消失,简直就是反人类!蠢、蠢、蠢!
但是,如果站在产品经理的角度,要想推广这一服务,就必须依靠人的贪嗔痴提高点击率。
为什么不像微信那样聚合小红点呢?一方面服务窗本身就只有企业服务,不便细分。另一方面相比于微信,支付宝属于低频应用,用户不会每十分钟打开一次,这样提醒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就没有那么明显——同时也意味着必须使用更强势的提醒方式才能被用户注意到。
另一个「蠢设计」是理财产品(余额宝、招财宝、娱乐宝等)的位置,被放在最不容易看到的第四屏,曝光率明显会降低!产品经理脑子秀逗了么?
我对这个设计的理解可以用一个面试题概括,要在 A、B 两个学校之间开一个小卖部,而 A 学校对小卖部的需求强于 B 学校,问小卖部应该开在离哪所学校近的地方。
答案是 B 。既然 A 学校更需要小卖部,那么他们就会愿意为到达小卖部而走更多的路,也就是说,建在 B 学校附近造成的来自 A 的损失,小于建在 A 学校附近来自 B 的。用经济学术语解释就是,A 造成的边际成本小于 B。
所以你看,这世界上的「蠢」都是有原因的。
我们常说 PM 要多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并不是讲要满足用户的一切需求,更何况,大部分用户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产品经理应该做的,绝不仅仅是以用户的身份收集需求,更重要的是要以上帝的身份真正分析、理解这些需求,知道哪些是必须有,哪些又是可有可无的,再参考产品规划进一步取舍,这样才能做出现阶段最合适的设计。
而至于用户会不会因为这些「蠢设计」逃离,就要看 PM 在这一拉一推之间,对于分寸的把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