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易碎品,但要把它当成艺术品去雕琢。”梅尔文·门彻这样说过。新闻除了当时记者的精深叙述外,还有一个外在的雕琢力量——时间。
在记录20世纪中期以来信息化变革浪潮的浩瀚文字中,有一些特质在熠熠闪亮,这些亮点不一定总是成功的荣耀,一些走过的弯路、失败的技术和品牌,同样是人类发展史上光辉的实践。记录他们一闪而过的瞬间,是本专栏开设的初衷。
让我们在这里重温历史,汲取经验。
“这里的每个人都可以离开,除了我。”
1992年12月,NeXT公司大量员工离职,在公司总部的一次会议上,乔布斯扫视了一圈到会的公司高管后,落寞地说。
7年前离开苹果时的复仇怒火在逐渐熄灭,跟随他打拼的旧部的激情在衰退。
爱恨交织的苹果时光
性格做了解析" alt="《数字时代》杂志曾作过一期专题,对乔布斯复杂的性格做了解析" src="/Upload/Images/2010091823/D01CB6D322E8F67C.jpg" /> 《数字时代》杂志曾作过一期专题,对乔布斯复杂的性格做了解析1985年9月下旬,当时的苹果CEO John Sculley夜不能寐,他常常担心第二天早晨,苹果公司员工会走掉一半。因为这个月的13日,乔布斯告诉他,乔布斯的团队已经决定好集体离开,并递给Sculley一张手写的名单。
在乔布斯新团队的名单泄露后,苹果公司麦金塔电脑小组内部发生了骚动,不少小组成员对乔布斯挑选新团队人选时不选自己感到愤怒,没过多久,这个小组中超过一半的人离职了。
Sculley主导的苹果公司对此进行了激烈反击,起诉乔布斯。被逼无奈的乔布斯同意6个月内不雇用原苹果员工,并且不建立与苹果电脑竞争的电脑公司。
舆论对Sculley予以强烈批评,甚至将其描述成阻碍苹果发展的“反面人物”,说他“忘恩负义”。两年前,1983年,时任董事会主席和麦金塔部门主管的乔布斯,想让Sculley来苹果公司担任CEO,为了劝说时任百事可乐高管的Sculley到苹果就职,屡次登门邀请的乔布斯最后说出那句传诵一时的话:“你是想一生都卖甜汽水,还是要改变世界?”
然而这个美国版的“三顾茅庐”故事并没有美好的结尾。乔布斯以1300美元起家,从 1976年开始创业,奇迹般地迅速成功,并很快上市。但危机旋即而来,在外部,蓝色巨人IBM此时从早期的麻木中苏醒过来,快速推出个人电脑,苹果大片市场沦陷,董事会对乔布斯的不满日益滋生。当时的董事会成员 ArthurRock 回忆说:“那时,乔布斯刚愎自用,满脑子主意,肆意而为,毫不考虑公司的前途。”
在内部,苹果的管理及研发体系紊乱,在乔布斯“行事乖张”的示范下,其员工不易管理,这对于习惯于百事可乐严谨管理模式的Sculley来说,很难接受。
1985年,比尔·盖茨也看不下去了,他批评:“乔布斯使苹果雇员失去团队意识,对于苹果这样规模的企业,团队意识必不可少。”
当年的苹果董事成员之一,Peter O. Crisp曾回忆当年的乔布斯和苹果员工是多么难以管束。Crisp说,洛克菲勒曾举行了一个鸡尾酒会,并邀请苹果的人参加。第二天,洛克菲勒对 Crisp说,他很喜欢与乔布斯和其他苹果的人士一起聚会,但他补充道:“告诉他们,明年不要再把苹果的标识贴在洗手间的镜子上了。”而涂鸦的苹果人却毫无歉意。
此外,技术第一,对于资金成本使用的毫无意识感,使乔布斯主导下的苹果研发费用节节高升, AppleⅡ的开发费用是50万美元,到了Macintosh已经高达8000万美元。但苹果销售业绩持续低迷,公司的赤字剧烈攀升。这让Sculley 忧心忡忡,为此他下大力气控制成本,并力图变革苹果原有的组织架构。
但乔布斯却不肯改变自己的立场,与Sculley的矛盾日益尖锐。 1985年5月23日,乔布斯计划在Sculley去中国出席会议期间,“阴谋”策划让Sculley下台。但在最后时刻,乔布斯的计划被人向 Sculley告发。第二天,Sculley和乔布斯发生了激烈的争吵,Sculley要求董事会在他和乔布斯之间做出选择,苹果董事会选择了 Sculley。随后,Sculley解除了乔布斯的一切权力。
“就像被人狠狠在肚子上打了一拳,然后一下子飞出老远。”乔布斯曾这样回忆说,怒火中烧的他一气之下几乎卖掉了自己所有的苹果公司股份,但保留了一股,以便获得年度财报。
离开苹果的乔布斯,沉寂了数月,他的朋友们曾担心他会自杀。一天,乔布斯在和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聊天时,突然产生了创办下一家公司的冲动。
“让创新的轮子再转起来,和一帮天才制造酷毙了的玩意儿。”乔布斯称。
NeXT:失望总在希望后
乔布斯站在大巴上,鼓着掌欢畅地笑着,乘客们——他的员工,没在阴影里。从乔布斯的表情来看,他的员工应该做出了热烈的回应,他们一如煽情的导游和对胜景向往的游者。这是1987年,乔布斯带NeXT员工参观完在建工厂后,摄影记者拍下的画面。
乔布斯对新成立的NeXT寄予了厚望,仅仅为了让设计师保罗·兰德设计NeXT公司标志,就花了10万美元。
他希望NeXT电脑对任何细节都不能忽视,他甚至提出隐藏在电脑里面的电路板都必须有一个聪明而且吸引人的设计。“谁会真的去看计算机的内部呢?”NeXT的一位设计师问。“我会。”乔布斯回答。这是他对NeXT研发团队所强调的理念。
1988年夏天,NeXT电脑终于问世,其外壳用黑色镁金属做成,有12英寸长,12英寸宽,12英寸高,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小型雕塑,显示器用的也是黑色的、光滑的镁金属。定价高达6500美元,虽然喝彩的人很多,但掏钱购买的人很少。
1989年11月27日,盖茨向《Computer System News》表示:“如果乔布斯的下一台电脑取得成功,那还真是让我困惑。”
1992年全年,NeXT只卖出了2000台,还不及苹果公司一个星期的销量。佳能公司这时介入了,它提供给NeXT公司5500万美元的信用贷款额度。但佳能是有条件的,它要求乔布斯从外界引进更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他共同管理公司。
乔布斯不得不雇用了一位曾在德州仪器工作过6年的英国经理,和他共用一个总裁办公室。NeXT似乎是苹果故事的微缩版,乔布斯在重演他在苹果末期与Sculley的爱恨情仇。
哲学家黑格尔曾称,历史常常惊人地相似,第一次是以悲剧的形式出现,第二次则以喜剧的形式出现。后人接着演绎,称第三次会以闹剧的形式出现。
对于乔布斯来说,NeXT版故事还成不了喜剧,但他在NeXT创建初期,就忙里偷闲准备了第三场演出。
戾云中的星光
“如果我在1986年时知道维持Pixar公司营运需要多少钱,我怀疑我是否还会购买这家公司。”后来,乔布斯在向Pixar公司做类似扔钱进无底洞举动之时,半真半假地说。
1986年,《星球大战》导演卢卡斯公司的电脑动画部(Pixar)吸引了乔布斯,于是乔布斯一拍脑袋,买下了Pixar公司。起初乔布斯笑了,因为他在购买谈判时杀了一个低价:1000万美元(20年后,2006年迪士尼以 7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Pixar,不过这是后话)。
一个颇有些好莱坞风格的版本说:每月底乔布斯去一次Pixar,把赔钱不止的员工们臭骂一顿,然后丢下一张支票:“要是下个月你们搬不回来一个什么奖杯,这就是你们最后一月的工资!”Pixar虽然烧钱很猛,可总能不断地获得一些让乔布斯脸上有光的奖项,譬如“最佳短片奖”、“最佳创意奖”。
上面故事的细节可能需要考证,但1993年5月25日,乔布斯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明确表示:“是否成为全球首富,对我来说其实是无所谓的事情。我更看重的是,在每晚临睡之前,我能对自己说,今天又做出了很精彩的东西。”
关于乔布斯对Pixar公司的粗放管理,还有一个华尔街版本:1995年,乔布斯想让Pixar上市。有一天,为了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供详尽的财务资料,一大群律师和审计员突然拜访Pixar公司,让这群西装革履的庄重人士大跌眼镜的是,从1991年到1995年的4年时间里,Pixar竟然没有财务部。当时,乔布斯砍掉了整个财务部门,只留下一名无会计师资质的非正式职员记账。这名职员称,她一直想把几本资料输入电脑中,但她不会使用电脑。审计员们哭笑不得,这真是一家想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批准,向公众出售600万股股票的公司吗?
下面是硅谷版的Pixar发展史:
乔布斯起初是想让Pixar生产一流的硬件,同时匹配一流的软件,以占领电影动画这一细分市场。乔布斯认为,这个专业的应用市场前景光明,不仅仅是好莱坞的动画公司会感兴趣,医疗领域应该也会采用Pixar的产品。
如果说NeXT拷贝了苹果的理念,这个Pixar起初的定位无疑是又复制了一把NeXT。Pixar花巨大财力设计的产品,到1988年初只卖掉120 台。Pixar被迫转型:从同时提供软件和硬件,到将硬件部门裁掉,只卖软件。最后乔布斯让Pixar回归它的本行——生产电脑动画。
《财富》杂志曾刊登了有关乔布斯的封面文章《美国最粗暴的老板》,文中评论说他是“不近人情的追求完美者”,“能毁灭最有激情的员工”。
《财富》杂志没有完全说对,在乔布斯的驱动下,Pixar终有所成,震撼而完美:从1995年起,《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超人特攻队》等动画片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成功。而且乔布斯的暴戾脾气在Pixar的员工那里也得到钝化,在NeXT,乔布斯有绝对权威,但在Pixar,乔布斯指手画脚时,多数人会视他为空气。
Pixar带来的荣耀,让乔布斯的底气逐渐充沛起来,他引领的NeXT的发展方向也与市场脉搏吻合起来。
曙光前夜
“关闭(苹果)公司,把钱分给股东们。”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有人询问戴尔应如何挽救当时几乎陷入绝境的苹果公司时,戴尔做以上回答。
上世纪90年代前后,是IT产业蓬勃发展的时期,苹果有机会或已经伸手抓住了其中的某些机遇,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在芯片领域,1990年,ARM刚刚上市时,苹果公司曾出资300万美元买下了其中30%的股份,但在随后的日子里,它逐渐抛售了这些股份。今天,ARM已成为移动互联时代重要的芯片龙头企业,2010年,一度传出苹果要再度收购ARM,但今天的收购价码需50亿美元。(详见《蝶变Acorn:今日撬动英特尔与苹果》)
苹果的操作系统在图形界面技术上一度独步天下,但却让微软后来居上。1985年10月24日,苹果曾与微软签下一份合同,同意微软如果继续为苹果生产软件(如Word或者 Excel),就允许微软使用部分苹果图形界面技术。有人抨击这份合约,称如果没有这份合同,Windows 7也许永远不会出现。
在移动终端方面,苹果公司1993年就推出世界上第一台掌上电脑Newton PDA,可是这款产品似乎太超前了,当时市场需求量很低,因此在1997年就停产了。当然,Newton PDA为苹果后来设计出成功的产品iPhone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即使如此,苹果如果只做其起家的PC,也是大有可为,当时的苹果如果像IBM那样弯一下腰,采用主流的英特尔处理器,大力生产兼容型PC,其局面也不会很差。
可缺少技术主心骨的苹果就像是一艘随波逐流的大船,从80年代漂流到了90年代。而乔布斯在让手上的NeXT和Pixar平稳运作后,开始将目光投向了苹果。他曾经说过:“我的心会一直留在那儿,和苹果公司的关系就像是初恋,我会永远眷恋苹果,就如同任何男士怀念他的初恋情人一样——缘尽情未了。”
1993年以后,乔布斯把NeXT的业务集中在了下一代操作系统的开发上。而当时苹果公司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操作系统不能满足下一代应用程序的需求,于是开始寻求其他公司的技术支持,微软的Window NT、Sun和IBM的操作系统产品都是当时的备选方案。
就在苹果管理层为方案选择吵得不可开交之际,乔布斯亲自打电话给苹果高层毛遂自荐NeXT产品。乔布斯对NeXT的团队称:“让我们去给他们一点教训!”
在面向苹果最高层的展示会上,乔布斯说,在技术上,NeXT的系统特别适合互联网和多媒体创作,这与苹果当时的市场趋向吻合。乔布斯令苹果的高层们相信,除了选择NeXT的操作系统,苹果无路可走。
1996年12月17日,全球各大计算机报刊几乎都在头版刊出了“苹果收购NeXT,乔布斯重回苹果”的消息。
在作为苹果掌门人重新迈入苹果大门时,不知道乔布斯是否会在心里默念《终结者》那句著名的台词“I will be back”?
回到未来
2010年6月,日本软银CEO孙正义称,苹果CEO乔布斯堪称当代达·芬奇:“几百年之后,乔布斯将与达·芬奇受到同样的尊敬。乔布斯没有将自己的产品仅仅看成是一件产品,而是将其视为一件艺术品,或者一件融合了自己生命的物品。”
孙正义还回忆起最近一次拜访苹果总部的细节,当时乔布斯正处于肝移植手术恢复之中。孙正义说:“登上一节楼梯后,乔布斯便气喘吁吁。但一进入会议室后,所有的虚弱迹象一扫而光,眼神中射出激情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