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同学少年都不贱》里女主人公赵珏历尽沧桑,一天听到收音机里传来总统遇刺新闻,对自己说:肯尼迪死了,我还活着,即便不过在洗碗。试想,在互联网时代,会不会出现这样的版本,某 QQ 号对自己说:我的前主人死了,我还活着,即便不过换了另一个主人。
QQ 号能当遗产吗?
老吕是高中语文教师,有一天他突发奇想,计算了一下从手机时代开始,自己到底用了几个号码。然后,从记忆的深渊里将一个又一个的号码给打捞出来,写在一张纸上。然后又突发奇想,拨打这些号码,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
剩下来的事情就有点出乎他的意料了。
第一个号码就打通了,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在片刻的惊诧之后,问老吕在吗?那边说,谁是老吕啊,我不认识啊。他又说,咦,明明是老吕的号码啊,那边说,您打错了,然后将电话给挂上。
第二个号码也通了,也是有礼貌地挂掉。到第三个,那边有点暴跳如雷,说,怎么又是找老吕啊,我跟你说啊,老吕早就死了,我不是老吕。
老吕死了,可,老吕的电话号码居然还活着,并且是全部活着。这事情真是邪门。后来是专门讨教了移动公司的朋友,那边说是,为了节省号码资源,一个号码在封存了一段时间后,就会重新放出来,算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紧接着,他又有了第三个奇想:“有一天,或许是明天,或许是后天,或许是大后天,总之是一天,我死了。对啊,我死了,我的 QQ 怎么办?”于是他让班上的同学讨论这个问题:“我们死了,我们的Q Q 怎么办?”最多的建议是作为遗产留给死孙后代用。
QQ 号根本就不属于你
然而,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却让老吕和他的学生们的讨论变成了“玄谈”,因为 QQ 号根本就不属于个人,没有这个前提,谈何继承?
据媒体报道,沈阳王女士的丈夫徐先生丧生车祸,徐先生的 QQ 邮箱里保存了大量两人的爱情信件和照片。王女士想整理这些信件和照片,以留作纪念,但苦于不知老公的Q Q 密码,只好求助腾讯公司。
腾讯的答复是,根据互联网惯例,一般的网民和各种网络相关产品运营商之间有协议,网民只有 QQ 使用权,没有继承权,只有网络公司才享有相关版权和所有权。
这就意味着,王女士要想找回照片,就得按照“找回被盗号码”的方式操作,除提供用户本人的基本资料和联系方式外,还得提供号码的使用资料、密保资料,QQ 好友“确认”,全部程序走完,才能拿到密码。
南都记者进入腾讯 QQ 2011 的安装程序,在长达一万二千字的《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中,的确发现了相关约定:“QQ 账号的所有权归腾讯,用户完成申请注册手续后,获得 QQ 账号的使用权。用户注册 QQ 账号后如果长期不使用,腾讯有权回收帐号,以免造成资源浪费。”
法律尚不保护“虚拟财产”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刘德良长期从事互联网法律研究,是国内网络法的研究领域的权威,他认为从 QQ 号码的功能和取得方式来看,它在本质上跟既有的手机和电话号码没有什么差别。根据用户与腾讯公司的协议来看,QQ 号码是用户使用腾讯公司服务的一个凭证或账户,其所有权属于腾讯公司、使用权归用户。
对于目前流行的认为Q Q 账号属于虚拟财产,应该归属于用户的观点,刘德良认为:“这是混淆了账号和账户。作为账户,我们实际上更看重的是其中的内容。作为账号,它仅仅是一种系统管理中的身份凭证。正如我们银行里存款账号本身实际上只是相当于存储在银行管理系统中的身份,而其账号(户)中的存款贷款记录则更为重要。如果撇开账号项目下的具体信息内容来谈论账号本身的财产性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实际上,在该案中,争议的理由之一是 QQ 账户下有死者身前的照片、QQ 币等,因此其配偶认为 QQ 号码是其夫的虚拟财产,要求继承 QQ 号码。
据悉,早在2003年底,由业内起草的《保护网络虚拟财产立法建议书》已呈送至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但是截至目前,包括网游玩家的游戏账号以及其账号内的虚拟物品等虚拟财产还是没有得到立法确实的保障。看来,要弄清“虚拟财产”到底是什么玩意,并对其加以法律保障,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虚拟遗产”催生新的产业链?
“我们死了,但网上信息还在,这些属于我们的信息何去何从?”在最新出版的《生命终结后的数字生活》一书中,作者埃文·卡罗尔和约翰·罗马诺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他们创办了一个名叫“超越数字”的网站,帮助人们处理死后的网上信息。
据了解,目前在英、美、瑞士等国家,已纷纷成立了一批公司,帮助人们处理死后的数字资产。Entrustet 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管理数字遗产的互联网服务公司,公司创始人表示:“互联网网站没有相关政策,真是太荒唐了,人们在这些账户上投入了实实在在的金钱,它们拥有经济或情感价值,它们是实际资产。令人惋惜的是,人们正在忽视它们。”
世界著名微博网站 Twitter 曾规定,亲属在提供账号持有者已去世以及他们有权处理后事的证据后,可以选择删除或存档账号。
英国律师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英国欧文·米切尔律师事务所认为,人们的电子邮件、网络银行以及社交网站等详细资料,应该被列入正式法律文件中。该机构的克里斯·沃顿说:“我们建议人们,要像处理现实生活中的情况一样,处理好网上的‘身后事’。与现实中的资产、银行储蓄、投资等细节一样,也要明确网络生活与资产的细节。”
《生命终结后的数字生活》的作者提供了细致入微的建议,比如事先将邮箱设置成这样的自动回复:“尴尬的是,我已然不在,朋友,在另一个世界咱回见,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