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算不上出人意料,但当 19 日乐视网以一系列公告“摊牌”后,投资者恐怕还是要倒吸一口凉气:来回拉锯多时的乐视影业收购案泡汤了,更名“新乐视”的设想也搁置了。更“糟心”的是,乐视网还一口气提示了“九大风险”,包括贾跃亭持股质押、关联方应收款回收、公司现金流紧张、2017 年业绩亏损等。
按计划,乐视网将于 1 月 23 日举行终止重组说明会,预示其复牌的临近。在停牌 9 个月后,没有好消息只有坏消息的乐视网,将以何种表现重新登台?
融创“最受伤”
乐视网本次终止收购乐视影业,融创无疑是“最受伤”的。从 2017 年 2 月,乐视网重启收购乐视影业的计划后,融创一直是这一交易的推手。而就在 4 个月前,孙宏斌进驻乐视网董事会后召开的首次闭门会上,乐视影业还被定位为“新乐视”哑铃型业务矩阵的重要一端。如今,缺少了影视业务,哑铃自然难以成形。
将时间拨回到 2017 年 1 月融创“驰援”乐视时,孙宏斌“150 亿元的买卖”中,就包括乐视影业 15% 的股权(融创方面持股后升至 21%)。当时,按照融创中国的公告,贾跃亭已承诺,将于 2017 年 12 月 31 日前完成乐视影业全部股权注入乐视网一事。
那么,乐视影业“证券化”失利的命门在哪呢?来看乐视网董事会的最新解释,乐视影业的控股股东乐视控股曾作出承诺,将在向证监会申报本次重组前解除其所持乐视影业股权存在的质押、冻结等权利限制,并保证在交易实施前不产生新的权利限制。但截至目前,乐视控股因对外借款及担保导致资产被大量质押和冻结,其所持乐视影业 21.81% 股权目前仍处于司法冻结状态。同时,乐视影业尚存有对其关联方乐视控股 17.1 亿元的其他应收款。考虑到乐视控股短期内提出实质性解决方案存在不确定性,本次重组暂不具备实施基础。
其实,为推进本次交易,融创一方做了大量努力。本月 15 日,融创还试图通过子公司天津嘉睿继续对乐视影业增资,从而使其持股比例增至 40.75%,成为第一大股东。此外,乐视控股还在去年 7 月将其所持乐视影业 21.80% 股权质押给了融创。孙宏斌在乐视影业投入的资金已远超一年前首次入股时的 10 亿元,但仍事与愿违。
与重组同时被叫停的还有变更公司名称一事。乐视网去年 9 月披露的拟更名公告显示,为进一步契合公司“以家庭互联网为平台的文化消费升级大潮的引领者”的新战略调整,拟将证券简称由乐视网变更为新乐视。然而,公司董事会最新决定,综合考虑公司业务及品牌的延续性,拟终止本次公司名称、证券简称变更事项。
贾跃亭持股质押或强平
按规则,乐视网应就终止重组召开投资者说明会。据公告,公司拟于 1 月 23 日 10 时至 11 时在深交所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召开说明会。届时,乐视网董事长孙宏斌、总经理刘淑青等融创背景的公司高层将出席。
但在他们出面答疑前,乐视网最新发布的风险提示公告已经彻底摊牌。这份公告提示了乐视的九大风险。首先即实控人变更风险。目前,贾跃亭尚持有公司 102426.66 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 25.67%,其中 101953.98 万股已质押给金融机构。乐视网复牌后,若公司股价大幅下跌(似乎已不可避免),且贾跃亭无法及时追加担保的话,则金融机构将有权处置上述已质押的股权,从而可能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简而言之,就是贾跃亭持股质押存在较大的强平风险。
同样比较严重的是关联方应收款项存在回收风险。据公告,截至 2017 年 11 月 30 日,贾跃亭旗下关联方对乐视网的关联欠款余额达 753141.08 万元(未经审计)。目前,有部分关联方应收款项尚未收回,如上述款项出现大面积回收困难,将导致公司现金流“极度紧张”,甚至危及公司信用体系。所幸二股东天津嘉睿(融创旗下)已通过借款方式向上市公司注入 17.9 亿元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司及子公司的资金需求压力。
公告还揭示了因贾跃亭、贾跃芳未履行借款承诺,导致公司现金流紧张的风险。据披露,目前,贾跃亭对上市公司的承诺借款的实际余额为 0 元,贾跃芳对公司实际借款余额仅为约 11 万元。对此,乐视网另发公告澄清网络媒体所刊载的《甘薇发声明:将负责贾跃亭在国内的债务问题》(简称《声明》)等文章。据《声明》,贾跃亭方面“替公司担保 100 多亿”。乐视网公告称,截至目前,在上市公司存续的各项借款中,贾跃亭方面(以及联合其他方)共为上市公司及子公司提供担保的总额为 14.17 亿元。
除上述风险外,乐视网还提示了现有债务到期导致公司现金流进一步紧张、2017 年业绩大幅下滑、部分业务业绩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对外投资亏损、募集资金用途改变、以子公司股权质押并对外担保等一系列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