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一下,你有没有社交网络病_最新动态_新闻资讯_程序员俱乐部

中国优秀的程序员网站程序员频道CXYCLUB技术地图
热搜:
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 程序员俱乐部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 测试一下,你有没有社交网络病

测试一下,你有没有社交网络病

 2014/11/21 11:57:16    程序员俱乐部  我要评论(0)
  • 摘要:九个头条网讯尽管社交网络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很久了,但其势头依然没有消退的态势。与此同时,社交网络病也慢慢进入了我们的视野。看看,以下几条你有没有符合的呢?每次分享完一条微博,觉得有参与感。点赞是参与活动、甚至运动变革的一种方式。对某种现象发了一条朋友圈,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并得到和他人的互动,觉得有成就感。如果以上几点你的回答都是“Yes”,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是懒人主义行动的一份子了。懒人行动主义原名Slacktivism,这个词由slacker(懒人
  • 标签:测试 网络 社交
class="topic_img" alt=""/>

  九个头条网讯  尽管社交网络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很久了,但其势头依然没有消退的态势。与此同时,社交网络病也慢慢进入了我们的视野。看看,以下几条你有没有符合的呢?

  1. 每次分享完一条微博,觉得有参与感。
  2. 点赞是参与活动、甚至运动变革的一种方式。  
  3. 对某种现象发了一条朋友圈,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并得到和他人的互动,觉得有成就感。

  如果以上几点你的回答都是“Yes”,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是懒人主义行动的一份子了。

  懒人行动主义原名 Slacktivism,这个词由 slacker(懒人)和 activism(行动主义)结合而来,在 2014 年牛津词典公布的新词中,Slacktivism 和 contactless(非接触支付)、normcore(以穿着舒适为标准的时尚)等一起被列入候选名单。常指许多年轻网民在网络上发起的社会活动,尽管易于表达和分享,但是缺乏真正带来改变的实际行动。主要表现是,人们在网络上的社交软件中按个赞,而自认为参与了各种运动,但革命实际并没有发生。

  在表达态度上,比如对于慈善行为就起到了有助常规化的作用:越来越多地关爱我们不了解的人,关爱也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并且,快速流通的讯息,让那些以往被忽略的、更多不同的声音有了发声的机会,让不同的思想能得到碰撞,进而使大众的认知始终保持革新。这些社交网站的价值就是这样体现的。

  而其弊端在于,这样的行为大多得到的是一种心理满足,难道不是一种新的“精神胜利法”?

  这些社交软胶的确是很棒的发明,让不那么熟、分隔两地的朋友,依旧能够维持联系。但是,它维系的是人际关系中的弱连结(Weak ties),而非社会运动所需要的强连结。这些人是很好的信息传播来源和渠道,但不可能真的陪你去做在网络上宣称的那些事,且一天多次的表态和点赞也让这种行为本身变得廉价——反过来,组织类似活动的人也只需要你动动手指,赢得关注就够了,轻点鼠标,两全其美。

  这样的现状造成人们越来越沉迷于和社交网络上的 ID 们互动,一放下手机就会无所适从,甚至有人在现实生活中会看到 Twitter 图标的幻象,还有青少年因分不清网上扮演的角色和真实的自己因此自杀。对于这些症状,一家致力于让青年人影响国家的美国的 NGO 网站,“Do something”做出了以下几条总结(以下为本站编辑翻译):

  1. 容易感到失落

  主要表现在强迫症一般想要参与每一件事并分享,最害怕的事就是“他们在嗨不带上我”。

  2. 独处

  其实就是沉迷于手机不跟身边的人交流了。“最远的距离就是我坐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3. 不安 

  和“容易失落”类似,总要关注别人在做什么,然后不自觉地拿自觉和别人比较。但是真正比较一下,对关注别人花费那么长时间,对我们自己来说并不公平吧?

  4. 抑郁

  瑞典研究表明,长期让手机处于对外联接状态的被调查者更容易呈现出郁闷的症状。

  5. 成瘾

  某些研究发现,过度使用科技产品会触发我们大脑里的成瘾区域。

  6. 焦虑

  这种焦虑和上面的不安有类似,一般表现为害怕自己不如社交网络上表现出来的那么“成功”和优秀。

  本文整合自香港矽谷《懒人行动主义与无法转推的革命》

  Do something org.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