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每一项技术从研发出来到工业上的广泛应用都经过一段不短的并且“充满痛苦”的时期,至于从新技术如何“痛苦地”发展到商业上的广泛应用我们不去理会他,我们关心的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或者从无到有究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类需求所致还是漫无目的的技术发展使之然。
?
研究社会科学的学者普遍认为新技术的产生标志着生产力的发展。当原有技术不能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时,便要求新的技术产生来满足人类当前的需求。即人类需求驱动学说。
?
对于此类观点,个人实在不敢苟同。个人认为新技术的产生并不能代表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是一个总体性的概词,只有当一项新技术慢慢渗透到工业领域并被大众所接触同时人类的生活水平因此而改善时,才可以说新技术推动了生产力,此时新技术也变成了老技术。所以新技术在广泛应用之前,只能说是未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要想真正成为生产力还需要很多客观条件。
?
此外,个人更认为新技术在研究阶段是一种“漫无目的”的状态,研究人员并不知道结果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研究人员也根本不会想商业需求,只是跟随自己的灵感去实验去思考。与其说这些科研人员是为了人类的进步而科研倒不如说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欲望,或是证明自己而已,当然客观上必然要贡献于我们伟大的人类社会了不管他们自己出于何种目的。我想爱因斯坦在研究相对论时根本不会想它到底有什么用,牛顿也不是为了人类的发展需求而发现万有引力,万有引力的发现更具是随机性。
?
一切的科研只不过是科研人员的智力游戏而已,或许说是智力挑战更为合适。然而科研还是要搞的,科研成果在不预期地出现着,时机将近之时,总会有些颇有商业头脑的人出现,并想方设法的去开发人类的前所未有的需求,把这些需求与新技术结合起来,后来出现的就是新技术的草根化了。
然而科研人员也根本不会在意这些结果在商业的应用,也不会去想他。
?
以长远的目光来看,是新技术创造了人类的需求,由于边际效用递减作用使人类厌倦了时下的需求,此时人类并清楚自己下一步的需求是什么样子的,等更新的技术出来后并有人因此创造出需求后,人们便知道自己此时的需求了。
?
一句话,新技术是生产力的基础,生产力决定并创造需求,人类自己去适应和“享受需求”。
?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如有异议可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