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整个互联网都很不太平:卖的卖,死的死,散的散!
作为上海唯一一家根正苗红的互联网企业,大众点评已经活到第十个年头。掰开手指头算算,放眼整个互联网,10 年,没上市也没被并购,甚至没死的,好像没有几家。迅雷,大众点评与豆瓣…
豆瓣与大众点评,这两家慢公司处在“分分钟”就有公司关门的互联网行业,不得不说,他们是两朵奇葩,不明觉厉!
从去年年底开始,有关大众点评要卖的言论。偏偏这家公司的公关风格是保守型:你不惹我,我也不犯你。你要惹我,我也忍着。不了解的人,会认为这是一家多么有逼格的公司。
公关文化是老板文化,这句话真没错。大众点评这家公司的老板是技术男张涛,除了一脸正气之外,就是一棍子打不出半个屁来。同行、美团的王兴也差不多如此。不过,技术男也有收不住的时候,一旦打开话匣子,嘚吧嘚吧嘚吧……
2003 年 4 月,大众点评在上海成立。在这个到处是国企、外资的地方,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诞生如同沧海一粟。还记得曾经有这么一个段子(未经证实),某年的大众点评到了穷困潦倒的时期,张涛找到办公楼所在的物业公司老板,协商用股份抵偿房租的事。该物业老板二话没说,拒绝了。彼时,他不会想到换了之后,就会变成今日的土豪。
热血青年张涛想到做大众点评的时候,美国还没有 Yelp。在那个年代,互联网的商业模式,都是从美国 Copy 而来。张涛自己也没底,凭着一腔热血,带着一帮哥们用四处愁来的钱,开始做点评。上海也成为日后大众点评发家之地。
熬了 2 年后,大众点评在上海做的有声有色,并想开拓除了上海之外的城市。大众点评想到引入风投,做大自己。这个时候,有一个高富帅的投资人站在上海的大街上,用事先大众点评好的餐厅去用餐。用了之后,他感觉非常方便,并尝试着想找张涛与他的小伙伴们聊聊。这个人便是红杉资本的沈南鹏。
上海某个情调小资餐厅里,沈南鹏还是油光满面,打着发蜡,与张涛侃侃而谈。不是撒个尿的时间,也不是分分钟的时间,大众点评和红杉资本最终握手是在 2006 年的 1 月。当时的投资数额不多,具体金额不详。红杉资本的计越前年告诉我们,当时正赶上 PE 投资的拐点,很多资本都不敢投资。但是,红杉最终开了头,投了第一笔。
此后大众点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都拿到了 PE 的投资。谷歌参与了第二轮投资;第三轮由挚信资本、红杉资本、启明创投和光速创投;去年的第四轮融资,由今日资本领投。
大众点评走到今天,有资本的推动,有管理团队的意识,也有大势的影响。早在 2008 年 11 月,大众点评实现了盈利,并在互联网的高速道路上,狂飙了 200% 的增长。在 2010 年的时候,张涛为首的管理团队也想到过上市。但是,这个想法在第三轮融资到位后,破灭。
2011 年 4 月,大众点评网拿到了第三轮融资,公司估值 10 亿美金。这个时候,整个互联网发生了两件事情,一件是团购兴起,而另一件是用户上网习惯的迁移——移动化。
资本方和张涛为首的管理团队一致认为,杀入团购,拼命移动化。这个时候距离王兴再次创业做美团已经过去了半年。大众点评做团购,看到了团购这种销售模式和自身业务的结合有着天然的互补。大众点评没看到的是,团购是个脏活、累活,更是个吸金黑洞。更为核心的时,点评过去用的优惠卷模式,和团购带来的模式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
加上移动端的快速投入,第三轮 1 亿美元的融资花的很快。当时,据看过大众点评财务数据的投行告诉我们,大众点评财务状况没有外界想像的那么好。具体情况,应该是大众点评在进行第四轮融资时,大众点评出现了亏损。
不过,这个并没有影响到大众点评的再次融资。今日资本徐新后来告诉我们,他们和另家投行进去,总共投资了 8000 万美元。估值情况没有发生变化。再后来,启明创投的甘剑平告诉我们,去年整个资本市场环境不好,特别是中概股在美股的表现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贬值。算去这部分损失的估值,大众点评的实际估值应该是高于 10 亿美金。
唉…时也。
大众点评拿到这笔钱最大的投入还是在团购市场和移动端。“千团大战”后,美团、大众点评、拉手网、糯米网等不超过 10 家(达到一定规模)的活了下来。在这几家里面,情况也各不相同。美团无疑还是团购领域的老大,阿里巴巴的注资也让美团的前景显得一片光明。大众点评无疑是在“以战养战”中,将团购发展为仅次于美团的老二。几经折腾后的拉手网,开始慢慢走上正规。糯米网已经被人人玩不起,甩给了百度。其他的,就暂时忽略不计吧。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互联网的另一波势力迅速成长起来。他们是 BAT 的二代们。百度地图在移动端的快速成长,让这个基于地理位置的应用变得想像力实足。现在,用户应该不会把百度地图当成一个淡出的地图来看了,结合了社交、餐饮、酒店等综合应用的 LBS,已经成了一个重要的 O2O 应用;腾讯的微信,这个就更不用说了,4 亿用户,腾讯母体的支持。张小龙本人也在尝试着除了游戏,O2O 是他要极力证明的价值;阿里巴巴一个有着天然商业基因的互联网公司,旗下聚划算、淘宝的本地生活等都是个还没有正式唤醒的睡狮。
正是如此,商业观察人士和媒体友人都在猜测大众点评接下来要怎么整?这点上,其实也难怪我们质疑,就连大众点评的某位投资人也问 ZenNew 怎么看微信未来的发展。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投资人不是担心,而是本能意识的观察。毕竟投了一大笔钱的他们,在投资一个 case 的时候,是反复论证研究的。
前不久,在于 Tables 某大佬私下聊天中,大佬对 ZenNew 说,3 年内,中国互联网的中型公司,要么被兼并,要么被消灭。所谓中型公司,便是 10 亿美金左右的,我们姑且称之为,10 亿美金陷阱吧。
但是,更多的大众点评的投资人传递到给 ZenNew 的信息则是,大众点评做的事情,不是 BAT 有钱、找人、投资个二三年能做起来的业务。线下,那是一滩“血与火”的小贩街头骂街史。
数位做团购的人告诉 ZenNew,在一些二三线城市,团购的业务员们经常为一家商户上演“口水战”,乃至“街头争霸”。百度干不了这个,腾讯也干不了……也有商户告诉我们,哪家团购效果好,哪家团购效果不好,哪家给的折扣低,哪家要的高……
大众点评的投资人想要点评能够在团购上和移动端上做到一个更好的状态。那个时候上市,应该会是个大的 business。移动端的用户,交易额数据,张涛肯定自己有心理有个谱,要做到多大。至于团购,我们都应该知道,他们想超过美团或者接近美团,至少在二三线城市,是这么打算的。
商业社会里,永远是一场规则游戏。从企业家做这家公司开始,就在做一个局,从谋局开始,到各路人马入局、对局、破局、最终结局。任何一个局,放在商业大环境里,也是一直个局中局。因此,任何的闪失,都会面临散局的危险。
事实上,ZenNew 希望,这个互联网的局里面,有更多的做局人,而不是 BAT 的天下。那样太单调。
有了这两三年时间缓冲,也许大众点评早已上市……也许不用这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