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的用工危机 " src="/Upload/Images/2017112712/814B112667731964.jpg" alt="富士康学生工事件背后,是中国企业的用工危机 " width="640" height="423" />
最近一段时间貌似写了很多制造业的问题,而今天讨论的问题还是与富士康有关,11 月 23 日著名的世界金融媒体《金融时报》发布报道称:苹果供应商富士康承认有学生在其 iPhone 制造工厂违法加班,明确显示出中国企业正在开始借助学校学生填补自己的劳动力不足。
根据具体的采访:郑州市某些中专有 3000 名学生被派往当地富士康作为自己的毕业必修学分,在富士康,他们的工作就是组装 iPhone,而他们的专业很多都手机制造完全无关,富士康也证实说:郑州工厂的那些学生的确在加班,也违反了富士康规定的一系列政策。为什么富士康要用学生工加班?富士康到底怎么了?
由富士康展现出来的中国用工危机
一直以来,中国作为全世界用工成本最低的国家承接了大量的世界产业转移企业,很多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进入中国,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与中国制造的核心动力。
在这个里面既有为苹果代工生产 iPhone 的富士康,也有为耐克、阿迪代工生产衣服的制造业企业,这些企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中国制造的典范,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将中国送上了世界工厂的宝座,中国制造以其物美价廉成为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主要产品来源,乃至于网上有不少报道称如果不使用中国制造的产品,很多欧美国家的人将无法生活。
然而,这一切却正在发生着变化,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国的人口问题,根据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大量的人口被束缚在农业土地上,从而导致了中国积累了巨大的富余劳动力。
据当时统计,中国有多达两亿多的富余劳动力在农村地区,所以当制造业企业进入中国的时候,给他们准备的是一个巨大的蛋糕,这个蛋糕有大量廉价的富余劳动力以及低廉的土地成本,还有各种各样的税收减免与政策优惠,这些优惠政策让习惯了欧美高劳动力的企业们看到了商机,于是大量的企业在中国设厂,将低利润的产业转移到中国从而汲取中国的人口红利,这也成就了这些企业,带来了中国制造的腾飞。
但是,随着中国大量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农村的劳动力正在快速锐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 2016 年底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了 2.8 亿人,但是中国的农民工增速正在逐年减缓,代表农村能够给城市提供的劳动力总数正在减少,而中国 16 岁-60 岁的劳动适龄人口数量为 9.07 亿,占人口比重 65.6%,与去年相比减少了 0.9 个百分点,而从 2013 年开始中国的劳动人口数量都在下降。
无论是农民工增速还是劳动人口总量都处于一个下降的阶段,这样就正好验证了为什么富士康等制造业企业想要招到合适的员工正变得越来越难,毋庸置疑的是中国的刘易斯拐点正在到来,并且这个速度其实是超过我们想象的,虽然没有明确的统计数据证实,但是大家可以用身边的现象管中窥豹,中国的农村其实正在逐步空心化,真正从事农业的人口越来越少,青壮年离开农村正在成为一个常态。
众所周知,农民其实是一类非常特殊的群体,由于其没有完善的养老保障,所以农民其实并不存在退休的年龄,只要能干动农活都需要下田,所以很多农村的农业劳动力素质其实是一个被严重高估的数据,大量的农业生产正在被老年劳动力替代,真正留在农村种地的劳动人数可能远少于我们的想象,不少农村精壮劳动力其实已经转移的差不多了。
与此同时,大家不知道有没有发现,在城市中类似于安保、清洁、园林等低技术含量的工作正在被大量的中老年劳动人群承担,一旦这些人都步入老年,那么劳动力的缺口会进一步扩大。
根据《大国空巢》一书的研究,在未来的五年之内,20 岁到 60 岁的适龄劳动人口将会到达巅峰,之后就会出现大规模的下降,富士康等企业的劳动力匮乏危机可能就是劳动力资源不足的一个写照,未来极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有钱也招不到工人了,劳动力萎缩将有可能真正影响中国制造,这才是中国制造最大的问题根源。
中国企业到底该何去何从?
根据世界经济史的发展规律,我们可以看到,人口其实是一个很奇怪的问题,这就是一国的人口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时期会快速增长,一旦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会显著下降,这个与国家是否采用了一孩的政策并无太大的关系。
举例来说,像西欧、俄罗斯、日本等国,其从来也没有采用过任何的人口限制政策,但是现在人口增长下降乃至负增长的危机却严重存在,即使是我们的邻国印度,其人口增速这些年来也正在处于一个快速下降的过程中,所以我们必须要面对一个现实,这就是二孩政策的出台只能够缓解劳动力增长下滑的危机,无法真正根除这个危机。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中国的第一人口红利即低端制造业人口供给红利已经被消耗殆尽,而富士康现在所用的学生工其实是第二人口红利,即中国日益增长的大学生人群,大学生等高素质人才数量的相对较多可能才是支撑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红利,但是这个红利如果按照富士康的用法将其用于纯粹低端制造业的话,无疑是一种资源的极大浪费。
根据市场上的常规统计,国家每培养一个大学生其需要投入的培养成本就高达 20 万元以上,这样高成本的人才应该被用于更有用的地方。
那什么才是更有用的地方?这就是技术产业升级,之前中国企业不愿意使用更新的技术是因为技术成本高于劳动力成本,我与其更新技术不如多雇一个人,而现在企业必须要面对的是中国的产业后备军已经在快速萎缩,市场已经在倒逼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只有采用先进技术才能够用更少的人干更多的活。
而大量的高学历大学生则是推动这个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其实中国大学从始至终都并没有将大学作为一种精英教育,除了最早时期的大学生被称之为天之骄子之外,其实中国大量的大学生其实就是一种高端化的技工培养,著名苹果 CEO 蒂姆库克曾经说:为什么苹果不会将生产线转移到其他国家?并不是没有比中国劳动力更便宜的国家,而是除了中国之外再也找不到这么多便宜而且经验丰富的技师了。
所以,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转型道路是非常明确的,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实现技术对低端劳动力的替代,而将大学生等高素质人才培养成为技术人才乃至于技师,从而实现整个产业的全面升级,只有这样才能在老龄化时代到来之前真正实现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
【钛媒体作者:江瀚,作者微信公众号:江瀚视野观察(jianghan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