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Bruno Oliveria
你是否觉得身边的软体工程师(或许你本人就是),都在半夜工作到深夜、大半夜还出现在网路上?或是觉得,白天工作 8 小时却不如深晚工作来的顺利?这张来自 Bruno Oliveria 的图片,近来在国外着名的社群讨论网站 Reddit 上引来许多网友的共鸣,图中呈现出软体工程师(文中用 Geek 表示)生产力依一天 24 小时的走势,和非软体工程师所认知到的不甚相同。
五分钟的干扰
上图红色的虚线,代表的是非 Geek 对 Geek 工作生产力的理解,而蓝色的曲线代表的则是 Geek 实际上的生产力,相较之下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图中右上角显示出五分钟的打断,对于一个正在工作中的 Geek 从原本处在高峰的生产力,一下跌到谷底,并且要过一段不短的时间才能慢慢回忆、重建,恢复到原本的生产效率。处在生产力高峰状态的软体工程师,有时能在六个小时内,解决平时需要两天才能完成的工作。
处于工作的状态时,软体工程师正把所有的精神和记忆力,集中在手边各式的工作上,包括其正在使用的 API、修改某个区域的程式码必须同时修改相对应的程式码、程式码整体架构和开启档桉的位置、甚至是 Tab 键的顺序等等。所有这些短期记忆,可以在被开会、午餐、甚至只是某个人路过聊个天等事情分心后,让记忆被刷出脑中的占存记忆、生产力瞬间下跌。
这和传统管理者心中所认定的「只是打断五分钟」,不会让生产力受到太大影响的印象,相差甚远。图中点出另外一个有趣的比较,是图中的红点,代表软体工程师工作进度被检视的时间点,而刚好都正值其生产力低迷的时间点。
为什么软体工程师选择在半夜工作?
从图中的时间轴上,显示出在晚间 11 点到半夜 2 点,正值软体工程师工作效率最高的时段。原因正是少了白天外在环境的打扰,软体工程师在半夜不被打扰的黄金时光,能够持续在工作生产力最高的巅峰。事实上,不只是 Geek ,许多脑力密集的创作型工作者,都习惯在深夜、不会被打扰的情况下工作。这似乎也能够解释,为什么许多人在家工作的生产力,比进办公室的来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