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读了1000篇有关如何改变的文章却从未改变?_最新动态_新闻资讯_程序员俱乐部

中国优秀的程序员网站程序员频道CXYCLUB技术地图
热搜:
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 程序员俱乐部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 为什么你读了1000篇有关如何改变的文章却从未改变?

为什么你读了1000篇有关如何改变的文章却从未改变?

 2015/1/5 18:36:56    程序员俱乐部  我要评论(0)
  • 摘要:英文原文:Whydoyouread1000thingsaboutchangeandneverchange?大多数人其实并没有失败—不做就不会失败。知道不等于执行。我写了很多有关让事情变得更好的东西。常见的回应是“我懂。”好吧,如果你看Jeopardy(智力知识竞赛节目)的话,你懂就很好。但对于生活来说光懂是不够的。那为什么了解改进那么容易但真正去进行改善时又他妈的那么的难?任何始终需要劳神费力的改变大部分都会失败,因为你把一天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自动驾驶上了
  • 标签:什么 为什么 文章

  英文原文:Why do you read 1000 things about change and never change?

大多数人其实并没有失败—不做就不会失败。

  知道不等于执行。

  我写了很多有关让事情变得更好的东西。常见的回应是“我懂。”好吧,如果你看 Jeopardy(智力知识竞赛节目)的话,你懂就很好。但对于生活来说光懂是不够的。

  那为什么了解改进那么容易但真正去进行改善时又他妈的那么的难?任何始终需要劳神费力的改变大部分都会失败,因为你把一天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自动驾驶上了。Charles Duhigg 的好书《习惯的力量(The Power of Habit: Why We Do What We Do in Life and Business)》是这样写的:

杜克大学研究人员 2006 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发现,超过 40% 的行动者每天执行的不是决定,而是习惯。

  任何改变都必须在你自动驾驶的时候仍行之有效。自我控制的重要性是有关改进的最大迷思之一。几乎所有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改进技术都不依赖于思考或意志力。

  改变环境

  如果屋子里没有饼干,谁还会限制自己不要凌晨 3 点爬起来吃饼干?

  操纵你的环境,这样你就不需要采取自控。

  NPR 有一个很棒的故事,充分说明了环境在维持(和终结)坏习惯中的重要性:

根据她的研究,回到美国后仍有毒瘾的士兵数之低令人震惊。

“我认为第 1 年毒瘾复发的人员比例大概是 5 个百分点,”Jaffe 说。也就是说,在越南患上毒瘾的人回到美国后 95% 并未复发。

  你往往不是懒就是忙或者分心,所以很多东西都是眼不见为净。

  20 秒定律

  你想做的事情不迟于 20 秒开始,你不想做的事情至少考虑 20 秒再说。Amazon 每年能卖出去那么多的东西是因为那个“一键购买”。超市收音机旁总会有个“即兴购买”柜台。同样道理,你也可以运用。

  《快乐竞争力:赢得优势的 7 个积极心理学法则(The Happiness Advantage: The Seven Principle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hat Fuel Success and Performance at Work:)》是这么说的:

降低你想要接受的习惯的激活能,提高你想要避免的习惯的激活能。我们想要采取的行动的激活能降得越低,我们进行积极改变的能力就会变得越强。

  有同伴压力是光荣的

  对于孩子来说,同伴压力更多的是帮助而非伤害。面对它,你还是个大孩子,只是不得不假装在大部分时间里做个成人—你装得很累。

  去跟你想要成为的人在一起,这样的话做你想做的事就没那么累了。

  《习惯的力量》是这么说:

1994 年,哈佛研究了一些生活发生了根本改变的人,比方说,研究人员发现部分人经历了个人悲剧(如离婚或大病)后重塑了个人习惯。有的人则在朋友经历了某件可怕的事情后改变了自己的习惯。

但是未必就要先有悲剧后有改变的。有的人做出改变是因为自己融入到可令变化更容易的社会群体当中……当一个人加入了变化看似可能的集体时,发生变化的可能性会变得更加真实。

  “假设”计划

  你还可以设想一种标准的响应方式来避免思考。这样当事情发生时你头脑就会做出膝跳式的反应。

  如果你做的一切事情都需要深思熟虑,那第二天就永远也起不了床。但是这招用得太多你就变成电脑了。审慎地使用它可以变得非常有用。

  《成功人士必做九件事(Nine Things Successful People Do Differently)》:

这叫做假设计划,这真的是一种帮助你实现任何目标的有力手段。从节食、锻炼到谈判乃至于时间管理,上百次的研究表明,事先确定何时何地采取何种特定行动(如“如果现在是下午 4 点,我将回复所有当天应该回的电话)可将成功几率提高 2 到 3 倍。

  共性

  上述所有的技术都可以让你不再劳神费力,也可以轻易吸收进你的日常事务当中。这就是它们的力量。

  但它们都需要事先做一点计划。那要怎么做计划呢?

  《瞬变: 如何让你的世界变好(Switch: How to Change Things When Change Is Hard)》这本书把有效行为改变提炼为 3 个简单步骤:

  1)引导理性思维

  提供一个非常清晰的方向。看似有阻力的东西往往是因为不够清晰。把关键的举措写下来—不要展望大图景,考虑具体的行为。

  指出目的地。当你知道你要去哪里、为什么值得去时改变会更容易。

  2)调动感性思维

  关注情绪。知道一件事情并不足以导致改变。让人(或者你自己)感受到某件事情。

  缩小变化。把变化细化就没那么可怕了。

  领导团队时,要养成一种认同感,逐步灌输成长心态。相信改变是可能的。

  3)设计路径

  看似个人问题往往属于情景问题。

  调整环境。情况改变了,行为也会改变。

  养成习惯。久积而成的行为不费神。

  选一项技术。花 20 分钟计划。头几天的实施也许需要你思想上挣扎一下,但熬过之后就更容易坚持到底而不是跑偏了。这就是秘密。

  不要试图重塑自我,你会失败。给旧的注入一点新东西,让新的比旧的更容易。你一直在变。你看的电视在变。你买的东西在变,你做的项目也在变。改变即将发生,无论是什么改变。问题在于,是你控制改变还是让改变控制你?

  编者注:

其实改变未必像看起来那样困难。最关键是养成习惯。有关这个,每年坚持制定新年计划并执行的扎克伯格可以成为典范。前一段时间他让 Facebook 用户众包提出他的新年挑战项目已经揭晓,那就是每两周读一本书。制定计划,分解任务,养成习惯—你看,小扎的新年挑战其实就这么简单。如果你觉得制定计划还需要更多技巧,不妨再看看李开复老师的建议。

改变自己,开始行动吧。

  相关文章:

  What 10 things should you do every day to improve your life?

  What do people regret the most before they die?

  What five things can make sure you never stop growing and learning?

上一篇: 通过Stack Overflow标签分析编程语言新趋势 下一篇: 没有下一篇了!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