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商都担心消费者们“双十一”期间会挑花了眼/晨报记者任国强
“双十一”狂欢节进入冲刺阶段,在预售期间,除了不断刷新手机界面,不少“剁手族”更青睐于那些来自网络买手的购物指南,指望在“双十一”当天用最便宜的价格买下评价最高的商品。然而,面对即将来临的第九个“双十一”促销,却有买手明确表示,“今年‘双十一’,什么都不想再买了。”
作为一名网络买手,自称有“剁手症”的二宝爸在今年“双十一”预售战打响之后便毅然放弃了加入购物大军的念头,“套路横行”、“噱头太多”是今年“双十一”给二宝爸最直观的感受,“如果要问我今年购物的终极攻略,就是什么都不买……”
不买原因一:买了“鸡肋”和“危险品”
“双十一”期间买买买的购物欲望开始变淡的二宝爸面对今年的“双十一”,直接坦言:“我什么东西都不想买了。”
漫长的“剁手”生涯让二宝爸买了太多“鸡肋”,让家中无用的东西越堆越多,“最后怕的是我有一年‘双十一’买了一台豆奶机。不是市面上寻常的豆浆机,而是一台外观造型类似一颗小原子弹的豆奶机,当时觉得这个东西还挺可爱的,就买了下来。”但是这台豆奶机的设计上有一些小问题,“它有一个阀门,你必须关得非常非常紧才不会让豆奶跑出来。”谁知在一次使用过程中,因为关阀门的力道过轻,“结果等我回家发现,整个屋子的墙壁上都是豆奶机爆炸以后的残渣。”二宝爸无奈摇摇头,“这些不算是生活必需品,之后我开始变得冷静。”
二宝爸在“双十一”期间疯狂购物的欲望也开始逐渐冷却,当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用不同的促销手段推广宣传,每每看到一件商品的价格降低,消费者就总有一种“可能未来会有用”的想法在脑海中出现,“实际上,这些东西你可能只用一两次,之后再也不会再拿出来使用。”
不买原因二:商家噱头太多,诚意不足
今年“双十一”的预售会场上遭遇了不少诟病,“你难道不会觉得今年‘双十一’给大家的感受就是,数学不好,不配过‘双十一’吗?”二宝爸说道。
起初,“双十一”就是一个简单的商家清仓、降价的节日,“虽然很多的确都是尾货,但是商家都是直接降价,没有那么多花头。”二宝爸坦言,而相比之下,今年的“双十一”,往往当消费者抢完红包准备剁手时却看到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预售规则,例如定金翻倍、支付尾款时满减、红包叠加、跨门店优惠等等。
二宝爸记忆最深的有一年“双十一”原本想买最后又没有买下的那辆车,“正好是私家车降价促销。”在商家贴出的宣传页面上,消费者只需要支付 3000 元的定金,就可以花上 14 万买下一辆原价 28 万的凯迪拉克,“我原本不是很喜欢凯迪拉克,可是这个价位就让我很心动,想着要不要就买下得了。”再仔细看商家介绍发现,可以用 14 万买下的消费者必须是支付定金的前几名,“不知道自己有没有那个运气,才直接作罢了。”二宝爸说道。
“套路横行,预售规则让人崩溃。”二宝爸开始觉得,近几年的“双十一”,商家降价的诚意越来越小,“太复杂的规则,降价也不直接,就不想买了”。
不买原因三:东西真不是最低价
想在“双十一”期间秒下一辆凯迪拉克的买手,面对现在的“双十一”却再也无法激起强烈的购物冲动,“如果实在是非要问我在‘双十一’当天可以买什么的话,我可能只会买一些日用品了。”二宝爸说道,因为在他看来,“双十一”期间,消费者未必可以买到最低价的商品。
二宝爸表示因为喜欢买东西,所以自己会提前将商品加入购物车,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随时刷新,看到这些商品的最新价格。”事实上,对于很多买手而言,如果经常关注商品的价格波动,就会发现,很多商品的价格一直都会有不同的调整,“尤其是很多家电类的产品”。
二宝爸表示,自己曾在“双十一”期间买过不少的家电,动辄就能花去上万元,“但是我后来观察发现,这些家电类的商品其实总会不定期降价,没有必要在双十一期间购买。”
此外,考虑到“双十一”之后的退换货问题,二宝爸在“双十一”期间的购物欲望几乎消失,“我算过退换货的时间问题,‘双十一’的快递速度普遍都会下降,收货等几天,到手觉得不好退回去又要等几天。”一旦发生二次退货的情况,半个月的时间或许就会花在退换货之上,“考虑到种种原因,如果非要买东西,还是买买日用品吧,不会变鸡肋,大部分时候也没有退货的必要。”二宝爸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