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跨年:吴晓波、高晓松、张召忠、马东一起谈年轻人_最新动态_新闻资讯_程序员俱乐部

中国优秀的程序员网站程序员频道CXYCLUB技术地图
热搜:
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 程序员俱乐部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 思想跨年:吴晓波、高晓松、张召忠、马东一起谈年轻人

思想跨年:吴晓波、高晓松、张召忠、马东一起谈年轻人

 2018/1/2 15:16:58    程序员俱乐部  我要评论(0)
  • 摘要:原标题:跨年夜喜马拉雅举办了一场思想晚会,让吴晓波、高晓松、张召忠、马东一起谈年轻人不同于往年的当红明星和小鲜肉们的劲歌热舞,喜马拉雅与浙江卫视今年请来了四位意见领袖,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清流”般的思想跨年。这是喜马拉雅第一次与浙江卫视合作,请来了包括马东、高晓松、张召忠、吴晓波等大咖,以直播+脱口秀的形式,围绕年轻人的“科技、未来、年轻、机会、成就、幸福、困惑”等年度关键词展开了一场思想碰撞。首先,几位嘉宾对2017年进行了回顾,&ldquo
  • 标签:年轻 一起 年轻人

  原标题:跨年夜喜马拉雅举办了一场思想晚会,让吴晓波、高晓松、张召忠、马东一起谈年轻人

  不同于往年的当红明星和小鲜肉们的劲歌热舞,喜马拉雅与浙江卫视今年请来了四位意见领袖,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清流”般的思想跨年。

  这是喜马拉雅第一次与浙江卫视合作,请来了包括马东、高晓松、张召忠、吴晓波等大咖,以直播+脱口秀的形式,围绕年轻人的“科技、未来、年轻、机会、成就、幸福、困惑”等年度关键词展开了一场思想碰撞。

  首先,几位嘉宾对 2017 年进行了回顾,“年轻人”成了他们回顾的关键词。

  在这一年,整个社会涌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行业与新名词,都与 90 后们息息相关。吴晓波认为,2017 年最意外的就是 90 后开始进入了年度经济人物的榜单;马东则是看到了这一年由 90 后创造的跌宕起伏的”共享“大潮;老年网红局座召忠正是因为 90 后的讨厌“装”而收割了大批的迷妹迷弟。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文化娱乐、创业,也正因为年轻人而不断地重塑着。

  在过去的一年中,人工智能这个词被提到的次数越来越多,AI 似乎成了能够改变一切的力量,恐惧和兴奋夹杂而来。

  马东与高晓松在思想跨年上进行了一场关于 AI 辩论,“科技只能让每个人更平等,那些担心被毁灭的都是杞人忧天”。在 AI 席卷着各行各业到来时,人们的焦虑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高晓松认为,每次的科技进步都会带来人类的担忧,但事实证明,人类并没失业反而越来越忙了,忙活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在高晓松看来,产生这种焦虑和担忧的最大原因就是“人类总是以过去的资源去思考未来,所以总是觉得资源会没有了,会完蛋。”

  但其实新的科技时代来了,就不需要消耗那么多资源了,未来你的人,你的时间,你的数据都成了自己的财富。高晓松表示,科技最伟大的地方,就是每一次科技进步都让人类更平等。

  在这场思想跨年中,局座张召忠也谈到了过去一年中国在科技上的成就,包括石墨烯汽车电池、无人车、航母、无人机、北斗导航等等新技术和产品,并以“万物智联”来概括第四次工业革命。“未来的每一件东西都会与大数据、云计算紧密的联系,可以代表我是谁,我有什么用,我在什么地方。”

  局座认为,通过网购、通过信息化、通过人工智能,通过第四次工业革命,会让世界了解中国。而这些科技的成就属于年轻人,也因为年轻人而被发扬光大。

  如果说讨论人工智能、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年轻人对于未来的忧虑和憧憬,那么对生活方式和文化娱乐的看法则更能体现当下年轻人的态度。

  高晓松认为,2017 年中美的文化娱乐行业都发生了巨变,而在这种变化中,我们应该更多一些文化上的自信。高晓松还戏称,自己是个特别自信的人,“从来都觉得长得挺好,一米七八,一百八。”

  文化自信就是一切融合,一切以“我”为主,把吸收进来的东西,变成我们自己的。在高晓松看来,“把别人挡在外面,不让别人来,这不叫自信。”自信是不背包袱“该中国风的该中国风,该哟哟切克闹,就哟哟切克闹”,我们自己觉得怎么好玩,怎么高兴,就怎么来。

  吴晓波讲年轻人的机会与创业的其实更适合放在结尾。当下有太多的年轻人都会感叹,生错了时代,如果要是回到 20-30 年前,是不是更有可能成为张瑞敏、柳传志、王石、马云、马化腾。

  面对年轻人的这种感概,吴晓波表示,在不同的时间段,大家获得的机会是不一样的。“你羡慕马化腾、马云的成就,他们或许也在羡慕你的年轻。”

  在演讲中,吴晓波称,2008 年以后,中国成了一个创业之国,每天有一万多家公司注册,但是 97% 会在 18 个月内死亡。“尽管创业是一个失败率非常非常高的职业和人生选择,但仍有数以万计的创业者和许许多多的机会,比如我们还没有攻克癌症,比如我们还没有用上无人驾驶的汽车,比如机器人虽然在围棋上能够战胜人类了,但综合智力仍然没有赶上人脑。”

  “2018 年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很多新可能性和焦虑的一年。”吴晓波认为,当今中国的机会可能跟年龄没有关系,而跟我们的脑子,跟我们面对未来挑战不确定性的勇气更有关系。

  此外,在问答环节中,吴晓波也回答了年轻人尤为关注的“到底是买房还是炒股”的问题,他认为,如果你是一个小于 30 岁的年轻人,手里有 50 万,股票和买房这两样都别干。

如果能承受 97% 的失败率,可以拿着钱去创业;如果不愿意创业,那就去旅游、去恋爱、去读书,把这 50 万变成精神层面的投入。

  以下为 36 氪整理的演讲精选:

  马东与高晓松谈人工智能:科技让每个人更平等,担心被毁灭是杞人忧

  如今大家用各种各样的东西逼你焦虑,用知识焦虑逼你去下载各种付费栏目,然后用教育焦虑逼你去给孩子买各种教育课程,用时尚焦虑逼你每年换一个包,其实那包完全可以用 10 年。

  人工智能也引起了你的焦虑。但人工智能究竟是怎么回事?我找了一个大师,跟他请教一晚,我听懂了一个事,就是人能干的好事,人工智能都能干,但人能干的坏事,它还干不了,这我就放心了。

  每一次人类的进步,都杞人忧天,觉得哎呀哎呀完蛋了。但其实人类不但没失业,反而越来越忙了,而且忙活的时间越来越长。在人类采集狩猎时代,据统计,那时人类每天只工作俩小时。

  到了这个农耕时代,人类开始担心了,怎么办,要失业了?但那么多粮食产出来,人类不但没失业,工作时间变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朝黄土背朝天,撅着屁股伺候小麦。

  工业时代来了,人类每天工作 8 小时,唯一的空闲时光就是下班以后,老板找不到人了。科技时代来了,每人拿一手机,下班了也被打电话找来加班,所以大家看看人类一路过来,不但没失业,而且就业人口还增长了那么多。

  每一次在人类担心资源要被用完了,地球要灭亡了,人类要死了,结果到现在一切都活的好好的。为什么呢?因为人类总是以过去的资源思考未来,所以总是觉得资源会没有,会完蛋。

  采集狩猎时代的资源是森林,森林没了出现了什么呢?是土地,人越生越多土地也不够用了,于是有了石油。然后大家又开始担心说我们还有多少石油?是不是快不够用了?结果发现也没问题,这是因为新的科技时代来了,就不需要消耗那么多资源了。

  大家想想刚有汽车的时候谁能开得起汽车?当年手机一个 3 万块,今天每个人几乎人手一部。科技不会拉大人类的差距,只会缩小这个差距,所以不要担心人工智能时代他们还有工作,而我被淘汰了,科技只能让每个人更平等,所有的那些全是杞人忧天,我们未来只会生活得更幸福。科技最伟大的地方,就是每一次科技进步都让人类更平等。

  高晓松:文化要自信,融合一切,以“我”为主

  为什么我们要提出“文化自信”这个口号,这个口号提出说明我们是不够的自信的。为什么我们就不自信了呢?我们这个民族到今天应该非常的自信。

  我自己就是一个特别自信的人,从来都觉得长得挺好,一米七八,一百八,没那么重啊,一百五是明年的目标,介于这俩之间。

  我觉得文化要自信,我觉得我们首先要明白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我们不用被你们界定。

  我们不用你告诉我们四大发明,我们有新的四大发明。网购,支付,确实都是中国的,比西方强太多了,我在美国装了一个 Apple pay,到每个地方我就问人家,能不能使一下,到现在为止,从我装上这个,还没使成功过一回。

  还有中国的高铁,我生活在加州,一条短短几百公里,从洛杉矶到旧金山的高铁,已经研究了 15 年了,然后据说还要 10 年才能开工,等开工的时候,全世界说谢谢您,高铁已经过时了。每个国家都在探索自己的前进道路,那今天我们这条道路,它就是海洋,互联网就是海洋,科技就是海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走对了路。

  在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一辈,他们出去留学,觉得很荣耀,他们回来必须登报:“谁谁家的公子,谁谁家的小姐,留学哪里,今日归国。”

  等我父母从国外回来的时候,就没人登报了,但依然还是很稀缺,外国啥样啊,拿出什么东西都觉得好新鲜。“我爸是一特抠门的人,在美国时候人称 one doller Gao,没有花过一块钱以上的东西,特别节俭。回国的时候带了一大包什么东西呢?就是他住的酒店里的厕所台子上一次的性牙刷、刮胡刀等。回来说,美国货啊。大家都特高兴。”

  到了我跟我妹这一代,我们那时候回国,还是觉得稍微有点荣耀,但是已经没人排着队找我们要那一次性刮胡刀了。

  如今,留学回来的人说,兄弟我在美国的时候如何如何,大家会回答说晚上吃烤串还是吃麻辣烫啊,谁听你聊你在美国的事情。那么多人去留学了,那么多人走到了世界,不去留学,大家也出去走到了世界。

  我觉得文化要自信,就是不背包袱,是一切融合,以我为主,我们自己觉得怎么好玩,怎么高兴,就怎么来。

  大家看全世界最火的一首亚洲歌《江南 stlye》,这骑马的动作不就是源自于现代京剧《林海雪原》当中杨子荣的经典动作么。

  其实,京剧不光这一个方向,我看到很多不同的发展方向。比如说,乐器从这个二胡梆子变成了管弦乐的也有,然后把布景变成那种非常现代化的布景。京剧拥有中国文明中最重要的东西——价值与神韵,能够被大家通过各个角度与方式进行现代化。

  我觉得年轻人既能 Hiphop,嘻哈也没问题,也能中国风。方文山,周杰伦那些拥有中国古典神韵的歌如《娘子》、《双节棍》中,体现的元曲的味道就非常好。所以说,他们就走了一条非常好的路。

  我们 Hiphop 玩起来我们也不土啊。最近,我还“打”了一下自己脸,因为我以前老说,Hiphop 这种东西,在中国玩不起来,这其实就我这样机械,人家年轻人没问题。

  文化要自信,就是不背包袱,就是该中国风的就中国风,该哟哟切克闹,就哟哟切克闹,然后这才叫自信,把别人挡在外面,说不行我要自信啊,你别来别来别来,这不叫自信,所以未来的自信,是一切融合,以我为主。

  前两天,我看了一个视频:一个日本人,找一专家来说,把我家里的有中国的东西都搬走,最后哥们光着。不但家里东西都搬走,身上也没了,全光着。

  而且我还发现了一个小瑕疵,视频中把东西全搬走之后还剩一台电视机在那,那电视机一年之内,一定是中国的。因为大家知道,夏普已经被一个中国公司买掉了,东芝也被一家中国公司买掉了,我就当时特别说通过视频说,那电视,现在还是你们的,再过一年就那都搬走了,电视也没有了。

  我们文化要自信,我觉得不要急,美国其实在一八九几年时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过了英国德国,但美国真正的在文化上受到了尊重,是在二战以后。

  所以大家不要急,我们要有耐心,而且我们要有负责任的感觉,文化自信不光是我行了,我还愿意为大家负起责任,我愿意充当这个角色,愿意把我的文化,跟世界分享

  美国文化也不是本土文化呀?音乐是爱尔兰来的,戏剧是英国来的,最后变成了他们的音乐剧,那也是把全世界的文化吸收进来,才有了今天的好莱坞。

  所以文化要自信也不是说不要你的,而是把它吸收进来,变成我们的东西,变成我们新时代的中华的文化。

  吴晓波:中国的机会与年龄无关,而是脑子和面对未来的勇气

  大家好,特别高兴今天有这么一个机会和大家来聊一聊中国青年的机会。我十年前写过一本书,叫做《激荡三十年》,写的是 1978 年到 2008 年的中国企业史。这些年有蛮多 90 后买了这本书来看,他们大部分不是从头开始看起,他们会选自己出生的那一年,1991 年看完,再往前面看,再往后面看,所以每个人都很关心自己出生的那个年份和这个国家,和这个时代的关系。

  然后我就问他们,看完以后什么感觉?很多人跟我讲,吴老师,我爹娘把我生晚了,如果早生三十多年的话,那我就是下一个柳传志、张瑞敏、王石。早生十几年的话呢,我就是另外一个马化腾、马云。你看今天所有的机会都被他们抢完了,我接着能干吗呢?

  我每一次听到这样的回答,我心里就在想,你这个臭小子,你知道吗?张瑞敏、柳传志、王石、马云、马化腾可羡慕你了,什么都换不回那个青春啊。

  实际上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我们这个国家由一个农耕文明的帝制国家,慢慢地被西方的枪炮打开了国门,每一代人都希望在这个时代的节点上改变国家和自己的命运,但是在不同的时间段,大家所获得的机会是不一样的。

  1918 年 1 月,当时中国最流行的一本杂志叫做《新青年》,1 月份的这本杂志做了一个宣言,说从此以后,我们不再用文言文来写作,我们要用白话文来写作,如果你是一个出生在 1918 年的中国青年,你的机会是什么呢?

  如果你是那个时候的青年,你满身热血只想干一件事,就是跟祖宗决裂。你决裂的越远,你就越是这个时代的新人。在这本杂志上,我们看到一些人的名字,比如毛泽东、陈独秀、胡适、周树人、唐才常,这些人就是当年我们国家的热血青年,后来他们有的人成了终身的朋友,有的人成了一生的敌人。

  1948 年一个年轻人,帅小伙,小鲜肉,当时 18 岁,在南京的一所高中读书,他叫吴敬琏,如果你是一个 1948 年的中国青年,你的机会是什么呢?是你能不能够寻找到一种方式,让这个国家走上另外一条道路。

  吴敬琏 1948 年在干什么呢?他跟我讲,我白天就找一个特别安静的房子,把被子盖起来,在里面收听延安的电台,把电台里所有讲的话一字一字写下来,把它们翻译成英文和法文,给到外国的通讯社,告诉全世界说,延安地区有一群人他们是怎么认识中国,怎么了解中国的。

  1968 年又是一个小帅哥,30 出头,这人叫袁隆平,当时在湖南的农业技校当青年教师,他是一个水稻专家,然后在 60 年代初的时候,发现有一种东西叫做杂交水稻,把两种水稻杂交一下,产量从 600 斤到 2000 斤。

  1978 年,又看到一个年轻人,那时候他 30 出头,叫柳传志,他当时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的一个助理研究员,每天早上,他去上班会经过一个传达室,拿一张《人民日报》,而他一天的工作就是读《人民日报》。突然有一天,《人民日报》出现了一个稿子说,怎么养猪。柳传志说,我对这个时代的理解就是从养猪的文章开始的。

  这一年年底,中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叫做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年的 12 月 18 号到 22 号,中国开始干一件事,叫做改革开放,搞经济建设。所以如果你是一个 1978 年的中国青年,你会发觉这个国家轰隆隆地开始走到了另外一条道路上吗?六年后柳传志在他那个每天拿报纸的传达室,创办了一家企业,叫做联想,今天是全世界最大的电脑制造公司。

  1998 年,小马哥 27 岁,然后他忽悠另外几个人说,我们创业吧,然后另外四个人说我们干什么呢?马化腾说我们电脑上面有很多新闻,还有很多股票行情,你出去以后,想知道股票涨得怎么样了,或者有什么新闻,在电脑上面可以输入一些信息,然后到了一定的时间,这些信息可以传输到你的 BB 机上,这个系统很靠谱吧。

  同志们,其实这件事情是很不靠谱的,因为马化腾创业的时候,有一个新的产品跑到这个世界上了,叫做手机,大家都不安 BB 机了,所以当他把这个软件系统开发完以后,突然发觉说大家都不玩 BB 机了,开始玩手机了。

  所以马化腾跟我说,出门第一脚就踩到了一堆屎,还好后来有了个 QQ。在那一段时间,中国有很多年轻人开始投入到一个叫做互联网的全新行业。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百度、阿里、携程、360、京东,都是在 1998 年的二季度到 1999 年的三季度相继成立的,这一部分人年纪最大的是 1964 年的马云和张朝阳,年纪最轻的是 1974 年的刘强东

  所以如果你生活在 1998 年,你会有一个机会,这个机会是你之前的这些人从来没有的,或者说根本不了解的叫做互联网经济的东西。

  2008 年,中国举办的奥运会,改革开放三十而立,2008 年有机会吗?如果你是一个 2008 年的年轻人,你会说所有的机会都被这些人抢完了,那我能干什么呢?

  所以 2008 年的中国青年人和今天的中国青年人可能是同样的焦虑,但是十年后我们站在这里来回望 2008 年的时候,你会发觉什么事情呢?那个时候还没有共享经济、移动支付、区块链,更没有人工智能。

  2008 年以后,中国成了一个创业之国。如今中国每天有一万家企业注册,他们中 97% 会在 18 个月里面死亡,所以创业是一个失败率非常非常高的职业和人生选择,但是每天仍然有一万人,每年仍有三百万人创业,时代仍然给了我们很多的机会。

  我们将进入新的一年叫做 2018 年,我们在座所有的人都不可能回到 2017 年了,我们永远的告别了它。2018 年你问我说,对于中国年轻人最好奇的事情是什么呢?我觉得是,2018 年中国将有 700 万以上的 00 后,他们将考大学,长江后浪推前浪。

  机会属于谁呢?很多 00 后会说,你看你们把该干的事都干完了,马云、马化腾已经成为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了,那我们还能干什么呢?

  我们想想 10 年后,如果 10 年后再来回望 2018 年,我们会说你看你们那些人太老土了,还在用手机。10 年后我们不会再用手机是 90% 以上的大概率事件,当我们抛弃手机的时候,你们想今天很多移动互联网公司还在吗?如果他们站在 2018 年,站在那儿嗑瓜子的话,他们走得到 2028 年吗?走不到。

  所以在今天有很多事情对年轻人来讲仍然有机会,比如我们还没有攻克癌症,比如我们还没有用上无人驾驶的汽车;比如我们还没有告别石油时代;比如我们的每一件衬衫和西装里面,仍然没有纳米材料和传感器;比如机器人虽然在围棋上能够战胜人类了,但是机器人的综合智力仍没有赶上人脑。

  今天来了很多 80 后、90 后的年轻人,你会问我说,今天这个国家到底是属于谁的呢?我觉得理所当然的属于 80 后,属于 90 后,属于 00 后,也属于马东、高晓松和我,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些照片上的老人们,吴敬琏明年 88 岁了,他仍然是中国最具有批判精神的经济学家,柳传志仍然在管理他的联想集团,袁隆平今年碰到我,跟我说,要去山东找一片海涂地,然后我要在盐碱地里面去种我的杂交水稻,未来 10 年我要让一亿人能够吃到盐碱地里面种出来的水稻,养活一亿人,他已经将近 90 岁了。

  所以今天的机会仍然属于这些 80 岁、90 岁的老人,也属于这些 80 后、90 后的年轻人,今天中国的机会可能跟年龄没有关系,而跟什么有关系呢?跟我们的脑子,跟我们面对未来挑战不确定性的勇气。

  张召忠:当新技术来临后,最大的挑战是自我

  今年 5 月份,“一带一路”沿线的青年人,很多很多国家的青年人,他们搞了一个评选,评选的结果是中国现在有新的四大发明。我就说这新四大发明的其中之一,中国高铁,坐高铁省时间、方便、快捷,中国速度一日千里。

  我第一次出国是 1979 年,到伊拉克去,我到达的当天,萨达姆上台。我在那个地方工作了两年,最后因为两伊战争回来了,回来以后看伊拉克什么都好,我买了一台电视机,是伊拉克出的,买了一台电风扇,也是伊拉克出的。

  这台电风扇,到今年夏天我还在用。那个时候出国的人都买日本的电器。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反过来了,英国的航空母舰和美国的航空母舰都是用中国上海振华重工的吊车。

  南沙我研究了一辈子,写了很多的书,原来就是几个战士在那个地方,高脚屋站岗,几个月的时间,我们就把礁盘变成了这样一个一个的岛,美济岛、赤瓜岛、永暑岛,在上面差不多什么飞机都能飞,包括波音 737、波音 747,它成为我们一个前进的机场,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一个离大陆一两千公里以外的一座岛屿,现在上边有楼房,有医院,有各种设施,非常齐全。

  很多人就说,中国这几年怎么突飞猛进?我个人总结的,就是四个字,中国配套。

  中国配套有点学术化,举个航空母舰的例子,中国第二艘航母,也是中国自行研制建造的第一艘航空母舰,65000 吨,现在准备试航。美国发展航空母舰一百年了,我们现在刚起步,是不是需要一百年才能跟上美国?

  所以我们现在开始研究电磁弹射和全电推进技术。我们发展航空母舰比美国要晚一百年,但是有后发优势,可以通过技术来改变这个问题。所以说配套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用一个专业术语讲,什么叫配套,就是系统集成。各种东西把它融合起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自己单独地对一艘航空母舰进行配套,一艘航空母舰起码得需要几百家大型企业,需要中央进行全国的统一调整,才能够给它配套。

  2017 年美国《时代周刊》登了一个封面,首次使用中文做它的封面。德国的《明镜周刊》也登了一个封面“醒来”是暗喻拿破仑的一句话:“中国是一头睡狮,这头睡狮一旦醒来,全世界都为之震惊。”我们现场都是年轻人,我给大家讲一讲未来几年,十几年,或者是更长的时间,中国面临哪些挑战,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我们将向何处去。

  我大约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研究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解决手和脚的问题,出现了汽车、轮船、纺织机、钢铁厂。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解决胳膊和腿的问题。第三次工业革命是解决用什么辅助人工作的问题。

  现在马上开始第四次工业革命,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叫万物智联。每一件东西都会和大数据、云计算联系到一起,将来都可以说明我是谁,我有什么用,我在什么地方。将来我们基本上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看起来相互之间没有什么物理连接,但是大家相互之间都可以通过云平台进行交流。

  原来无人汽车在西方国家发展的时候,很多人说中国再有二十年都不可能实现,道路环境太恶劣了,怎么能用无人汽车呢?结果,在深圳无人大巴已经上路,北京百度搞的无人车已经上路。所以说当新技术来临之后,我们面临最大的挑战是自我。

  量子卫星,大家听起来很神奇。利用量子卫星进行通信是非常保密的一种手段,我要说什么,我在什么地方,只有我和我的朋友知道,世界上没有其他人知道,用电子监听,都没有用。将来要装在军舰上那就太保密了。我们现在在光量子计算机方面位于世界前列,在量子通信这方面也位于世界前列,领先其他国家将近二十年。

  中国梦也是世界梦,我们通过“一带一路”,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果、和平与发展连通到全世界,通过网购、通过信息化、通过人工智能,通过第四次工业革命,让世界了解中国,中国不再是那个贫穷落后的中国,而是繁荣富强的中国。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