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头奶牛看上去碰到了麻烦,但即使这样,你也别以为你能轻易推倒它。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话先说在前面:推倒牛这事儿,至少大家想象里的那种,是不存在的。喝醉了的小年轻儿不会随随便便就翻进人家牧场里,找个站着打呼噜的奶牛,然后一肩膀上去把人家推倒。哪怕纵观古今中外,免不了有个别倒霉的奶牛被喝高了的傻瓜推倒的案例,我们可以相当有把握地说,这码事儿发生的概率和中国男足获得世界杯冠军的概率差不多。
不利于掀牛的证据汗牛充栋,还有农民和物理定律的共同支持(关于物理定律的稍后再说),更何况我们还有最简单的证据:油管(Youtube)嘛。
油管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人类愚行集中营,你可以连着几个小时观摩熊孩子大战肉桂粉(视频请见文末)、熊孩子屋顶跳蹦床、熊孩子室内炸烟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唯独找不到一个真正的熊孩子推倒奶牛的视频。(唯一的例外是一段俄罗斯人的行车记录仪视频,拍摄了一辆满载奶牛的卡车侧翻的过程——然后奶牛站起来抖抖身子没事一样走人了。)
但是随便找一屋子人(别是农民就行),还是会有一堆人相信奶牛能被推倒。虽然有堆积如山的文章反驳这一流言,推倒奶牛却像麦田怪圈一样,一直是经久不息的乡村传奇——唯一的区别是,麦田怪圈至少还有照片为证。
所以为什么推倒奶牛的流言能这样长盛不衰呢?
当然,部分原因是因为大多数人离得最近的时候,奶牛也只不过是在公路边上见到的一头黑白花。以 100 公里时速掠过身边的奶牛,看起来似乎是身轻体柔易推倒,交给某个喝得晕晕乎乎的愣头青应该不在话下。但如果是步行接近一头奶牛的话,你很快就会意识到掀翻它是多么艰巨的任务。即使一头小奶牛也有 600 公斤重,而且身板厚实又稳当,“健壮如牛”这种词儿可不是乱说的。你还不如去试着掀翻一辆车呢。
66 岁的奈特·威尔逊(Nate Wilson)从小伴着奶牛长大,他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给牛挤奶了,前不久才刚刚卖掉纽约州辛克莱维的农场,宣告退休。“我觉得我对奶牛还是懂那么一点儿的。”他说。在他看来,掀牛这种事情,礼貌地说,是吹牛皮不上税。“在想象中被推倒的奶牛,可是比现实中要多。”
威尔逊指出了几个因素。首先,奶牛睡觉的时候不是站着的——马才站着睡觉。事实上奶牛每天花很长时间趴着消化食物,睡觉也是趴着。其次,奶牛天性警觉。如果观察一群趴在草地上休息的奶牛,你会发现没有两头的方向完全相同——威尔逊认为这是保护牛群免受捕食者攻击的本能之一。毕竟,牛肉当晚餐的历史和牛的历史一样长。因此它们有“极其发达的嗅觉和听觉”。
威尔逊说说,就算是和牛群共事多年之后,牛还是对他夜晚来访心存戒备。“一群陌生人走到它们跟前?”他大笑着说,“我可不认为这是可能的。”在他养奶牛的这么多年里,他从来没听说过有人在他或他的同事的田里推倒一头牛。
但就算是我们假设的掀牛人运气够好,夜晚能离一头奶牛足够近,还有力量的问题。2005 年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崔西·波切勒(Tracy Boechler)和动物学博士马格·里列(Margo Lillie)计算了掀牛的相关数据。他们发现了啥?一个人要想推倒一头牛根本没戏。两个人?也许吧——但不是在现实中的条件下。
“理论上两个人可以成功,”里列说,“但也不是简单活儿;而且一旦奶牛反应过来、开始站稳脚跟或者向你倾斜——它们绝对会的——就会变得更难。”牛毕竟是有四条腿儿的,如果被人推了就会迅速换成更宽更稳定的步态。里列和波切勒的计算是基于一头处于平衡态的不移动的奶牛,此时可以对它施加缓慢而稳定的力,不会遭到反抗——这是推倒奶牛时最佳的(也是完全不现实的)状态。拿出你的高中课本吧: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一头牛质量很多,而你又要趁牛反应过来之前让它快快动起来,这可是很大的力量。按照她的计算,这需要至少五个、很可能是六个人一起发力。“在我看来,这就等于说是物理上掀牛根本不可能。”里列说。
论文给推倒奶牛运动浇了一盆冷水,但却引发了网上的热烈围观。“、回应的人那么多,真是难以置信,”她说,这位动物学博士现在因为总是接到人们问牛的电话而略觉疲惫。“有个人,我想他是在得克萨斯吧,说如果你冲向奶牛、另一侧还有个人蹲着配合你的话,是能做到的。”实际上等于让奶牛失去了平衡的能力。“这是作弊了,不过这也算是一种办法。”里列说。“当然,另一头的那哥们儿得跑得够快才能不被压倒,这很蠢。但这整件事情本来就蠢到家了。”
【《大众机械学》(Popular Mechanics)用波切勒和里列的论文中的数据做的图】
所以呢,我们目前的理论认为,推倒奶牛神话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如下:首先,它太搞笑了。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的人类学民俗学教授萨宾那·马格廖科(Sabina Magliocco)指出,一个好神话的基本要素和一个好笑话相同。“它们都要有所谓‘符号反转’”,她说。“你在把整个世界——或者在这个例子里,整头奶牛——翻转过来。”一头打盹的奶牛被掀翻这种事情有一种无知无畏的魅力,某个巨大的、看起来稳如泰山的东西突然咣当一声摔了个嘴啃泥的那种蛮力感。
其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开始,推倒奶牛就成了一种美国的通俗文化现象。在经典电影《希德姐妹帮》里,两个喝高了的二愣子花了一晚上时间去推倒一头牛。《瘪四和大头蛋》有一集试图掀牛结果失败了。《乌龙兄弟》里克里斯·法利和罗伯·劳一起踏上了推倒奶牛远征之路,结果落得一脸牛粪的下场。养奶牛的奈特·威尔逊说他直到 70 年代末才头一回听说推倒奶牛,他怀疑是不是和《动物屋》里臭名昭著的那一幕有关系——那个场景里一堆熊孩子把一匹马偷运进了院长办公室。“可能这掀起了一阵风吧。”他若有所思地说。当然,还有个因素是推倒迎合了人们的某些成见——穷乡僻壤的地方能剩下什么娱乐项目呢?
第三,掀牛本质上还是猎沙锥鸟[1]式的恶作剧,只不过多了些泥巴、酒精和危险程度。你找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灌他个几瓶,让他去找找奶牛贝茜在哪儿、然后给她使劲来一下。与此同时你就可以一边听着某人在黑乎乎的烂泥地里摔得七荤八素,一边享受人生的美好了。
“我想各地酒吧里组织的推倒奶牛远征队不比猎沙锥鸟少,”威尔逊说。“我敢肯定,有很多无辜人士被连哄带骗地弄进了推倒奶牛大业里面。”
换言之,只要这世界上依然有酒,有傻子,附近还有牧场试图推倒奶牛的行为就会继续存在下去。幸好——对于奶牛来说——它们真正被推倒的概率微乎其微。
[1]一种在野营时捉弄新来的人的把戏:告诉新手们他们如果提着一个袋子绕着草丛跑,或者敲打两块石头发出噪音,他们就能捉到一种鸟——沙锥。但实际上,即使对于经验丰富的猎人,猎鹬都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