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徐小平谈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_职场话题_非技术区_程序员俱乐部

中国优秀的程序员网站程序员频道CXYCLUB技术地图
热搜:
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 程序员俱乐部 > 非技术区 > 职场话题 > 新东方徐小平谈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

新东方徐小平谈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

 2010/12/2 10:35:16    

 来源:新浪财经  我要评论(0)

  • 摘要:聊天精彩观点:1、基础学科要和社会需求相结合:你不可能上街卖哲学,你可以卖羊肉串。但是哲学是一种基础科学,对世界人性文化的认知。但是一定要跟某一个东西结合,哪怕跟房地产销售、卖汽车结合,一定有思想、有文采,能够说出打动消费者的东西。如果你和新闻结合,写出一些优秀的东西,当然要会写,就会成为优秀的记者。如果在我这个领域里,教育和职业发展。其实只要知道教育和职业的一些基本规律,整个哲学基本功底就派上用场。2、找工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份全职工作:我现在找到一份工作,餐馆端盘子的工作,我干过
  • 标签:大学生就业

  聊天精彩观点:

  1、基础学科要和社会需求相结合

  你不可能上街卖哲学,你可以卖羊肉串。但是哲学是一种基础科学,对世界人性文化的认知。但是一定要跟某一个东西结合,哪怕跟房地产销售、卖汽车结合,一定有思想、有文采,能够说出打动消费者的东西。如果你和新闻结合,写出一些优秀的东西,当然要会写,就会成为优秀的记者。如果在我这个领域里,教育和职业发展。其实只要知道教育和职业的一些基本规律,整个哲学基本功底就派上用场。

  2、找工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份全职工作:

  我现在找到一份工作,餐馆端盘子的工作,我干过,送皮萨的工作,后来我管送皮萨工作的人,或者是我当大堂经理,摇身一变当总经理的人,很多农村来的人,从一个卖皮萨的人最后变成大唐经理,这样的经历很多,他就达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经济困难的时候找工作的问题和经济好的时候是一回事,发展中国家找工作的问题和发达国家也一样,你自己要有就业的能力。

  3、专业和工作没有是否“对口”的问题:

  现在存在着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很多人想我这个专业到底有没有一个对口的就业。其实很大的一个问题就在于,你说美国大学的学生,他们本科毕业了以后,他们能找到对口的专业就业吗?他们的本科教育其实是强调比如文理学院这样的情况。其实本科就业的时候,也是没有对口的。

  4、找工作要有明确的职业意识:

  首先你要有职业意识,实际上你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甚至博士毕业,你心中一定要有一个目的,就是职业意识,就是我读完书干吗。晓楠给我们这个节目做广告里,引用了我的一段话,怎么看都像柏拉图讲的,太深刻了。你在整个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明确无误的职业意识,想做律师,想做医生。

  5、找工作要有发现职业线索的能力:

  北大很多学生喜欢电影,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职业,然后加入到电影爱好者协会,也没有成为职业。慢慢做多了,成为电影爱好者协会负责人了,最后成了中国著名的电影制作人、著名的电影评论家。等他做了电影制作人、电影评论家之后,发现电影不景气,做电影没饭吃,又转变做了投资人了,又做了其它的工作。他在整个过程当中,就是发现市场的需求。从个人兴趣到市场需求,一步一步走出自己的道路。

  6、大学生应具备的求职技术:

  现在大学生找工作的情况都是什么呢?可能有三种渠道,一种是通过学院或者是大学就业中心的一些信息,可能企业来招人。一方面是校园的招聘会或者是外边的招聘会。一方面是网上投递简历,这是大学生找工作的基本状态。你投简历,等着他给你面试的机会,然后你去面试,最后这个工作能成活这是不能成。  

  7、金融危机下的求职攻略:

  这个问题很好,我专门就这个问题写过一篇博客文章,金融危机或者金融形势真的影响了我们就业吗?对于很多人而言,如果没有金融危机依然找不到工作。而对于很多人能够找到工作,金融危机对他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8、大学生要积极拓展人际关系网络:

  中国人觉得靠关系找到工作是一件错事,但是在美国并不是你靠关系一定能得到这份工作,你靠这个关系其实获得一个向别人展示优秀的机会,而在中国很多时候这种关系是我认识了徐老师,徐老师不管我的能力怎样就可以直接给我一个工作,这种关系的概念可能有所差别。

  9、性格内向的学生怎么找工作:

  有一个最简单的方式,你去认识一个人际关系很广泛的人,或者他是很开朗、很热情的人。

  徐小平做客新浪全部访谈实录:

  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张晓楠:各位新浪网友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收看本期的财经会客厅,我是主持人张晓楠。今天请到的嘉宾大家都非常熟悉,但还是先介绍一下徐小平老师,新东方创始人之一,著名留学、签证、教育和人生发展咨询专家;新东方留学、签证、移民咨询事业创始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欢迎徐老师。

  徐小平:晓楠好。

  主持人张晓楠:先跟大家打声招呼。

  徐小平:新浪网友们好,以及现场的朋友们好,大家欢呼。

  主持人张晓楠:Yeah!(鼓掌)

  徐小平:给镜头,给镜头。

  主持人张晓楠:第二位嘉宾是徐老师的咨询助理,也是教育职业发展的资深专家李令彬老师,Ribin您好,也跟网友们和现场的观众朋友们打声招呼。

  李令彬:新浪网友和现场的各位观众、同学们大家好。

  主持人张晓楠:继续欢呼!(鼓掌)

  徐小平:我再补充介绍两句,Ribin是吉林大学哲学系毕业,毕业之后就来新东方,在新东方网站、报纸做编辑,跟着我做咨询,本来是帮助我打字、整理文稿。其实已经做了六年了,慢慢就从旁听到介入,到最后成了一个独立咨询的专家,可以说我现在70%、80%的咨询工作都是他在做,成长为一个比较成熟的职业发展这方面的顾问,国内罕见。

  我只是想说明什么呢?哲学系按理说什么都不能干。

  主持人张晓楠:刚好咱们就从Ribin这个故事说一说大家的职业选择,因为大家一听哲学系,马上想到和他现在做的是不相关的。

  徐小平:你不可能上街卖哲学,你可以卖羊肉串。但是哲学是一种基础科学,对世界人性文化的认知。但是一定要跟某一个东西结合,哪怕跟房地产销售、卖汽车结合,一定有思想、有文采,能够说出打动消费者的东西。如果你和新闻结合,写出一些优秀的东西,当然要会写,就会成为优秀的记者。如果在我这个领域里,教育和职业发展。其实只要知道教育和职业的一些基本规律,整个哲学基本功底就派上用场。在教育发达的国家,比如美国,学哲学的人,绝大多数是想读法律,想考法学院。所以,在美国哲学系被称为法学院的预科班。

  前一阵子清华大学呼吁取消法律本科教育。

  主持人张晓楠:因为在美国没有专门的法律本科。

  徐小平:所以Ribin的职业发展,至少从这个规则上来讲,它的基础学科没什么用,但是一定要和某一个社会需要的行当结合起来,就成为一个强大的组合。

  主持人张晓楠:其实也是我们很多网友问到的问题,因为今天的主题就是在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如何就业,现在都不是择业的问题,就是先就业,再讨论择业的事。很多网友都问到这个问题,我这个专业本来找工作就挺难,现在金融危机了,找工作更难了,我可能换一个跟我专业不相关的工作,我该怎么去做?

  徐小平:金融危机下许多人会失去工作,在美国这样的国家,我经历过,1990、1991、1992年,上一次北美最大的经济危机,找不到工作,失业在家,心情又郁闷,心情郁闷就会跟太太或者老公吵架,一吵架就要离婚。

  主持人张晓楠:在美国这是常见的。

  徐小平:要卖房子,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家庭灾难就会出现。在这个时候很多学生就可以跟着Ribin学习做职业指导、心灵辅导、婚姻咨询。这只是一个笑话。但是这背后蕴藏着哲学的含义,任何时代都有被淘汰的需要。但是任何时候又会产生新的需要。所谓的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的需求。对大学生来说,你要看到市场需要什么东西,你就能找到你的机会。当然我们可以待会儿一个一个来讲,每一个人一定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是总的来说,在经济繁荣的时候,任何工作也都有竞争,人们也想找到更好的工作,最优秀的人都去了更好的工作里去,但是在经济衰退的时候,总是有工作。

  主持人张晓楠:关键就是你愿不愿意去的问题。

  徐小平:不是,好日子、坏日子对我们的学生都有一个要求,我们要有强烈的职业意识,要有强大的求职的能力。坦率地说,这种话题我两三年来都不怎么讲,因为前几年形势太好了,实际上没什么问题。但是在这个时候,对你的求职能力的要求和挑战更大。

  主持人张晓楠:具体一点,什么样的挑战?

  徐小平:比如我怎么找到就业的机会,实际上我整个职业意识是90年到了加拿大才建立起来的,那时候我也找工作找不到。我就找我们的职业顾问。职业顾问在90年在中国是没有的,就像90年中国没有汽车,今年的汽车出来,你一定以为是甲壳虫,而不是甲壳虫牌的汽车。可是90年中国没有职业辅导老师,因为国家包分配,这是一个老话题。但是我是一个受害者,到了国外找不到工作,我就找我的导师,为什么我找不到工作。他说你不会包装自己。他说在加拿大有两句话,我等于旧事重提,时尚回归,职业意识也是回归的。他说你找工作花多长时间?我说就花了一晚上,他说找工作是一个方案,要不断地花功夫。他在加拿大是有工作的,什么工作?找工作。另外第二句话打动我,他说找工作是把自己卖出去。我这一听,怎么把我自己卖出去?我说中国有一句话叫“卖艺不卖身”。我在这儿演讲,大家觉得好玩。但是在市场经济阶段你是要卖身的,你是把自己卖出去的。你明天到那儿工作,因为他配你工资。

  主持人张晓楠:徐老师,现在的问题是想卖卖不出去。

  徐小平:任何时候,过去、现在、将来都有卖不出去的人。在任何国家,日本、美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也有卖不出去的人。你要知道88年我去了美国,美国的失业率是4%。我不是经济学家,我是一个大众文化的专家。当时88年是里根经济学达到巅峰的时候,美国经济那时最最辉煌,过了两年就击败了苏联,让苏联解体。4%还是4.5%的失业率,一个健全的社会,一个经济繁荣的社会,必须保持至少4%的失业率,这样人才才流动,竞争才有活力,人们才会勤勉工作。如果你坐在那儿不工作也能找到工作,就丧失了正常的挑战。

  我现在找到一份工作,餐馆端盘子的工作,我干过,送皮萨的工作,后来我管送皮萨工作的人,或者是我当大堂经理,摇身一变当总经理的人,很多农村来的人,从一个卖皮萨的人最后变成大唐经理,这样的经历很多,他就达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经济困难的时候找工作的问题和经济好的时候是一回事,发展中国家找工作的问题和发达国家也一样,你自己要有就业的能力。比如你是一个学法律的优秀学生,你还得会找。假如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原则:第一,就业能力。第二,求职能力。

  主持人张晓楠:咱们说说找工作求职能力最重要有哪几方面?

  徐小平:太基础了,就让Ribin讲吧。

  李令彬:现在就业难这个问题大家需要怎么去看呢?很多人都在说,比如我的工作找不到对口专业的就业。刚才讲到了一个问题,失业率存在的问题。其实不管是职业指导师也好,还是任何一个咨询或者老师这样的人,能够解决的问题是结构性的失业。如果真正的是绝对失业,其实就业市场是供大于求的,什么样的咨询师也是没有办法的。假如我们的职位需求是400万人,但是提供的大学生假如是500万人,那100万人就是要失业的。这个问题某种程度上来讲,不一定是职业指导的问题,某种程度可能是政府的问题,可能要刺激内需,可能要产业升级,要提供服务业的比重。

  主持人张晓楠:或者有一些教育政策。

  李令彬:这些东西不是说一对一,不是个人的解决方案可以最终达成的。但实际上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什么呢?是我们如何不成为那一百万,如何不成为失业率里的人口。

  主持人张晓楠:不成为那4%。

  李令彬:对。现在存在着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很多人想我这个专业到底有没有一个对口的就业。其实很大的一个问题就在于,你说美国大学的学生,他们本科毕业了以后,他们能找到对口的专业就业吗?他们的本科教育其实是强调比如文理学院这样的情况。其实本科就业的时候,也是没有对口的。但是其实每一个人还是要去就业。当你去真正面对一个雇主的时候,有些雇主,比如500强外企的雇主,其实并不特别强调你的专业一定是什么,或者四大会计事务所不强调你是会计专业毕业的人,有30%、40%是跟财经一点关系都没有。

  徐小平:这个话题的故事实际上还是我跟Ribin以及跟另外一位朋友采访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四大会计事务所,是大家理想的职业,结果来了一个历史系的学生,进了普华永道的审计部门。我们很意外,这是一个颠覆。事实上Ribin讲的问题,所谓对口的意识现在是一个非常陈旧的意识,有些专业是对口的,有些专业所有都是口,根本不存在对不对的问题。

  李令彬:当你找工作的时候,你所强调的专业对口这是一个方面。比如你个人的特质、素质、资源、个人所形成的一些技能,这些东西是不是对口,这才更加重要,并不一定要从专业这个层面来讲。

  大学生可能对社会的认识有这样一个想法,一定要找一个跟我专业相关的工作。其实仔细思考,我们进入这个社会的人,有四成以上的人的工作跟当时学的专业没有多大关系。他们如何完成自己的职业转换的呢?值得在校生思考的。

  以我自己为例,我学哲学专业,我要想找一个对口专业,基本上本科毕业是没有的。我一开始职业生涯,做出版社的编辑也好,其实它的核心能力是我在大学里比如练成的文字能力,我只要把文字能力跟我将来的就业对口了,我就可以找到一个出版社的编辑工作。我通过出版社的编辑工作认识徐老师,可能又完成职业转换,是这样一个过程。

  但是大学生的问题所在,你是不是有自己的特长,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以前我在一个招聘网站做访谈的时候,有一个学生问我一个问题,你讲的这些求职方面成功的例子是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特长的,每一个人都有专长。像我这样没有专长的人,是不是应该继续再读研究生呢?或者考一个名校?比如我考北大的研究生,可能我就有出路。我就跟他说,我的思维方式不是这样的。如果你就定义自己没有特长了,你去读博士、名校其实可能一样是没有出路的。所以,每一个人都要仔细地思考自己真正的特长或者是特殊的技能在哪儿?每一个人去定义自己的这种技能,就会给自己找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出路。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意识。

  刚才跟一位同学聊天的时候,他说他自己是学一个专业的,但是他仅仅是大二。当要让你自己去定义你自己专业的时候,他不知道。你想想既然你学了这个专业,你不应该自己去定义一下自己的专业吗?不应该自己去学一些这些教材吗?这是应该的。

  主持人张晓楠:我在这里说一下,找工作有时我们对专业的理解过于局限化,我们对专业的理解可能只是以为知识本身的对口,其实我感觉到更多可能是一种能力和你的个性是否跟这个岗位对口。因为在美国大一、大二是不需要你确定专业的,可以选很多专业,根据你的兴趣选择。到大三才才要确定一个专业要学习,而到大四已经开始从事找工作这项工作。所以,实际上本科四年并没有学太多我们概念里的专业知识,但他们确实学了很多技能,而这些技能和他们在四年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所培养出的这种个性,也就是技能和个性是他们将来毕业再找的时候,应该跟他们自己所对口的一个东西。

  徐小平:我跟大家讲一讲,回答一下晓楠刚才的问题。

  主持人张晓楠:你居然还记得这个问题。

  徐小平:对。首先你要有职业意识,实际上你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甚至博士毕业,你心中一定要有一个目的,就是职业意识,就是我读完书干吗。晓楠给我们这个节目做广告里,引用了我的一段话,怎么看都像柏拉图讲的,太深刻了。你在整个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明确无误的职业意识,想做律师,想做医生。2006年3月份,我带我儿子去那儿看伯克利大学。伯克利大学70%几的人都认为自己是医学专业,在座的人可能都搞不清楚,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医学预科。设想一下伯克利大学绝不可能把自己的专业设置,学生都是在生物系、化学系、心理系,肯定有哲学系、历史系、文学系,但是大家都有一个职业意识。70%的人将来都会做医生吗?只可能有7.2%的人进入医学院,但他们都有职业意识。而中国人一问他,我想读博士。

  主持人张晓楠:我问过麻省理工毕业的人,为什么你读到博士,因为有时博士找工作跟本科、研究生是同等竞争,他说我没想那么多,我从小到大就觉得寒窗苦读,一定要读到头,让学位不再成为一个问题,这是大家的一个意识,学位意识,没有职业意识。

  徐小平:这个问题给中国学生,作为一代人带来了巨大困惑。因为在我们那个年代,甚至到90年代什么时候,我们都是国家包分配,甚至出现给我工作我痛苦的情况,我不想去那里工作。我们的教育里没有这个基因,可是突然之间市场发生巨变,社会发生巨变,就出现这个问题。我个人最近两三年不再想谈,因为我觉得大家都有这个意识,这个问题解决了。但是现在随着经济衰退,就业又成了一个问题。

  主持人张晓楠:因为您这两年没讲,所以又出问题了,赶紧再继续讲。

  徐小平:晓楠是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可能是吧。

  第一,大家一定要有明确无误的职业意识,就是我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就业。社会有360行,在美国的小学里甚至幼儿园,上海有一个国际中学,前几天邀请家长到学校,干什么?让所有的家长讲你是干什么的。你干这个工作需要什么教育,需要什么技能,拿出多少钱,你做什么具体的事情,你想一想那些孩子看到自己同学的爸爸或者是自己的爸爸在讲自己的职业、技能等等这么一个整体的东西。有什么意义?每年一次,这是全北美的学校都有的东西,我们有吗?我们肯定没有。所以,我们的孩子长大就稀里糊涂地学习。有些笑话很陈旧,学识、硕士、博士,然后做到烈士,找不到工作了。这是第一个问题。这还不属于求职技能,求职技能其实是建立在强烈的职业意识。想到新东方就想到过去的名师,新东方干什么的都有,他们怎么走上新东方的?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就业意识,读新东方要出国,但是突然发现教师也不错,除了能够挣钱,还能找到很多俊男美女,教书育人,有很多快乐,很多人像疯了一样找到俞敏洪,跟老师套近乎,后来经过一讲、二讲、三讲,成为优秀的GRE老师。

  首先要有强烈的始终一贯的始终不变的职业意识。起点要有发现线索的能力,假如你发誓一辈子不找对象,你永远看不到可爱的人。你有了这个强烈的职业意识,才知道哪里有就业机会,这时你就打破了Ribin所说的对口的魔咒。俞敏洪本身就不对口,他是搞西方文学研究的,他是想做莎士比亚那样的诗人,在北大出去搞培训,是被人瞧不起的。但是他看到了这个需求。

  第二点就是发现职业线索的能力,要知道职业线索到处都是。

  主持人张晓楠:怎么找?

  徐小平:新东方的例子我讲了很多。咱们来这里,这里有多少职位?有主持人,有文字助理,有灯光师,有摄像师、化妆师,搞各种各样东西,当然还有很多外围的助理,文字助理一个够吗?不一定够,两个够吗?不一定够,如果有20个文字助理,当然是免费的,甚至出钱给晓楠,这个好,那个好。你在任何一个现成的公司、现成的职业,总有核心和外围的东西。你想想我能不能做,我不能做,我能不能帮忙?无私的工作在艰难的时候更重要,我做义工,打杂、帮忙,慢慢就进入到这个里边去了。所以,发现线索的能力其实是一种意识。比如假设我在北大,这是我最光辉的经历。北大很多学生喜欢电影,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职业,然后加入到电影爱好者协会,也没有成为职业。慢慢做多了,成为电影爱好者协会负责人了,最后成了中国著名的电影制作人、著名的电影评论家。等他做了电影制作人、电影评论家之后,发现电影不景气,做电影没饭吃,又转变做了投资人了,又做了其它的工作。他在整个过程当中,就是发现市场的需求。从个人兴趣到市场需求,一步一步走出自己的道路。

  比如我本人,非常有价值。我来到新东方,老俞说做出国咨询,当时学生出不了国,加拿大开了国门,只要英语好,工作一年就可以去加拿大,留学以后就免费了,很好的机会,我是做这个工作。我发现很多学生托福教育考的非常高,但是不会申请大学。晓楠也有这种切肤之痛。结果我发现帮很多学生稍微调整一下,就可以拿到全奖,可以上更好的大学。这时一个新的职业诞生了,不仅我找到工作,我还创造了一个产业,留学资源产业。因为在座的谁不知道升学顾问、升学咨询?谁不需要留学申请的流程,对你文字的修改?有几个学生知道美国呢?知道我就不去了。

  再讲一个更伟大的发现。我一开始就说对市场需求的把握,很多学生拿到全奖了,被拒了,而且一天回来好几个。刚开始我还没有意识到,最后一个女生胡搅蛮缠,她又是一个高干的女儿,她说你要不帮我咨询,我就整你。我一想OK没办法,当然她长得不错。

  主持人张晓楠:这中间是什么逻辑。

  徐小平:逻辑就是我被迫地接受了一次签证咨询,后来我发现太多学生需要签证咨询,甚至很多人像结婚一样,一生就这一次,当然有人有两次。很多人拿到哈佛的全奖,紧张、害怕,需要我来给他们讲一讲,咨询一下。这时我发现了这个需求,就投入进去,一个新的产业又诞生了,签证咨询。

  主持人张晓楠:职业咨询市场也诞生了。

  徐小平:职业咨询实际上是后来的事,说实话海归变海待,我跟那些海待见面,又憋又呆,不会讲英文,很土,不会穿西服。

  主持人张晓楠:方言说得很好,因为在国外老跟老乡接触。

  徐小平:不会泡咖啡。基本的西方文化没接受。从这儿开始,职业咨询又成了严重的问题。如果海归就业不行,大学生肯定有严重的问题。

  我倒不是展示我的光辉业绩,有目共睹。我想说的是你要有这种强烈的意识去发现身边的需求。再比如很多学生,我跟Ribin见过这个人。很多人说我找不着工作,我是大专,没有能力。但是你要知道,最近三年来家教风起云涌,有很多亿万美元级的大公司诞生了。就在五年前一个女生给我写信,我一直没见她,她说老师,我在找工作的同时发现周围很多人找我做家教,我就做了,我没其他本事,就拼命教,结果我就介绍隔壁的孩子。从学院路188号到225号,这个街区我是非常有名了,每一个家庭的孩子都找我做家教,一年收入20万人民币。这是五年前。可是在当时,我再讲一个反面的故事,我再新东方遇到一个网友,是一个穷教师,把他请来,新浪教育博客还专门给他做了专栏。他给我写信就是叹息穷。他说从山东来的,孔子的故乡。我说孔子就是个私人家教,你为什么不做私教呢?他说了一句话,丢不起这个人!他穷他丢得起人,他创造财富丢不起人,这不是职业意识,这是价值观念的问题,他该穷,我没有说他该死。因为他不想挣这个钱。

  这个逻辑在背后,当我指出这个职业意识强加给他的时候,他也不要。所以,允许我把这个问题延伸一下,首先是价值观念,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其次才是我的教育观念,我要培养什么样的深。第三,要有一种清晰、现代的面对市场经济社会的意识去睁大眼睛,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来寻找光明。这是诗人顾城的经典诗句。我跟留学生讲,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寻找美金。现在美金贬值了,我们用来寻找人民币,虽然不太押韵,但钱掉下来的声音都一样,都是丁丁当当财富的声音。

  主持人张晓楠:丁丁当当不行,那不值钱。

  徐小平:你说是钢币。自食其力的声音,为国家赋税,为贫穷的孩子捐款,为社会做贡献这种声音。

  下面讲求职意识、求职技术。

  李令彬:现在大学生找工作的情况都是什么呢?可能有三种渠道,一种是通过学院或者是大学就业中心的一些信息,可能企业来招人。一方面是校园的招聘会或者是外边的招聘会。一方面是网上投递简历,这是大学生找工作的基本状态。你投简历,等着他给你面试的机会,然后你去面试,最后这个工作能成活这是不能成。其实很多人就会特别关注的问题是,求职里边最关注的是怎么样写简历,怎么样去面试,面试的时候在网上会传播很多面试的经验,大家都有“面经”那种东西在网上流传。

  再有一点,可能会流传一些面试的标准答案诸如此类。这些东西其实在求职里都是一些细枝末节性的东西。当你在找一份工作的时候,你80%或者是90%的努力其实是准备。当你没有去面试的时候,或者是当你没有写简历的时候你做了什么,这些东西是最重要的。因为简历你把它写得再专业,你把它写得比如像哈佛商学院毕业的学生,你写的简历难道很漂亮,公司就会要你吗。我写过一篇文章叫《简历的常识》,在新浪博客很有影响。简历的核心是什么?就是一个点的集合。人力资源怎么筛选简历?我有一个招聘信息,每一条招聘信息是不是跟你的简历所一一对应,这是简历最重要的部分,你不要把简历写成一篇文章,从头到尾像一篇抒情散文一样。什么样的简历是最专业的简历呢?很简明,跟它所有的招聘条件都是一一对应,这样的简历就是最好的简历。简历的好不在于它的专业、它的漂亮,在于它的招聘信息的匹配度是在什么地方

  你怎么做好自己的简历呢?就是你平时做了很多值得写在简历上的事情,这是提高你求职竞争力的一个很重要的砝码。

  对于很多学生来讲,他们在找工作的时候都是很茫然的,他们都会道听途说有各种各样的信息。说这个企业邮什么样招聘的准则,比如名企会不会不喜欢非名校的学生,他们需要专业对口,或者是研究生比本科生更容易就业,有很多这样的信息。但是你有没有自己做过调查?有一个学生有一次问我,我想要考北大研究生,想要进《南方周末》做一个记者。我就问他,你有没有看《南方周末》的招聘信息?是招的本科生多还是研究生多?如果你是本科生,有新闻从业经验和一个研究生没有从业经验,哪个更容易进入《南方周末》。我说你看一看南方网的招聘信息,这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

  包括你去再好的公司,包括投资银行、咨询公司、四大会计事务所,只要你上到他们的网站,可以发现他们对人员的要求是非常非常具体的。前一段时间我特别在网上把摩根斯坦利这样投资银行的招聘信息,对人才有什么样的要求,把它放到网上。你会发现它对人才的团队要求、数字能力要求非常简单。如果你在大学里有一个志愿要进投资银行,有没有调查摩根史丹利、高盛,当然现在金融形势进投资银行不是很好。

  主持人张晓楠:这个问题我打断一下,我们现在这场节目如果做在正常的经济形势下大家找工作,可能建议大家一定要去看你想要应聘的这些企业的招聘信息。可是由于是现在,在金融形势如此之差的情况下,很多同学其实是做足了这些工作,但是依旧找不到工作,原因是这些公司根本不招人,在金融危机下如何调整你找工作的东西?假定这些人已经知道应该好好准备简历,应该好好研究就业单位所要要求我的这些素质,我都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工作,但是我还是找不到工作,因为这个我想去的企业不招人,我该怎么办?

  李令彬:这个问题很好,我专门就这个问题写过一篇博客文章,金融危机或者金融形势真的影响了我们就业吗?对于很多人而言,如果没有金融危机依然找不到工作。而对于很多人能够找到工作,金融危机对他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很多人说金融危机出现了,我是不是整个求职战略有一个调整?第一个问题是你有求职战略没有?这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因为很多人本身就没有战略,遇到任何形势都是糟糕的。

  徐小平:什么是求职战略?

  李令彬:你首先要知道自己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这份工作在哪里。

  徐小平:在投行,没有呢?

  主持人张晓楠:对,投行没有了呢?

  李令彬:今年有没有去投行?有。今年清华大学有两个去了投行,而且报了。

  主持人张晓楠:就是因为报了,所以说明少。

  徐小平:我原来的战略崩溃了,应该怎么办?

  李令彬:只要你能够进入到投资银行这样的机构工作,你进到商业银行,进入到金融等其它机构,或者是到外资500强其它机构,他们大部分的标准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要求你的团队能力。

新东方元老徐小平、主持人张晓楠与现场观众合影

 

新东方元老徐小平、主持人张晓楠与现场观众合影

  徐小平:我们当然永远想去哈佛,如果不能去哈佛,就去丹佛。

  主持人张晓楠:还有一个哈佛是哈尔滨佛学院。

  徐小平:总之等而降之,如果想去高盛,去不了高盛,新东方一个老师的妻子本科毕业,不想去民营银行,我说一定要去,一定要去,而且外资开放,民营银行慢慢扩张,这是对职业形势的了解。总有一天,异业之间这些小型的民营银行一定被外资并购,你就好好干,如果没有被并购之后,怎么办?你有经验了,管它金融形势好不好,进入到更高、更好金融机构的就业能力,就更强了。

  主持人张晓楠:徐老师说这个让我想起一个人的比喻,跟您讲得特别贴切。现在你不能说因为金融形势不好我就站在局外等,不能说过山车到了顶峰,你搭上这班车,而过山车在下降低谷的时候你也一定要搭上这班车,搭上这个车之后才有可能把你带到下一个高峰,如果你现在站在外面等待什么都没有。

  徐小平:比如新东方学校的老师,大专、本科毕业找不着工作,就看教室,有人现在做了优秀的看教室的员工。但是有人一边听这个老师讲课,一边模仿他,回去把录音反复播放,听得激情澎湃,很快就成为名师。如果你找不到你理想的工作,真正的战略在于给自己找到一个可能的工作,找到一个能够给我的我就接受,一步一步走向你理想的职业当中。

  主持人张晓楠:如何找到一个现有的你能找的,这是我在哥大第一堂课就叫职业教育课,看到一个特别好的现象,中国明年在各高校也要开职业教育课,专门的课。我们的老师第一堂课就跟我们说,你们认为在美国有多少工作是通过您刚才提到的这几个正常的渠道,比如网上投简历、校园招聘取得的,结果告诉我们一个数字,很可怕。

  徐小平:5%。

  主持人张晓楠:徐老师过于悲观,只有差不多20%的工作是通过这样找到的。80%的工作是通过什么找到的呢?这是咱们现在同学不具备的,就是通过人际关系的能力,这个我需要徐老师和Ribin老师给我们分享。

  徐小平:晓楠刚才讲的就是线索,没有线索我过不来。工作作为一个重大案件解剖的话,就是线索。

  主持人张晓楠:我们觉得哈佛商学院MBA找工作不困难,他们50%都是通过人际关系找到的工作。

  徐小平:这就不用解释了,下一个问题。

  李令彬:我想多多少少讲一下这个问题,很多人说人际关系是不是有问题,很多人会有这样的障碍。我遇到过这样的同学,说我通过人际关系找工作是不是一个不正常的渠道? 如果你有更多职场经验,会发现其实在工作里,这是一个常态。我们不是说要把这个关系去除掉,完全靠我的专业能力找工作。对于很多工作来讲,本身就是靠人际关系的。比如我们想象一个人,是一个演员,不认识任何导演,他演出能力特别强大,他的就业出路在哪儿?他没有就业出路,因为没有人认识他,他就必须要去认识导演,这就是演员的专业技能。

  主持人张晓楠:不过这个可跟潜规则有所差异。

  徐小平:跟潜规则没有关系。

  主持人张晓楠:中国人觉得靠关系找到工作是一件错事,但是在美国并不是你靠关系一定能得到这份工作,你靠这个关系其实获得一个向别人展示优秀的机会,而在中国很多时候这种关系是我认识了徐老师,徐老师不管我的能力怎样就可以直接给我一个工作,这种关系的概念可能有所差别。

  李令彬:这点差别非常明显,比如你要去外资500强或者很多知名的企业其实都有规则,包括新东方的很多老师都是其他在新东方的老师作为他的朋友、同学,或者是师生关系推荐进来,推荐进来之后你有一个什么好处呢?可能不需要人力资源部简历筛选这一关,可以直接进入到部门主任跟他交谈,然后就进行这个工作。包括惠普这样的500强外企。

  徐小平:但是这个人能不能得到新东方这份工作,最终的审判是学生,是你们上课的人,这个老师好就进来了。所以,在新东方各种各样的关系进来的都有,但绝对没有任何一个人是通过关系站在台上。我总结以市场、效率为主导的社会里,一个人成功取胜的核心资源。但是在不分市场、不分官场,不分效率,不分腐败的这么一个社会里,就会给在座以及所有的人造成一种误解,包括晓楠刚才特别提一下,这是不用提的,新东方是彻底的市场化。

  我碰到两个孩子,都是有权力的人,结果都进了非常好的机构。我一边看着他们,我为他们高兴。另一方面我很悲伤,他们没有经过公平竞争,这是中国这个社会大学生就业难一个重要的问题。有大量的职业是没有经过公开、透明以效率为主导,以市场为准则的竞争。试想假如新东方的老师都是俞敏洪的亲戚、我的亲戚,这个学校一定完了。一定是学生也就是市场,学生背后的家长、爷爷奶奶认可的老师,认可的学习效果,才能有生命力和活力。美国人际关系这种东西,其实是中国大学应该强烈地拥抱和理解的一个人生奋斗的主要途径。一个著名的社会学家就讲过,人生最大的资源,当然我也讲过,就是你的校友关系。俞敏洪、我都是在学校期间建立的那种友情、认知、共同理想的共鸣。这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无奈,有一个报道,大多数就业职位是民营机构创造的,但是反过来还有很大比例的机构是另外的机构创造的。如果我们都能透明、都能公开,说实话你找不着工作也认了,因为你知道比你差的学生没有得到这个机会,而人家进去的确实比你优秀。这个事我不多说,但是对同学们要表达的是什么呢?不管现实怎么样,不管经济怎么样,我还要做好我的功课。而我可以保证地说,找不到工作的同学,到现在为止的中国学生,绝大部分的价值观念有问题,不知道学习为了什么。他的职业意识如果说没有,也是非常模糊、淡漠的。会在一份好的工作和一个明明知道找不到工作的学位之间徘徊半天,要我给他猛喝一声才知道我要放弃那个东西。等到他找到工作了,眼前很多机会,说徐老师,我做你的咨询助理。我说你读我的书吗?他说我没读,他说你回去读吧。

  主持人张晓楠:所以你的书销量好。

  徐小平:我的书销量好是因为我送给他们读。有一次组织学生见南怀瑾先生,学生问了很多问题,结果南怀瑾很生气,他说你们的问题很简单,但都在我的书里,你们都没有看,你们来看我,等于把我当成大熊猫来看我,你们来干吗呢?我很得意,因为我没有提问,因为我没有看书。(笑)

  当你没有人际关系,没有职业的心态,坦率地说就在新浪,我也遇到很多朋友,做得很好,做着做着就觉得自己没有得到足够的报酬,新东方哪里都好,哪里都好,或者是同事之间斗争激烈,哪里都有斗争,你知道吗?这是对职场文化的了解。大家看到一条线索,你就是找到工作,能不能在竞争当中脱颖而出呢?能不能达到你的理想位置呢?坦白说是职场文化的把握,企业政治美国也有,哪里都有,中国更多一些,再加上中国市场化不彻底的一些特征。

  前面有很多理论的东西,讲的很清楚,我们可以回答一些同学的问题。

  主持人张晓楠:因为我们的时间关系有限,可能问题我就集中总结一下。

  其实有两个现场的观众朋友都提到了,一个是他性格比较内向,内向的性格职业选择要注意什么?如何具有表达自己,感染自己,展示自己,说服他人的能力?可能不像徐老师天生具有感染力。

  徐小平:不,我是后来学来的。

  主持人张晓楠:你最后一笑大家就觉得很有感染力。

  李令彬:有一个最简单的方式,你去认识一个人际关系很广泛的人,或者他是很开朗、很热情的人。

  主持人张晓楠:那就是徐老师。

  李令彬:他会给你很多帮助。举一个例子,比如我是内向的人,但是我认识徐老师,徐老师又认识很多朋友。如果徐老师信任我,觉得我是值得推荐的,他就会把我介绍给这些人,其实你就获得了一种人际关系方面的竞争力,这是最好的技巧。

  徐小平:等一下,你们觉得Ribin内向吗?

  回答:有一点。

  徐小平:但是在电视前的表达使我惊讶,Ribin是我见过的最内向的人之一。但坦率说,被我暴打过很多次。你和人打交道的能力是锻炼出来的,是学来的,获得的。

  主持人张晓楠:后天习得的,不是天生的。

  徐小平:我96年回到新东方,为什么学生喜欢我?我讲了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的东西。中国人要谦虚,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主持人张晓楠:枪打出头鸟类似的。

  徐小平:这个文化毁了很多中国学生,我们要表达自我。俞敏洪给我一个评价,小平同志读一本书能有一百次,而很多学生读一百本书只能用一次。

  主持人张晓楠:还有读了一百本没有用的。

  徐小平:刚才这位同学的问题,在今日世界简单的很,你应该会表达自己。表达有两种,一种是口头,一种是文字。假如还有第三种,还有肢体语言。我说了一句,你面试三分钟人家已经定了要不要你,就看他的感觉、印象。

  主持人张晓楠:下一个问题,很多人都问到具体的职业选择,很多人都说我现在找不着工作了,我去考研吧,考公务员吧,考博吧,您怎么看?

  徐小平:要看什么专业,有没有一个具体的专业。

  主持人张晓楠:这是法律专业的。

  徐小平:法律专业不能说不好找工作,这个问题坦率说是愚蠢的。

  我前几天看到《华尔街日报》一篇文章,华尔街很多金融类的人都失业了,但是律师忙得不得了,破产打官司。尤其是在中国,律师还有无限的机会,不能说律师找不着工作,找不着工作是你的问题,我不知道碰到多少学法律的来说种种种种问题,我只有一种结论,他们的职业意识和职业心态不对。哪个同学提的问题,我可以现场给他诊断一下。

  主持人张晓楠:结束之后再现场解答大家的问题。由于时间的关系,咱们今天的畅聊就暂时到这儿。非常感谢徐老师、Ribin和现场的观众,也感谢电脑前面各位网友朋友的参与,我们今天的《财经会客厅》就到这儿,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聊天结束)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