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津报网 我要评论(0)
学中文的人常常被喻为“万金油”,在许多行业似乎都能派上用场。“可我们找工作时未必能尝得到‘甜头’。”这样的顾虑在不少文科专业学生心里都存在,不少人甚至因此产生了“职业焦虑”。
随着大学毕业生求职热季的到来,不少学生抱怨:用人单位的“专业限制”影响了他们求职。如果丢掉了专业,“我到底能干什么”又成为困扰他们的新问题。
自认专业不好妄自菲薄
进入大学毕业生求职热季以来,无论是公务员考试,还是大大小小的招聘会,“专业不限”的招聘条件,总能吸引不少求职者。一名法学专业的毕业生称,尽管法学是热门专业,但招聘单位需要的往往是有职业资格且有从业经验的人,像他们这样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机会并不多。失去了专业优势,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干点什么”的他,不得不加入了“专业不限”的求职大军。据了解,目前有不少高校毕业生,尤其是一些文科和经济类专业的毕业生,在求职时最忧虑的就是没有工作经验和“实用技术”。在他们眼里,这两项“硬指标”是企业招聘时特别看重的。
不过,在采访中不少企业表示,除了一些技术性特别强的岗位,许多综合类的岗位还是更看重求职者的综合素质。对此,职业生涯辅导专家表示,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中克服“职业焦虑”首先要提高自信心,其次应客观地评价自己,看看除了专业之外,还有哪方面的优势,而不是在求职之初就因“专业不好”而妄自菲薄。
实际专业对口率并不低
尽管很多大学生因“专业不好”而产生“职业焦虑”,但日前南开大学公布的该校对2008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却显示,毕业生的实际专业对口率并不低。以文学院为例,该院142名本科毕业生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对口率为80%,编辑出版专业为71%,广播电视与新闻专业为75%。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经济学院等院各专业学生的对口率都在90%以上,金融专业更是高达100%。
对此,南大文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君表示:“如果认为学中文的只有做了编辑、记者才叫对口,这样的看法存在误区,不符合当下的就业发展形势。”在文学院给学生发放的《就业意向调查表》中,记者看到,“意向岗位性质”一项中列有公务员、科研人员、高校教师、高校行政人员、中学教师、记者编辑类等选项。不少高校教师都表示,目前许多高校已开始实行按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模式,划定更为宽泛的对口方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专家:宽泛理解“就业对口”
南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月波认为,对于一些专业来讲,宽泛地理解就业中的对口,是符合社会客观现实的。因为,不少用人单位往往根据岗位性质,全面地考量应聘者专业背景之外的素质与能力。此外,高校就业辅导中心对已经工作过一段时间的毕业生进行的调查显示,大多数毕业生认为,专业对口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