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6 日消息 8 月 19 日,网易和中国电信高调推出即时通讯工具易信,一时间吸引了业内高度关注。而与此同时,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不断加强布局的阿里巴巴也开始力推旗下移动社交产品“来往”。
来往 iOS 客户端在 2012 年 7 月底低调上线。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来往的形式发生或多次改变,但是其定位一直坚持于做熟人之间的社交平台。所以,在来往的体验当中,笔者可以明显感觉到来往的产品开始重点围绕着“熟人”和“私密性”来做。
登陆来往后之后,首先进入的是设置头像页面和添加好友页面。目前来往只能通过手机号码和淘宝账号两种途径添加好友,并没有推荐账号。虽然来往主打私密性,但是仅有这两种好友添加方式,很容易造成用户好友“开天窗”的情况。
用户通过“在来网上搜索好友”的方式进行添加好友,系统就会要求输入对方的手机号码或者淘宝账号,仅知道用户名是无法进行添加。
因为此前来往的宣传并不像易信那样高调,用户覆盖率不高。因此通过“从手机通讯录添加”的方式进行添加好友,很多新用户会发现通讯录中很多好友并未注册来往,只能进行“邀请”。
“咻一咻”的功能和支付宝中相似,需要两部手机距离在 5cm 以内,对于那些不想动手的“懒人”是一大福利。
从页面上来看,来往的动态在展示方面和微信和易信的朋友圈相差无几。但是,在功能上,来往的动态和微信、易信的朋友圈还是有一定的差异:
首先,朋友圈对于好友所分享的内容除评论外只有一个点赞的形式,而来往的动态则配有表情回复,形式更加多样。
其次,点击右上角的发布图标,用户就能够发布信息。可发布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表情、地理位置等。此外,来往有一个隐藏的“语音图片”功能,只需长按发布按钮,就会弹出“语音图片”,在选择好照片后就能开始录音。此外,来往配有雅致、LOMO 等 8 种滤镜。
此外,动态可以看到所有评论人发布的回复消息。此举虽然增强了用户之间的互动性,但似乎与来往主打的“私密性”并不相符。
“扎堆”是来往比较有特色的功能,这种功能是介于“话题”和“圈子”之间的一种社交形式,给人的感觉类似话题或是兴趣小组,用户可以发起一个扎堆话题然后邀请身边的人加入。
和来往的动态相同,扎堆内容发布很简单,主要加入某个“堆”,点击右上角的发布图标,就可以发布信息,可发布内容同样包括文字、图片、表情、地理位置等。也可以发布语音图片。
但是扎堆同样没有推荐,只能通过扎堆码或者二维码扫面进行“扎堆”。这样就造成了很多新用户无堆可扎。
除上述功能外,据了解,来往还配有阅后即焚功能,只不过现有版本并不支持。有消息人士透露,该功能等升级之后会再次出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