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彻底摆脱诅咒,最终的解决方案只能是微软收购美国在线(AOL),同时获得网景浏览器的代码和所有相关的‘黑魔法’。这些听起来确实有些怪异,可是,要解释网景面世以来微 软所遭受的种种厄运,似乎也唯有用这种毛骨悚然的叙述。(收购AOL后)微软可以了却自己的心病,彻底埋葬AOL这个名字,杀死网景浏览器,将其代码抛在 风中。”2010年6月,分析师John C. Dvorak略带夸张地调侃了当时风传的微软企图收购美国在线的计划,并提及了10年前微软与网景的一起公案。
整编前的怀柔策略
“马克像一位摇滚明星,他的第一张专辑非常畅销,但接下来的作品再也无法重现当初的辉煌。”
1998年11月24日,美国在线以42亿美元收购了因微软挤压而处于困境的网景,时任美国在线 CEO的史蒂夫·凯斯(Steve Case)后来这样评价网景的创始人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
1999年初,美国在线宣布安德森担任公司首席技术官。当时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安德森可能比网景公司本身更具商业价值,他是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美国在线公司也许不这样认为。安德森在美国在线公司做了一年多的战略企划工作,但没负责任何直接的事务,于是辞职离去。他向媒体表示:“我希望当我在五年或者十年之后回顾时,我能够发现自己创造了一些伟大的东西。”显然,美国在线不符合他的理想。
虽然合并之初,美国在线与网景渲染这是一种平等的合作,但毫无疑问美国在线起主导作用。在并购后的两三年时间内,美国在线公司曾数度裁员,但拥 有上千员工的网景似乎不受影响,公司仍是喷泉、白玫瑰环绕,员工仍可以在公司走道旁下棋,可带宠物狗上班,公司也继续为员工提供质优价廉的自助餐。
网景的核心产品是浏览器,但美国在线并不看重这个,因为在并购网景之前,美国在线已和微软达成了五年的协议,美国在线把微软的IE设为主浏览 器。并购完成后,美国在线 CEO史蒂夫·凯斯在接受美国有线新闻网CNN专访时说:“我们会继续把微软IE和美国在线结合在一起,因为我们想要让美国在线和 Windows结合在一起。”
当时有分析人士批评美国在线只对网景的网上资产感兴趣,因为网景的网站当时是流量很高的网站,也是因特网上最受欢迎的入口之一。这种批评说对了一部分,美国在线初期对网景的技术开发团队非常看重,当然行动要符合美国在线的战略。
《时代》杂志当年曾提到“美国在线(在还没收购网景之前)用来建立市场地位的技术平台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严重落伍,不仅其合作伙伴难以使用,连它们自己都觉得不易维护。”并购网景让美国在线拥有了一大批专业的程序设计师,他们的研究成果也一并纳入。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美国在线的目标就是让这些网景旧部为其打造一个内容帝国尽力。美国在线希望利用网景的技术开发新的网络服务。
可是美国在线与网景文化的差异很大,凯斯曾对媒体说:“IT高手对我们没什么好感。他们觉得科技越多越好,但美国在线的终极目标却是要简化。硅谷的毛病在于,他们的想法和消费者的需求脱节。”美国在线关注的是营销,但网景骨子里是追求科技的炫酷。
整体而言,美国在线慢慢将网景硬朗的风骨逐渐融化进自己的构想中,但在这过程中还是遇到了网景元老级人物的反弹,这批人对网景浏览器有强烈的感 情。美国在线似乎也做出了让步,在开发浏览器上也保持着一定的力量,只是版本更新速度大大放缓。而此时,微软IE浏览器已凭借与其操作系统的捆绑策略处于 优势地位,一度占据了96%的市场,在浏览器上美国在线向微软发起冲锋似乎已无意义。但留在美国在线的网景庞大军团向微软“复仇”仍有一个方向,那就是针 对与美国在线形成正面冲突的微软在线业务部门,也就是MSN。
而一个更广阔的战场随着2000年1月10日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合并而拓展。
为时代华纳火线冲锋
“我们要求它们向竞争对手开放它们的宽带网络,目的在于保证以公开性、多样性和自由性为特点的新媒体,不会由于它们的合并而失去原有的色彩。”时任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罗伯特·皮托夫斯基带着疑虑,评价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价值1090亿美元的合并。
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公司的合并将催生在电影、杂志、电视和网络方面的巨型航母,合并案在包括微软在内的竞争对手中间引起了一 定的恐慌,而对于美国在线和合并后的公司而言,由上千名软件工程师组成的网景军团似乎将是激活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原有庞大资源的有力武器。
来自美国在线的高管Jim Bankoff给网景军团带来了新的命令:让网景与时代华纳搭上线,把网景网站改造成为吸引网友流向时代华纳旗下资源的内容网站。Bankoff经常问他的部下:“网景怎样能帮时代华纳卖更多的电影门票和杂志呢?”
网景开始替华纳兄弟的影片做宣传,并帮其做更多经常性展示的橱窗,但Bankoff觉得这样还不够,他说“现在做的不过是表面工夫而已”。
一段时间后,网景与时代华纳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关系,譬如当时针对《指环王》影片的促销办法是,使用网景的技术支持一个连往影片官方网站的讨论 区,想进这个讨论区交流观影心得的影迷,必须先注册网景的使用者账号,设定密码后,才能登入,于是这部电影网站的流量也会导向网景网站。在美国在线和时代 华纳合并前,美国在线最不赚钱的部门就是网景,现在局势已经扭转,美国在线认为网景是可以好好运用的资产。
网景浏览器新版本也被陆续开发出来。2000年11月14日,美国在线跳过了Netscape 5,推出了6.0版。一年后,7.0版再次推出。美国在线大树庇荫的网景似乎找到了发展方向,但局势很快发生了变化,而这是当年网景与微软第一次浏览器之战的余波。
飞鸟尽,良弓藏
“政府就是要支持像网景这样的公司,它经历了昨天的坎坷,又拥有明天的灿烂。事实说明,政府的法案还是非常有效的。”1998年11月,在网景控告微软涉嫌垄断的案子里,美国司法部法官David Boies这样说。
1998年,微软操作系统捆绑IE浏览器软件销售打压网景,成为美国司法部和20个州的总检察官集体起诉微软的导火索,起诉理由是“微软为普及本公司的IE,向各个人电脑厂商施加压力,强迫他们将IE与Windows非法捆绑销售,从而排斥了竞争对手网景公司”等。
2000年,杰克逊法官作出将微软一分为二的判决,微软虽然竭尽全力挤垮了网景,取得了互联网战役的第一场胜利,但代价巨大,面临被拆分的厄运。
微软随后提出上诉,案件的审理转移到了联邦高等法院。而此时,微软也与欧盟反垄断机构发生了争执,欧盟反垄断机构的加入反而使事情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2001年6月,联邦高等法院推翻要把微软一分为二的裁定,下令重新进行审理。2001年11月,微软与司法部达成和解,部分州同意和解协议, 但仍有9个州要求对和解条件进行修改,微软的紧箍咒未除。在这种背景下,2002年1月,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代表网景起诉微软,称“微软非法夺取了网景 拥有的Web浏览器市场份额”,在声明中支持不愿和解的9个州所主张的“要求销售不捆绑IE的Windows”。
看起来是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为网景出头,但在这一诉讼中,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首先要求的不是夺回浏览器市场份额,而是考虑损害赔偿金的问 题。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在2000年1月宣布合并的同时,也正是IT泡沫开始破灭之时。该公司当年的亏损额达44亿美元,到2001年情况继续恶化,亏损 49亿美元。而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向股东等做出承诺,在2002年年底之前将负债额从当时的253亿美元减至200亿美元,为此他们不得不筹集资金。
急于摆脱反垄断指控的微软决定“花钱消灾”, 微软与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达成和解,微软同意向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支付7.5亿美元,而且微软将提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七年的免费授权使用其浏览器,并协助美 国在线在线服务能够更好地适应Windows软件。微软还给予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长期授权使用其软件向用户提供音乐和视频,并将合作开发防盗版软件。
微软在大方地向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提供这一切的同时,提出一个让网景军团齿冷的条件:解散网景。微软对网景残部的追杀似乎不遗余力。让网景军团寒心的是,把网景当作筹码利用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同意了。
2003年7月15日,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全面解散网景,解雇原网景大部分程序员,还把网景的标志从建筑物上移除,这一幕深深地烙在网景支持者的心头,并成为他们厌恶美国在线的重要理由。
从美国在线经营战略上来讲,消化掉的网景成了其长足发展的重要养分。可能是为了安抚原有的网景支持者,美国在线向网景浏览器衣钵的重要继承者Mozilla基金会提供了200万美元初始性捐款。
网景的故事似乎结束了,而Mozilla基金会旗下的浏览器能否扮演复仇者的角色呢?
火狐再战江湖
“最后巨兽终于没落,敌对者欢欣鼓舞。不过一切并没有失去,因为灰烬中冒出了一只巨大的鸟禽。那只鸟禽望向敌对者,并将火与雷加诸他们身上。巨兽已经重生,力量甚至更强大。”这是《Mozilla之书》中一段隐晦的描写,暗示了网景的重生。
早在1998年,网景面对日益紧迫的微软IE的压力,将浏览器的大部分代码开源,成立了一个组织,筹划开发下一代的浏览器,这个组织就是 Mozilla.org,其图标是一只恐龙。Mozilla这个名字的来源是Mosaic(网景浏览器的原始前身)和Godzilla(怪兽哥斯拉)两个 词的结合。起初,Mozilla是网景的吉祥物,也是网景浏览器研发小组使用的内部开发代号。
网景被美国在线收购后,Mozilla.org一度在美国在线的资助下进行研发活动。美国在线解散网景的那一天,也中止了与Mozilla.org的关系,非盈利性机构Mozilla基金会也在这一天成立。
Mozilla基金会旗下的浏览器起初名字为Fire bird,后来改为Fire fox (火狐)。2004年7月,一个网民提出募集钱款在《纽约时报》上帮火狐打广告。这个提议随后在“传播火狐”和众多博客上传播,在10月的10天时间内, 上万人捐款,平均每人捐款25美元。12月16日,记录所有捐款者名单的火狐广告在《纽约时报》上刊出,火狐浏览器下载风行一时,美国大量博物馆、软件企 业甚至五角大楼都开始用上火狐。
起初,微软没将火狐放在心上,在挤垮网景后,比尔·盖茨甚至一度宣称要“停止IE的更新,因为它已经足够好用了”,所以微软的浏览器2006年以前更新很慢。
火狐冲击波在蔓延,表面上看,微软似乎并不担心火狐会对自己造成威胁。微软一名发言人称:“每当有新产品在市场上出现,用户总会因好奇而去尝试 一下。”时任微软视窗产品部执行主管加里·斯盖尔也认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产品的引进和退场是自然消长的过程,对于人们尝试使用它(火狐),我们并 不感到奇怪。”
但不久,微软的浏览器市场份额明显受到火狐冲击。2006年3月,比尔·盖茨表示:“我们将尽快、频繁地推出更新版浏览器,以免夜长梦多,被其他竞争对手分走更多市场份额。”
2008年6月,火狐3.0版正式成功推出。6月17日,火狐开发小组“意外”地收到了微软IE开发小组送来的一块纪念蛋糕,除了祝福话语外, 蛋糕上有着突出的、蓝色的微软IE图标。了解网景与微软交锋史的人应该对这一幕很熟悉:11年前,1997年10月的一天,微软在发布IE4.0浏览器那 天的晚上,微软员工深夜“劫营”,在网景公司楼前的草坪上竖起了一个微软IE徽标。这一次送的是蛋糕,火狐开发人员似乎很开心,这是个好兆头,这意味着火 狐将吃掉微软浏览器市场的蛋糕。
盖茨在退休前曾表示,浏览器依然是该公司的一块基石,但与微软下一代Web应用平台战略相比,浏览器地位已不再那么突出。在盖茨退休后,微软越 发感受到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应用浪潮的冲击,而这其中有两个新锐代表:Twitter和Facebook。这两个公司有什么共同点呢?
它们的CEO拥有共同的导师,这个人是马克·安德森,网景的创始人!
昔日重现
安德森是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的好友和导师,而且是 Facebook 的董事会成员。扎克伯格称: “大多数时候,他只是帮我站在更高的位置上思考问题。马克关注的是重要的问题。这让我很解放。”安德森在Twitter 扮演类似的角色,而且在Twitter公司有投资股份。
2010年11月8日,安德森投资的RockMelt公司发布了一款新型浏览器。由于当今网民的大多数活动都围绕Facebook社交网络、谷 歌搜索、Twitter消息及一些常用站点展开,这款新型浏览器试图将所有重要信息和常用服务通过网页窗格和下拉窗口整合到一起,使用户不必在不同网站间 切换。
安德森说:“这是一个再造浏览器的良机。如果我们能预知用户将以此种方式使用互联网,我们(在网景公司期间)就会完成这些工作。”尽管微软IE 已经占据了10年的统治地位,安德森坚信它并非不可动摇。他说:“我并不相信市场已经成熟。只有在缺乏创新产品时,市场才宣告成熟。”(姜洪军)
《i殇.外企志》记者手记
阴谋与爱情
在自然界中,雌雄螳螂的结合比较诡异,因为它们的婚礼就是雄螳螂的葬礼。婚配后,雌螳螂会将雄螳螂无情地吃掉,把雄螳螂的身体转化为哺育其后代的养分。
在业界分析人士看来,网景的悲剧有两个制造者,前一个是微软,后一个是美国在线。美国在线作为第一代互联网的代表,被人冠以“毁”人不倦的标 签:除网景外,它还收购了ICQ,收购完成后,ICQ地位被MSN取代;收购Winamp后,Winamp的用户量急速下降;它与联想合作的FM365无 疾而终;2000万美元买下的Weblogsinc成了摆设。
Winamp创始人在愤然出走美国在线时曾发话:“美国在线 80%的人是笨蛋。”真是这样吗?前网景CEO巴克斯德尔曾这样评价美国在线创始人史蒂夫·凯斯:“就像一条变色龙,就像任何一个好的生意人一样,他会根 据市场的需求,随时地变化。”虽然凯斯早已离开了美国在线,但美国在线明显带有凯斯的烙印。
巴克斯德尔任网景CEO之前曾任联邦快递的高管,他的视角和价值观比较贴近商业,而不是技术。凯斯曾在包括百事可乐、宝洁、必胜客等“低科技” 行业从业过,投身互联网后,其行事风格不受推崇科技理念的硅谷所欢迎; 美国在线也不被传媒界认同,即使美国在线最多时拥有9名普利策奖得主;美国在线在投资界口碑也不佳,从上世纪90年代,就不断有分析师称美国在线会走向消 亡。
可美国在线一直存活到今天(2010年),它在外人看来失败的并购,并没有伤及美国在线的筋骨,反而在不同阶段为美国在线的流量做出了贡献。美 国在线创始人凯斯曾说过:“我们的市场和每个消费者密切相关……当前的风气太强调科技,却忽略了消费者……我们真的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消费者身上,一切都 以他们想要的东西和希望的方式为依归。”他还提到,美国在线必须“运用科技,借以真正发起、促进及推动这场变革;同时也必须体验到,科技只是谜题的一部 分,而不是全部”。
抛开凯斯话中自我表扬的成份,也许从中可以洞察这个老牌的互联网公司为什么长期扮演着收购者的角色,而不是被人并吞,并且在批评声中胃口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