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信大楼:每月仍有二三十人拍电报_最新动态_新闻资讯_程序员俱乐部

中国优秀的程序员网站程序员频道CXYCLUB技术地图
热搜:
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 程序员俱乐部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 上海电信大楼:每月仍有二三十人拍电报

上海电信大楼:每月仍有二三十人拍电报

 2013/7/19 1:59:26    程序员俱乐部  我要评论(0)
  • 摘要:7月14日,拥有162年历史的印度电报业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这一消息令习惯了电邮的人们又想起了古老的电报。记者昨天探访了上海电信大楼和上海电信博物馆,了解到拥有142年历史的中国电报业务虽也大幅萎缩,但“星星之火”仍在闪亮:在上海延安东路1122号电信大楼,还有一家营业厅可以收发电报,平均每月有二三十人前来拍电报。上海仍有一家营业厅可发电报延安东路1122号的电信大楼,是上海目前唯一可供收发电报之处。在底层的中国电信营业厅内,服务生引导记者在智能终端机上取了个号
  • 标签:上海
class="topic_img" alt=""/>

  7 月 14 日,拥有 162 年历史的印度电报业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这一消息令习惯了电邮的人们又想起了古老的电报。记者昨天探访了上海电信大楼和上海电信博物馆,了解到拥有 142 年历史的中国电报业务虽也大幅萎缩,但“星星之火”仍在闪亮:在上海延安东路 1122 号电信大楼,还有一家营业厅可以收发电报,平均每月有二三十人前来拍电报。

  上海仍有一家营业厅可发电报

  延安东路 1122 号的电信大楼,是上海目前唯一可供收发电报之处。在底层的中国电信营业厅内,服务生引导记者在智能终端机上取了个号,尽管在他眼里,有人来拍电报不算稀奇,但拍电报却得和“账单缴费”共用“一个号”。

  拍电报没有专窗,工号为 CW-025 的业务员表示,来拍电报的人不多,发报过程则由专门的报务员完成,窗口只负责受理。她递给记者一张正方形的电报单,一排排绿色的小方格让记者回忆起读小学时的作文纸。

  按照要求,记者在“收报地名”后填写“北京”,接着填写“收报人住址姓名”和“电报内容”。业务员提醒记者,方格内的所有文字无需空格,也不用添加标点,全部文字均以 0.14 元/字收费。记者填写了一封 11 个字的电报:“谨以此报留作纪念李上涛”,加上地址共计 27 个字,收费 3.78 元。

  1881 年年底,中国大陆地区第一条长途公众电报电路——津沪电报线全线开放使用。当时的收费原则是“路有远近,费有等差”:上海发到苏州的电报每字 1 角、镇江 1 角 1 分、清江 1 角 2 分、济宁 1 角 3 分、临清 1 角 4 分、天津 1 角 5 分、大沽 1 角 6 分。按当时的物价,银元 1 角可购买大米 16 斤,或烧饼 80 个,肉 2.1 斤,糖 5 斤,鸡蛋 30 个……因此,报务员有义务帮助拍报者精练字数,节约开销。如今,营业厅已不再负担这一职能,但仍保持着 0.14 元/字的价格。

  去年发报 174 份,不及当年一天的零头

  营业厅业务员介绍,上海现在平均每月仅有二三十人拍电报。她无奈地表示,在信息化时代,电报的衰落在所难免。

  以记者这封即将发往北京的电报为例,整个通讯过程需花3-5 天;而对方收到的就是一张写有电文的普通白纸。这一无法即时双向沟通的通讯方式显然远远无法满足信息社会的通讯需求。不过,由于电报仍具法律效用,一些政府和企业通过拍电报的方式留作凭证,譬如债务凭证等。记者发票上的项目名称为“国内电报费用 PUH6371”,业务员表示,日后凭此就能查询到当日的拍报记录。

  电报这一传统的通讯方式还让老一辈人感觉“很真实”。这名业务员遇到过通过电报发布红白喜事的老人;还有尝鲜的年轻人——子女为父母拍封生日电报,情侣互相为对方拍封纪念电报……

  2012 年的数据显示,上海全年发出电报 174 份,接收电报 151 份,不到上世纪 80 年代一天收发电报数的零头。上海电信博物馆专家王双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上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初,上海地区一天就有 20 多万份的电报交换量,一年的电报交换量大约 6000 万:“在那个时候,谁家有什么急事,都是靠电报联络。”他记得,早年上海电报局的办公地址在和平饭店,一楼是电报局营业大厅,二楼是国际报房和中央室,三楼是国内和市内报房:“光报务员就有 900 多个,电信营业厅内黑压压的全是人。现在,新的通讯方式不断涌现,老的通讯方式淘汰十分正常——这就像 BP 机,上世纪 90 年代风靡一时,现在哪里还有这项业务?”

  没有电报就没有电信

  上海电信博物馆资料显示:“我国的电报历史可追溯到 1871 年 4 月 18 日,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外滩开设电报业务,从此拉开了中国电信历史的序幕。”

  王双喜告诉记者,在清廷保守势力眼中,快马加鞭日行 600 里的通讯方式已经足够了:“清廷将外来的电报视作异端邪教,直到整整 10 年过后的 1881 年,我国才有了第一条民族电报线。”

  “尽管现在发电报的人数很少,但每月二三十封的拍报量说明,电报在信息时代仍然满足了一部分社会需求。”在王双喜看来,电信部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还会兼顾社会效益,因此电报至今未退出中国的历史舞台,“中国人有很强的历史情结,曾经用惯了的东西要丢弃很不容易,尤其是亲身使用过的人们,念及电报,至今都有很深的体会。更何况,没有电报就没有电信,无论通讯科技如何发展,电报都是电信的鼻祖。”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