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亮相
查立 乾龙创业投资基金创始合伙人。
曾担任过EastWest CreativeCommunication Inc和InterPro等公司的总裁和CEO,2000年创立了早期中国技术性创业公司的孵化机构IdeaFactory,组建过中国最早的搜索引擎、在线学习、在线音乐和手机游戏等公司。
2004年创立了乾龙创业投资基金,投资了手机电视、网络游戏、互动电视、移动互联网领域里的中国创业企业。
“喜马拉雅熊”的网名或许比查立这个真名更有人气,这位在网友眼中很是直率有趣的“创业老大哥”,用他的文章向创业者介绍引入VC过程中最基本的“军规”,写这些普及性质文字的原因也很简单,“创业者大多数都不是很懂融资这些东西的,不如把这些重复了一遍又一遍的说辞给写出来,让他们自己去看好了。”
其实查立的人生经历更有意思:从教师、广告设计、电影到高科技、互联网,从英国到美国再回到中国,从打工、创业到成为投资人。后来他成为乾龙创投基金发起人,并定下了早期创业的投资风向。早期创业投资的风险很大,但查立自称是神秘主义者“没有谁能真的看清方向,成功要在过程中摸索和把握。”
“风投的核心是规避人的风险”
南都:你的个人介绍上说道你之前也曾做过类似于孵化机构那样的事情,做了很早的搜索引擎、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等等项目,后来这些项目呢?后来怎么就一脚踏入V C的行列来了?
查立:本质上我是一个创业者。我最喜欢干的就是怎样从一个idea培养出一家公司。而乾龙创投则是一家专门投资中国大陆的早期技术型企业的V C。
南都:你所指的早期,有多“早”?
查立:即使只有一个“idea”,我们也可以看、也可以考虑投资。我们在做法上和天使不一样,天使大多数是个人行为,打个招呼写张纸条就能投资了,而我们选择项目和做投资文件、投资管理都是有一整套机构化的规范。
至于早期,即便你没有产品,没有公司,但具有创意性的项目我们也都是看好的。好的计划其实是稀缺资源,很难找。
南都:早期投资风险很高,为什么仍会选择早期作为投资方向?
查立:风险投资给人很多错觉,大家认为V C就是玩老虎机。其实一切投资的核心都是规避风险,风投也不例外。风投核心是规避人的风险,一方面V C要寻找创业者的新想法,另一方面又要防范创业者判断错误、执行错误,要防范的都是有关人的风险。
有些V C连尽职调查都不做,投了钱之后又不管了,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创业者的膨胀,让创业者认为,只要从V C那儿搞到钱,然后玩命烧钱。我觉得不是你拿到V C的钱就是成功的,真正的成功是你的企业能够开始钱生钱,甚至是小钱变大钱。
“长尾理论、免费理论害了很多人”
南都:说VC会让创业团队自我膨胀导致危机到来,这又是怎么理解?
查立:创业者的使命是要用最少钱去产生最大的价值,而且这个现金流要尽早产生出来,一个早期的创业公司一定要尽早有销量,你的项目概念怎么好,自己再怎么说都没用!一个公司如果做不到收支平衡,停止流血,而是把V C带进来,让V C来补血、来埋单。
我认为,“长尾理论”、“免费理论”害了很多年轻的创业者。我不久前去贵州看到当地铁匠在敲尿壶,这个产品是长尾范畴吧?总归有人花钱买,但迟早有一天这东西会彻底消失,靠这个发不了财的,成为不了一家世界级的伟大公司的!免费理论也是,剃须刀免费的前提是它是垄断性的公司,有一天我能把眼前这咖啡杯子的市场给垄断,我也可以学剃刀公司搞免费送免费杯子,逼人花钱来买咖啡。免费有前提,免费不是模式,早期创业公司尤其要警惕什么叫“免费”。
南都:但像我们接触过的像电子商务类公司,确实就是需要有一个用户消费的规模过程之后实现盈利的,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查立:做电子商务中很多人都是IT出身的,他们太多关心系统和产品的所谓标准化、价格便宜,而忽视了不管电子商务和传统商务,核心的客户体验和价值。比如传统的目录公司中,并非个个都是追求“低价”和“标准化”,许多产品价格很高,只卖给喜欢它们的人而已。我刚到美国的第一份打工就是在一个很大的目录公司打工,这行业有很多有趣的因素,设计、品牌、附加值、稀缺性……而不是最便宜、最标准、最低价而已!
南都:这么说,你是期望创业者做好财务的管理?
“创业者在开车,投资人在帮看路牌”
查立:对!大部分创业公司5年以后都会不复存在,有些做得好的变成大公司了,还有些被收购了,一大部分消失了。创业公司的失败原因只有一个:现金流断了。所以创业团队要懂得如何进行财务管理。一个好的团队在能够看到新机会的前提下,不断地去维持这个企业的发展直到机会真正来临。
对V C来说,我一般不喜欢去多想这个项目未来能赚多少钱,而是先考虑这个团队能坚持多久,有没有能力活下来。在一个项目中,创业者是主导,他们在开车,投资人只是坐一旁出出主意,看看路牌。
南都:按你这么说,貌似做什么不重要,关键看谁在做这个事情?
查立:对!团队非常重要。好的团队能将一个不怎么好的idea,逐渐打磨和试错,最后成功。而好的idea给到一个不好的团队可能会被做砸。
茶后吐真言
出版业嫁接新消费
去年年底逛了一次书摊,随之联想到中国的出版业产值仍以两位数增长,2009年上半年产值增长30%左右,图书销售增长20%,新媒体出版增长40%,投资增长约36%。新闻出版总署去年还发了话,出版业要转企改制,这给民营的出版机构和投资人像是开了绿灯。
所以我认为,今年电子阅读、数字出版领域将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而迸发出商业价值,数字出版方兴未艾,虽然暂时会影响到传统印刷业等链条环节,但总体来看,内容本身不会随着载体形式的变化而贬值。
我去年曾考察过一家传统出版机构,非常重视网络的推广和销售,既不是完全的技术公司,也不是传统公司,但业绩增长50%以上,这就是传统产业嫁接新兴消费模式的成功案例,投资价值凸显。
至于其他的做法,图书分销的精准模式可以期待,像商务类书进机场渠道、设计类图书进创意园区、旅游类图书发往酒店客人的枕边、Web2.0社区、豆瓣上的读者群组,线上线下并举。书是最典型的“长尾”商品,精准是关键,新华书店大卖场式的营销方式绝非是唯一的。
本报记者 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