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看过中国小伙在乌克兰悠哉生活的帖子,但这种环境毕竟离我们很遥远。在中国与美国,由于市场庞大,加上产业升级换代十分迅速,创新层出不穷,竞争十分激烈。对于自由市场来说,竞争会带来创新,是一件好事,而一旦竞争过度,却也会起到反效果,创新会遭到抑制。
过度的竞争容易致使夸张的工作强度,以及不合理的激励机制,容易导致员工注重短期利益,无暇顾及创新。一位化名为 Jody Kinner 的 Groupon 前员工在 Fastcompany 上讲述了这一点。
Jody Kinner 在几年前入职了 Groupon,在客户研究部门任职,但与其说这是做研究,更像是在做销售。新员工一入职,经过短短几个小时的培训就要与其他员工竞争,每天完成指定的任务,且公司为了鼓励员工多完成任务,把所有员工的进度表都贴出来,方便同事之间进行对比。每周过后,第一名与最后一名会进行通报,领先者奖励额外休假、允许在家办公等。
而那些没完成配额的员工,即便是稍微低于标准线,主管的电话很快会呼啸而至,询问你为何落后,教导你如何提升等等。
这些举措看起来很能激励大家的干劲,鼓舞士气,但在 Jody 看来,却完全起到了负作用。
“为了完成任务,每个人都疯狂的投入工作,没日没夜,同事之间几乎没有交流,因为那是浪费时间。”Jody 如是说道。他们经常需要无偿加班,有事甚至顾不上午饭,在他看来,那里的员工脸上只写着两个字:悲惨。似乎从来没听说过一件好事,而那个每周公布的业绩榜单更像是一种羞辱。
Groupon 崛起于竞争激烈的团购行业,虽然现在是行业第一并 IPO,但光鲜的背后是内部残酷的考核,以及行业的过度竞争。Jody 在 Groupon 更换 CEO 之前便离开了公司,想找一个相对舒适的工作环境,然而他却悲剧的发现,大多数行业情况都与 Groupon 雷同,大家都埋头追赶业绩,很少协作,缺乏创新的动力,难怪 Fordham 大学的组织心理学教授 Paul Baard 认为“竞争让强者脱颖而出”的老格言应该废弃掉。
Baard 认为,职场不应该只关注输赢,而是内在(从关注收获利益到关注享受过程)。
“虽然用利益驱使可以短期内迅速提升工作效率,但时间一长,他们更容易焦虑、疲惫,缺乏协作。”Baard 如是说道。即便是内部的竞争,也经常由于用力过猛,导致欺诈或者损害他人的现象发生。而研究发现,当员工工作环境更宽松,享受完成任务的过程,那么他们会更富创造力、协作以及持久。
如何让竞争激发创新,塑造良性竞争的环境?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竞争的方式,需要让员工感受到竞争带来的正面效果,像 Groupon 这种公开羞辱的方式,给员工的印象更多的是威胁。而如果公司的文化是鼓励能力的提升,不被寄予过高的期望,不需要处处争第一,但你有机会通过努力来提升地位,这时员工倾向于自由发挥,可以展现出更多的创意。
如何让公司良性竞争?Fastcompany 询问了 15Five 的 CEO David Hassell,这家公司的软件针对企业用户,帮助企业与员工之间信息的沟通与反馈。David 经常思考如何才能做到公司内部良性竞争,他认为这不是非黑即白的理论,而是类似于压力的效果,压力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
为了挖掘正面的压力,Hassell 建议公司的竞争机制应该这样建立,把个人的目标与企业的愿景设为一致,这给员工的暗示是“大家协同工作,拧成一股绳”。而无论竞争是销售部门按业绩排名,还是设计部门方案的遴选,都要有一个保证机制,那就是没有人受到损失(伤害)。
这时候管理者的责任就十分重大,当大家的目标一致时,员工很容易会被吸引进来,这时他需要确保竞争机制的透明,扮演教练的角色,发现他们的优点,并鼓励员工做到更好。
虽然 Groupon 员工相互之间由于过度竞争而关系冷漠,但走向另一种极端也不好,比如员工地理位置极其分散,这也容易滋生消极怠工,产生“我不在乎竞争,因为我压根不认识你”的情绪。很多公司都试图在紧张与疏远之间踩到一个平衡点,既能激发员工之间的竞争,又不抑制员工的自主创新。
LiveOps 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是做基于云端的呼叫中心,拥有 2 万员工,分散全球各地。为了促进全球员工之间的交流合作,该公司制作了企业内部的社交网络 PMInsider,公司的 CEO AI DeCotiis 经常会在新品上线之前,把内容扔到社交网络里面,让员工讨论、提意见。虽然最初大家有些害羞,但后来,越来越多的消息和资源在 PMInsider 上被共享,员工之间的竞争、协作和创新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另外,LiveOps 还雇佣认同公司文化的人才,鼓励创造性贡献、勤奋,这使得他们公司离职率仅为 5%。
让员工与公司的目标一致,鼓励创新,同时搭配良好的激励手段,这是员工倾向于留在 LiveOps 的原因。不过更多的公司虽然拥有宏大的目标,但过度的竞争,对 KPI 的依赖,使得员工经常着眼于短期利益,导致创新匮乏,企业做的也不长远。
题图来自 Ann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