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打开手机查询一下余额宝的收益,已经成了不少人睁开眼后的小习惯。然而,对这个如此熟悉的理财小宝,你知道它的收益是怎么来的吗?你知道它的收益在什么时点会更高、更低吗?你知道每天在背后管理这只基金的人是什么样的吗?你知道每次“双十一”等购物狂欢节来临时它怎么应对大量赎回吗?
日前,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了余额宝“微博”的基金经理王登峰(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基金经理),为您揭秘余额宝的投资全路径。
上海证券报记者:余额宝具体投资了哪些品种?为什么超过九成都投向同业存款?还会考虑加大其他的品种投资吗?
王登峰:余额宝的投资标的主要是同业存款,占比高达 90%,剩下的4%-5% 左右就是利率债、高等级的信用债,其次就是5% 左右的现金。因为同业存款相当于银行的批发业务,各类银行对其需求比较大,而收益稳定,且按照我们的规模有一定的议价能力,所以我们多将货币基金投向了保守稳健的同业存款。
而余额宝的同业存款的交易对手主要限制在“白名单”银行之内,我们的“白名单”银行大多是大的股份制银行或者国有制银行,同时也要看它的落地开户行,主要是跟一二级分行合作;小型银行的交易我们觉得有一定的信用风险,因此不敢去冒这个险。当然,并不是说他们真的会违约,而是我们出于稳健考虑主动去规避这个风险。
但是,在接下来的资产配置上,存款的配置会逐步减少,因为存款在收益上没有优势,我会考虑增加债券的配置,投资的比例会逐步调整,而不会一蹴而就地变化。
上海证券报记者:余额宝的收益率有什么规律可循吗?目前会持续回落吗?什么对余额宝的收益影响最大?
王登峰:余额宝收益率的和短期货币市场的利率也就是资金价格高度相关。很多用户是在余额宝收益率高企的时候开始关注余额宝的。但事实上,刚开始使用余额宝的用户清楚,余额宝刚开始的收益率在4% 至5% 之间。而此前高于6% 的高收益,是叠加了春节因素和年末因素,而春节后资金回流,再加上货币政策回归稳健,当下资金面比较宽松,都引发了协议存款的利率下降。因此,包括余额宝在内的类似“宝宝”产品短期收益率都开始回归正常水平。
但是,如果货币市场走弱,余额宝的收益回归也是一个稳定地回归过程,不会说突然间掉下去。我们认为,收益率不是我们的第一考虑,我们最看重的还是风险控制。
上海证券报记者:余额宝本质上是一只货币基金,而您还管理着另外一只普通的货币基金,那么管理这两只产品有什么区别?会不会冲突?
王登峰:作为一只互联网货币基金,余额宝的投资者是 8100 万“纯散户”,他们具有“大客户量、小客单、行为分散”的特点。它是不存在机构客户的,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余额宝就不会像传统货币基金那样,在季末、年末出现超大规模的赎回,也不会因为单一机构赎回对其规模造成巨大冲击。
具备了消费支出和理财的双重职能的余额宝正是具备了纯散户的特点,单一投资者的消费支出或者赎回不会对增利宝的规模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余额宝的申赎又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符合日常生活规律,规模变动有规律可循,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有效总结出它的申赎规律,为投资决策提供判断依据,实践表明预测误差很小。
上海证券报记者:2006 年,货币基金曾经遭遇过一次大范围的流动性风险,那么余额宝怎么做流动性管理?在“双十一”这种购物节,多数客户会将资金赎回至支付宝“微博”账户,那么在这种大量赎回时又有哪些准备?
王登峰:流动性管理方面,我们进行的多是短期的资产配置,也会安排每周甚至每天都有资产到期,以满足高流动性的需求。
同时,在最保守测算的基础之上,我们还会增加一个较大的安全垫,即使是实际结果超出测算数量,还有一个缓冲地带,应对预期外的赎回。所以我们将根据预测结果加安全垫的数目,配置相应的资产。例如在此前“双十一”的应对中,会让一部分资产在 11 月 11 日及 11 月 12 日两天集中到期。当消费行为发生,大量用户选择使用余额宝进行支付时,余额宝将有海量的资产集中在这一天到期转换成现金资产,用于兑付赎回,实现无缝对接。
如果极端情况发生,预测结果出现较大的偏差,实际赎回量超出了安全垫的承受范围,我们依旧有应对方案,那就是在银行间市场融资。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超预期的赎回,我们配备了大量的高流动性债券,包括国债,金融债和高等级信用债。当超预期的赎回发生时,我们将通过质押式回购或者卖债等方式向银行间市场融资。由于我们在债券配置的时候,基本都选择了低风险,高流动性品种,故而在必要的时候,其变现能力也相对较强,就算是预测值出现了较大偏差,我们也能有效应对。
当然要特别提一下大数据分析在流动性风险准备方面的巨大作用,虽然个体的消费支出行为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但几百万、几千万用户的网购行为却服从大数定律。根据过往“双十一”网购数据的分析,结合余额宝本身的有效用户数量、客单价、转换比率等指标,数据分析团队可以推算出“双十一”可能的赎回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