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现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甚至包括企业社交都成为非常热门的关键词。这些技术浪潮可能会推动向中国软件企业第二次春天的到来。第一次春天在过去 20 年中成就了很多企业,比如用友、金蝶、普元。在云计算的新浪潮下,有可能会推动一些新生企业的诞生。
今天,在普元联合阿里云发布 PaaS 企业云平台 EOS-Cloud 的发布会上,海比研究副总裁曹开彬给中国的“云”做了一次有意思的观察,具体谈了:第一,现在企业对云这样的业务的需求的特点。第二,PaaS 平台的基本看法。第三,云未来发展趋势。
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正在从被动转为主动
我一直有个观点,从现在来看,信息化经过这么多年,我认为现在到了一个最好的阶段。这是我们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做过的一个调研,调研了 150 个客户,当时我们就问用户,在当前运营当中遇到哪些不足?出乎我们意料,很多客户对信息化不够充分或者不够完善,成为他们运营当中一个很重要的难点,这是在我们以前做过很多调研当中都没有出现过的情况。还有个什么特点呢?以前的信息化建设,我一直提一个观点,从被动转到了现在的主动,现在很多的企业,不像以前,都是要政府部门或者上游的厂商去引导,现在很多企业都是自己需要信息化,自己想信息化,自己在找相关的软件。这样一个趋势,对我们整个 IT 厂商,或者互联网公司,以及提供信息化服务的公司来讲,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机遇。就以我们自己为例,我有一个体会,我们出来创业也好,或者做一些基本的管理也好,自然的就会想到用 IT 的手段帮助自己进行管理。现在出来的这些人,都是 70 后、80 后、90 后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对互联网特别感兴趣。现在整个的大环境对信息化是一个非常好的时间节点。刚才主持人说,我们软件有可能迎来一个新的春天,其实从需求层面来讲,我认为确实是需求爆发的一个时代。
软件的终极形态是软服一体
另一方面,现在整个软件产业又在经历一些变化。我认为软件一直在经历几种形态:一开始属于软硬一体,以前都是软件跟硬件;后来到软硬分离的时代;现在软件进入第三个时代,我称之为软网一体的时代。可能我们的用户界面是一个互联网,比如百度。互联网的公司背后是一个软件,但是它的展现形式不是说你要安装某个东西,要直接登陆互联网。这还不是软件的终极形态,我认为软件的终极形态,我称之为软服一体的时代。以前软件更多的是呈现为一种工具,到目前为止,我们很多的客户,或者说 IT 厂商也好,都是把软件作为一个工具去对待,它最主要的使命是提高效率,提高准确率等等。
举个例子,我要去砍树,软件是给你提供一把刀,或者一把斧头。但从客户的需求来讲,它是需要砍树,未来的软件服务形式,应该是说我一个提供商带着很好的工具,帮你把这个事做了,我帮你把树砍了。事实上,现在很多的公司已经在朝这方面走了。从软件未来的终极展示形式,应该是业务流程外包,但是它不是简单的给你派个人,或者干这个活,而是基于你软件的核心平台来帮你做这样一个业务流程。这是我看到的软件方面的发展和变异。
大型企业偏爱私有云,小微企业直接上云,反而是中型企业在抵触云
我们当前正处于软件向互联网转型的时期,在这样的一个时期,像云也好,什么也好,都是跟这个环境相关。软件公司来讲,在这个方面的转型才刚刚开始,有很多新公司在产生,很多传统的软件公司看到这样的一个趋势,也在走。但是从目前的转型情况来看,并不是那么理想,可能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从用户的需求来看,我们提云计算也提了很多年,我记得 2007 年曾经举办过一个 SaaS 会议,当时就提出云要进入中国,企业用云的服务,这几年过去了,如果从企业规模来划分的话,有几个特点,大型企业很多采用云了,大型企业在云的探索方面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这些公司可能没有直接采用公有云的服务,但把自己的私有中心进行云化,这样的工作已经做了很多探索。
小微企业已经大规模的采用云的进程,现在小微企业很多都在直接用云的服务,比如阿里云。很多软件公司,很多新创业的互联网公司,很多的 SaaS 公司,直接用阿里云的服务。比如,我们以前做网站还得买个服务器,到电信那儿去托管,现在新的软件公司直接就租云的服务器。采用老一套的服务方式已经没有了。还有很多 SaaS 服务的公司也在得到一些小微企业的青睐,为什么呢?云最主要的是提供了一个非常核心的价值,就是说它的快速开通,维护量非常少,开通成本比较低。快速开通非常重要,因为现在很多小微企业 IT 人员非常不足,如果采用传统的模式,买一个传统的软件过来,自己还得买服务器,还得买数据库,还得安装调试,这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但采用云的方式的话很简单,开通帐号立马就能用。这样一种便捷是小微企业用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小微企业对数据安全性方面考虑的更低一些,小微企业用云是当前一个主流的选择,只不过现在很多小微企业还没有意识到,还有云的一种方式可以用,有些人还没有触及到。我们的云的服务商还没有传播到他那儿。
现在对云相对来说比较有抵触情绪的,反而是中型企业。他们有一定的规模,业务系统也有一定的要求,自己也有一定的技术力量和资金的实力,他们在采用云方面反而不像前两个那么积极。我们分析用户对云的需求,如果从行业去分析,也会得出很多有意思的结论。比如软件行业,互联网高科技领域,服务业,教育培训,这些领域采用云非常非常积极。像制造、政府部门、金融、电信,这些领域反而会保守一些。政府部门也很有特点,现在很多政府部
云服务将重塑整个软件产业的价值链
从云来看,我想表达一个观点,云服务对整个软件产业的价值链的重塑会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我们从企业客户来讲,云这样的一个价值链还是会拉的比较长。比如客户,他可能面对一个代理商,云服务虽然说是互联网,但也不见得所有都是直销。我看阿里云的报道,王总提出“我们是没有销售的云”,我们的云直接上网就可以获取。但是很多业务系统,很多应用系统,仍然需要业务员推广。我认为还会有几个新的角色会诞生,比如云服务的销售平台,淘宝也是个典型的销售平台,未来到云的话,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云的服务,云的运营商,比如现在各种各样的 SaaS 的软件,他们自己在面对客户。像阿里云、华为、腾讯等等云公司,他们搭建一个统一的运营平台,就是有 IaaS、有 PaaS,也有 SaaS,可以供客户选择。未来到底我们面对企业客户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在传统的领域,客户界面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都是厂商比较强势,比如 SAP。SAP 比较强势,但是它的代理商和合作伙伴比较弱势。在未来云的时代,我认为有可能云的销售服务商会很强势,还有一种局面就是云服务的运营商非常强势,当然这个云的服务运营商和销售平台有可能是同一个角色。除此之外,价值链里头还有 SaaS 厂商,专门开发各种云服务的厂商,还有 PaaS 平台的运营商,还有传统的 IDC 的服务商。
后面有几个角色还是会存在的:第一种就是定制化开发的公司,在未来可能还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前景。因为对于每一个云服务的运营商,他们的运营系统或者平台,可能需要很多定制化的开发,或者服务外包厂商来给他们提供服务。像现在的电信运营商,背后都有一堆软件公司给他们提供定制化的服务。第二种基础软件商,比如开元系统,从整个价值链上来讲,必须要有这样的角色的存在。从这个价值链来讲,未来哪一部分的价值会成为最大化的价值,其实很值得探讨。像 PaaS 平台,可能会成为一个举重若轻的角色,但未来是不是它最能赚钱?是不是能做的最大?倒不一定。
我们前面做了一个研究,有几个技术大家认为是比较重要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社交,从总的渗透趋势来看,我们认为在 2015 年左右,这些技术都会得到一个比较普遍,或者比较拐点化的应用。
传统软件公司转型的三条途径
为什么说现在软件公司转型遇到很大的困难和挑战?我们搜集了一下去年的年报,传统的软件公司经历了很大的困难,比如第一代的知名软件公司,包括用友、金蝶,当前的业务不像以前那样高歌猛进,现在属于增长缓慢,甚至面临着亏损。在这样的情况下,软件公司急需要向云的方向转型,只不过传统公司,一方面要有传统业务,另一方面要到云,平衡起来非常难。从我们来看,当前软件公司的转型三条途径比较适合:
第一、开发服务外包商。开发能力强,同时有很多高技能的公司。未来很多私有云的公司需要一些定制化的开发商,那些云的运营商也需要定制化的开发商。
第二、公有云运营商。把自己的业务系统开放出来做云的服务。
第三、专业领域服务商。纯粹做某一个点,跟这些公有云的服务商合作,比如我就提供一个绩效管理,就提供一个考勤管理等等。
PaaS 之下,云平台会不会有产品化的 Boss 系统出现?
从整个云的生态当中,平台会成为云服务商的一个关键,但现在讲平台的话,我想表达一个观点。大家对平台有一些误区存在,不同的角色会有不同的平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平台,对于所有的运营商而言,都需要一个云的运营平台。你只要是个运营商,像阿里、腾讯、百度、微软、华为,只要你提供运营服务,就需要一套运营平台,这套平台不见得是一个 PaaS 平台,另一个是 PaaS 平台,它更多的是把平台软件当做一种服务提供给客户。PaaS 平台,像基础软件,比如把数据库当做平台服务提供,你不用单独去买数据库,租就可以了。还有开发平台测试软件等等,还有集成平台很重要,未来云的方向,不同云之间的集成和打通,会成为未来云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可能未来会有几朵大云,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等,不同的云之间是孤立呢,还是要相互打通呢?集成问题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从 PaaS 平台的角色来讲,我们一提 PaaS 更多是指上面的层次,下面的运营平台,未来是否会有单独的电信运营商的 Boss 系统,云平台是不是有产品化的 Boss 系统出现。
PaaS 平台都有哪些开发模式和商业模式
现在我们看到的典型的 PaaS 的运营厂商,我们自己也做一些 PaaS 平台的评估模型,平台很关键,各路角色都想做平台,导致平台会成为一个需求,平台成为一个需求可能就有两种做法,有的公司是自己开发一个平台,有的公司是采用第三方的 PaaS 平台,比如普元这样的。有的可能跟别的公司联合开发,还有就是直接找外包商定制开发。所以,PaaS 平台的开发模式和商业模式会有很大的不同。一个 PaaS 平台最终怎么产生收费,产生服务,我们对它的应用场景做了梳理:一种是 IaaS 跟 PaaS 联合去卖,我看阿里在用这样的模式。一种是单独做 PaaS 的服务。一种是 PaaS 和 SaaS 联合。从基本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单独提供 PaaS 的服务,相对来说空间会专一些,小一些;而和 SaaS 联合在一起提供的话,空间会多一些。像这里头运营模式会导致一种软件公司快速的 SaaS 化,其实利用 PaaS 我们可以很快的打造虚拟一体机,比如用友把 U8 放在虚拟机上,配好数据库、配好操作系统,让用户马上开通,马上应用,这是一种快速 SaaS 话的很好的方式,也可以称之为“虚拟的一体机”。
云还有三种非常重要的要解决的问题或者方向
第一、安全机制。云的安全问题,从技术手段上来讲有一些,很多客户也认同,就是云的运营商的安全措施,安全的工具,要比我自己的安全要来得好。但是,云安全的管理机制、流程,或者安全的风险防范,还有安全的一些法律条款,这些方面还没有一套非常完善的东西产生。我们看到阿里云推出 100 赔付,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敢于承诺的,100 倍的赔付。但是如何界定损失的多少,现在很多 SaaS 的厂商已经在用 IaaS 的服务或者 PaaS 的服务,他们对我们非常担心,因为我的身家性命完全寄托在 IaaS 身上,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客户就不能使用,对他而言天天提心吊胆,所以说有人在这方面做出承诺的话是非常非常好的一个事情。
第二、运营平台。运营平台的体验是否好,运营是否流畅,会成为运营商最最核心的竞争力。
第三、生态系统。未来 SaaS 厂商要面临一个选择,可能要加入很多云,但同时可能还要保持一个独立性,像电子商务似的,在淘宝上开一个店,在京东上还得开一个店。未来我们云的服务也有可能面临这样的选择。这样的选择对于云的运营商而言,就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打造,就是你到底吸引一些什么样的云的服务来围绕着你这个生态统一的为客户提供服务。 这三个层面是我们这些云的公司需要着力去打造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