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城市大脑”在去年云栖大会上被提出后,杭州作为阿里的孕育之地,首为人先地装上了这个人工大脑。
一年之后,无数行业人士、吃瓜群众都急切想知道,这个“大脑”究竟灵不灵光?能为城市带来什么?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杭州交通局副局长孔万锋为大家揭晓了这座千年古城的现代科技应用成果。
在会场之上,孔万锋用 “风起云涌”四个字概括了“城市大脑”建设十个月间他们的情绪表达。
他说,城市交通管理发展至今已经到了第三阶段,第一阶段在六七十年代,城市化非常落后,交警更多地是在管理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辆;到了九零年代,机动车数量迅猛增长,城市化发展进一步加快,出现了 ITS 等城市交通管理系统;
到了新世纪初,人们大谈智能交通,希望能为每个出行者提供最佳的交通环境,但由于受到技术限制,在整个过程中,无论是交通警务管理还是智能交通管理,更多地是通过一个断面的处理,处理一个点,在交通流量增大之后,很多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建设“城市大脑”成当务之急
孔万锋已经清楚的明白,“现有的 ITS 系统在处理海量数据,优化交通方面已经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在这个节点上,杭州交通部门与阿里为代表的企业聚谈,希望能够用技术解决这个痼疾。随后的很短时间里,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城市大脑”应运而生。
在谈及系统运用时,孔万锋还感慨说,1997 年杭州交警建立的第一个监控视频没有保存,如果可以留存至今,它无疑将成为一个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指标。随之,他提出疑问,所以现在的数以万计交通信号灯、杭州每天 1400 万的卡口数据如何管理,如何保存?如何利用?
孔万锋作为一个交通管理者、一个交通从业者,他深知‘数据’对于城市交通治理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城市交通治理不再仅仅局限于交通控制系统本身的数据,而是需要来自不同行业、不同系统的全部数据进行融合,充分发挥多种数据的作用为“治堵”而服务。
他说,杭州交通部门十多年来一直对路口渠化,对信号配时做优化,设置公交专用道、设置潮汐道等等,但无论怎么做,似乎都解决不了现实问题。
而去年 2016 年 12 月,阿里告诉杭州交通部门,他们希望通过技术对整个城市进行全方位感知,然后通过数据分析并引导当局做决策;用智能化、AI 等手段反哺现有的智能交通系统。
那时候孔万锋在想,阿里的算法很厉害,而交通局有经验也有需求,当时就一拍即合,建立了密切合作。并按照 “主动、主导、主控”理念制定了四个战略:全面感知、战略主导、智能模仿、反哺系统。
因此,在今年的 7 月 6 日,城市大脑交通 V1.0 开始上线测试运行。据孔万锋介绍,在试点的 22 公里中河-上塘高架道路平均延误降低 15.3%,出行节省时间 4.6 分钟,莫干山路等地面主干道平均延误降低 8.5%,出行节省时间 1 分钟。
他补充说,“虽然高架道路节省 4.6 分钟、地面节省 1 分钟在 22 公里和 23 个信号灯区间的效果并不明显,但是如果在 2000 多亩(约 1.33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放大,相信它能做的更好;另外,高架道路平均延误降低 15.3% 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当时我们认为可以达到 20%。”
做了哪些事情?
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过程中,据孔万锋介绍,他们把工作内容细分为四个要点。
1、城市交通实时生命体征检测。
在他看来,城市交通系统设计的核心是通过技术了解整个城市的实时运行状态。
目前杭州主城区有机动车 175 万辆左右,其中有近一半要通过 185 公里的快速路,从该数据就可知道快速路对于杭州城市交通的重要性,在后期的车辆控制中就可优先考虑。
他认为,未来城市交通需要重点关注五项内容:快速路车速、主干道车速、日交通量、拥堵指数、延误指数,这也是城市大脑的首要任务。
2、数据融合找交通堵点。
解决城市拥堵的核心是要发现“源头”问题。以往交警部门判断拥堵更多地是依靠经验,无法从全局去看问题。
道路上的拥堵一般在两个节点,一是交叉路;二是快速路匝道出入口。因此,相关部门首要任务是收集数据,然后利用数据去发现拥堵“源头”。
在会议现场,孔万锋还重点提到了银江及中控两家企业。他说,这两家企业作为城市大脑的得力助手,建设城市大脑交通信号配时中心,实现交通信号灯的集中调控。一起帮助交警实现堵点报警,消红变绿。
他介绍说,目前杭州交通堵点报警了 24600 余次,信号灯报警并调整配时方案 8653 次。在信号配时优化调整中,形成感知状态、解决方案、评估反馈的闭环模式。同时提取经验值,实施对信号配时的机器智能。
3、提取人工经验实施机器智能。
在孔万锋看来,机器智能中最大的问题是监控。杭州目前有 3500 个监控,而且这个数字还会不断增多,仅靠人巡完全不可覆盖;再者,人工无法进行 24 小时不间歇监控。
而这些现在都可以利用机器自动完成,目前杭州的球机可以 360 度、24 小时完成 4 大类 12 项事件的自动不间歇巡检。有效提升警力效率上还能第一时间发现各种安全事件。自城市大脑应用以来,视频监控自动巡查到安全事件 19200 件。
4、发现交通事件治理乱点。
除了以上三点,城市大脑还可通过视频分析发现导致交通堵塞的“乱点”在哪里,通过规律性判断后发现堵点。
孔万锋说,系统在省新华医院门口一天规律性拥堵报警最高达 63 次,省人民医院门口一天规律性拥堵报警最高达 156 次。V1.0 平台运行 2 个多月以来,在接入的 140 路监控视频分析中已发现 6 个交通乱点,通过严格管理、优化交通组织,目前已经得到改善。
正在做的事情
在会场,孔万锋还透露了未来几个月杭州“城市大脑”(主城区)的工作计划。
他说,目前杭州市所有的视频监控、卡口、信号灯等设施都已完善,今后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深化,具体从三个方面着手:
1、分析掌握整个城市交通流的时变、周变、月变等时间规律、发生、汇聚、消散等空间规律,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关联找出交通的特点,提前预知信号配时方案。
2、对非交通因素影响交通事件的关注。主要有拥堵指数、延误指数、快速路均速、主干道均速、安全风险等级、堵点乱点、社会舆情等 12 项指标。
3、希望城市大脑不仅能够治堵,还能做到交通安全评价及交通事故预防,对事故强度、事故密度、事故发生率等做全面深入分析,以此为事故之外的治理和预防提供参考意见。
演讲最后,孔万锋表示,希望能通过技术及相关部门的努力,用最强的大脑,最快的双腿保证整个城市的交通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