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闪电拿下海立股份可谓“一石三鸟”。既能抢夺空调市场的话语权,又能成为产业链通吃者,最关键的是,还能离“造车梦”更近一步
《投资者报》记者向劲静
最近,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格力电器”,000651.SZ)的董事长董明珠接二连三地登上头条。
先是否认收购夏利,再是举牌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立股份”,600619.SH),还有董明珠的任期将满,她是否会连任?谁将是其接班人?这一系列事件将董明珠和格力电器再次推上风口浪尖。
根据格力电器 2016 年报显示,董明珠的任期将在 2018 年 5 月 31 日到期,仅剩 8 个月。届时 64 岁的董明珠是否能够继续连任,还是未知数。
2016 年年底,格力电器被前海人寿举牌时,董明珠曾言辞激烈地站出来指责对方是“野蛮人”,而此次举牌海立股份,公司层面和董明珠又是如何解读“野蛮人”这个角色?另外,董明珠曾表示,要在退休前实现把格力销售额做到 2000 亿元的目标,而对于如今已 63 岁的董明珠而言,留给她的只剩下 8 个月时间。格力电器将会采取怎样的措施实现这个目标?
就以上问题,《投资者报》记者分别给格力电器董秘办发送采访提纲和联系市场部相关人士,得到了市场部相关人士的部分答复。
董明珠变成“野蛮人”?
去年 11 月 28 日,前海人寿从二级市场持股格力电器,持股比例达 4.13% 时,董明珠便公开发出“高分贝”警告——“不要破坏中国制造,成为社会的罪人。”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轮到别的上市公司担心,董明珠是否会成为“野蛮人”了。
今年 9 月 20 日下午,格力电器突然发布《关于格力电器持有海立股份达到5% 比例的权益变动提示性公告》,瞬间惊呆了市场和股民。
该公告称,自 2017 年 8 月 29 日至 9 月 19 日,总耗资超 5 亿元资金,通过证券交易所集合竞价方式增持海立股份 4331.56 万股,占海立股份总股本的5%,在未来 12 个月内不排除进一步增持的可能性。与此同时,格力电器表示:将根据证券市场情况,决定何时增持海立股份及具体增持比例。
格力电器市场部人士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不排除有继续增持海立股份的可能,但具体请以公告为准。”
这一幕,似乎与当年宝能举牌万科的做法一样。但这场“野蛮人”战争中,虽然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由于海立股份股价、控股股东股权转让计划等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截至目前,未获取海立股份控制权的计划。但这并不代表格力将放弃对海立股份的收购。那么,董明珠本人和格力电器又是如何定义“野蛮人”这个角色的呢?就此问题,格力电器方面并未给出相应解释。
那么,海立股份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董明珠如此闪电般地举牌这家公司意图何在?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海立股份是一家以研发、生产和销售空调压缩机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全封闭式制冷压缩电机供应商,海立股份主要经营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的压缩机。
截至到 2010 年年底,海立已累计申请国内专利 391 项,累计获得国内授权专利 254 项。2010 年~2013 年,其净利润分别为 1.44 亿元、1.64 亿元和 1.48 亿元,随后两年,其业绩有所下滑,但 2016 年有所回升,净利润达 1.76 亿元。2017 年上半年,由于国内空调业的旺产旺销,其海立股份业绩回暖,营收 53 亿元,同比增长 40%,净利润 1.14 亿元,同比增长 214%。由此看出,海立股份是一家经营业绩还不错的中游制造企业。
紧随其后,上海证券交易所连夜发去问询函,要求格力电器补充说明:是否会进一步谋求海立股份控制权,是否有明确的后续增持安排,以及举牌资金来源。
其中,交易所特别关注增持资金来源,并要求以列表方式分别列明自有资金、银行借款、资管计划等资金来源的数额。对此,两方上市公司回应称,本次购买股票的资金来源均为格力电器自有资金。2017 年半年报显示,格力电器货币资金高达 1053 亿元,在总资产中占比超过一半;被举牌的海立股份同期货币资金也将近 9 亿元。
格力电器关于问询函的回复则显示,举牌前格力电器与海立股份控股股东也有过接触:8 月 14 日,海立股份公告控股股东拟协议转让所持股份时,格力方面就表达过参与意向,但后续持股安排和公司生产经营并未协商。海立股份转让终止后,双方便未继续接触。格力电器表示,已经将本次举牌的内幕信息知情人名单提交给交易所,不过并未对外披露。
举牌助力实现“造车梦”执念
值得关注的是,海立股份 2017 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在上半年拓展了新能源车用压缩机业务,其以持股 75% 的上海海立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业务探索平台。尽管海立股份的“新能源车用压缩机发展未达预期”,但今年1~6 月销售 2.37 万台,同比增长8%,对应营业收入 6692 万元,营业利润 1119 万元,净利润 838 万元。海立股份可实现每年 2000 万台新能源车用压缩机的产能,占有全球1/7 的市场份额。
海立股份的新能源车用压缩机在节能环保、舒适性、可靠性等方面都已达到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平,打破了外资品牌的垄断,占市场领先地位。格力电器此次举牌海立股份,除了看重海立股份的技术,或许还因董明珠对“造车”的执念所致。
业界普遍认为,到 2020 年之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更多是依靠各类补贴政策,之后更多依靠“双积分”政策推动车企强制实施,而明确的传统能源汽车禁售时间表保证了最终新能源汽车的全面推广。董明珠正是看重这一商机,从此便陷入“造车梦”中,近年来也频频渗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
2016 年 8 月,停牌半年之久的格力电器一连发布 35 条公告,拟以 130 亿元的对价收购珠海银隆股权。这项收购被认为是董明珠的“一意孤行”,因增发价太低、收购价太高、钛酸锂电池市场前景存疑、中小股东权益被显著摊薄等分歧,董明珠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这项收购最终被股东大会否决。
不过被格力股东会的否决,让董明珠十分受挫,便靠一人之力拉动王健林、刘强东等企业家出资 30 亿元控制珠海银隆,获得其 22.388% 股权。其中,董明珠以个人投资约 10 亿元,获珠海银隆约 7.46% 的股权。
今年 8 月 8 日,珠海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与河南洛阳市在郑州签署项目合作协议,珠海银隆将在洛阳高新区建设“银隆新能源(洛阳)产城融合产业园”,总投资 150 亿元。值得一提的是,继 8 月携银隆投资 150 亿元在洛阳制造新能源汽车后,9 月 15 日,董明珠再砸 150 亿元,要在洛阳制造机器人、智能机床、精密模具、小家电等。
如今,距离董明珠入股银隆一年多的时间已过,尽管银隆汽车还未正式面市。但在这个时候,又出现了格力电器举牌新能源汽车压缩机生产商海立股份,如此一来,董明珠的“造车梦”似乎又得到了助攻。
针对举牌海立股份一事,日前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首度回应称,“我们自身有几千万(台)产能,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还要大量采购海立的压缩机。在这过程中,我们发现还有技术的东西,海立股份有这个想法,愿意把这个股份出让,我觉得我们正好可以去接盘。”
她直言,格力与海立股份一直是合作关系。“我们过去一直是海立的一个大户,一年用它的压缩机有六七百万台。”而若能够拿下海立的压缩机技术,格力将能在新能源汽车的扩张道路上越走越远。
显然如此一来,董明珠拿下海立股份可谓“一石三鸟”。既能抢夺空调市场的话语权,还能成为产业链通吃者,最关键的是,还能离“造车梦”更近一步。
会是连任还是早放手?
另一个值得外界关注的问题是,董明珠曾表示,要在退休前实现把格力销售额做到 2000 亿元的目标,而对于如今 63 岁的董明珠而言,留给她的只剩下 8 个月时间。届时董明珠是否能够继续连任?格力电器将会采取怎样的措施实现 2000 亿元的目标?
在过去几年里,董明珠与格力电器已被深深地绑在一起,她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市场热议,目前最受关注的是,任期将满的董明珠接下来是连任还是放手?
“没错,我推举的可能是第二个董明珠;如果不是,我可能不会放手。” 谈及接班人,董明珠曾说。
然而董明珠多次在公共场合谈及接班人时,言论并不一致,甚至是矛盾的,让人对其接班人是谁,越发扑朔迷离。
董明珠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我从 2012 年就开始启动两件事,第一培养人,第二营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环境,来推动干部队伍的建设,形成有领头羊的团队。”
但在谈及格力电器董事会换届时,董明珠又表示,5 年之内不谈换接班人的问题。“我们来提这个事,我觉得为时过早。我真的希望能够把整个团队培养出来,现在来讲我们的团队应该是很优秀,但确实缺一个真正的领军人物。”在董明珠看来,目前格力电器真正的领军人物还未出现。
近日有媒体撰文表示“董明珠任期将满或退出”,然而消息一出,格力电器立刻回应这消息是假的。
那么,董明珠接下来到底是连任还是放手?家电产业专家刘步尘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说:“董明珠目前在格力的职务是董事长和总裁,明年董事会换届的时候,有可能董明珠还是董事长,而黄辉或许会成为总裁。”
据了解,黄辉也是格力的“老人”,其于 1992 年加入珠海格力电器,此前曾任格力电器副总裁、常务副总裁。黄辉目前还担任格力电器总工程师以及格力电器董事,在市场、技术上都颇有经验,被外界看做是董明珠可能的接班人人选之一。
刘步尘再次强调, 2018 年董明珠连任格力电器董事长的可能性非常高。换言之,未来 3 年格力电器董事长仍将是董明珠。经过这么多年努力,格力电器已经被董明珠经营成不折不扣的“董家军”,从总部管理层到外部销售体系,可以这么说,除了董明珠谁都不认。董明珠敢说出“5 年内别跟我谈接班人的事”,绝不是一时冲动,更不是吹牛。董明珠在格力电器的影响力及话语权,大到外界无法想象。
刘步尘表示:“董明珠连任董事长并不意味董明珠的下一个任期将很轻松,相反,在我看来,董将迎来她有生以来最艰难、也是最后一个任期。”
刘步尘进一步指出,如何实现格力电器营收规模持续增长?是摆在董明珠面前第一大难题。回看董明珠执掌格力电器这 5 年,格力电器业务框架仍然停留在朱江洪时代,并无实质性突破。这 5 年,董明珠只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推出格力手机;二是决定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令人遗憾的是,两件事情都失败了。格力手机销量甚微,不管董明珠是否承认;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则因为中小股东联手否决而搁浅,以至于董明珠不得不以个人身份参股珠海银隆。
董明珠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格力电器正在被两大对手甩得越来越远。预计 2017 年,美的集团、海尔集团营收均将在 2300 亿元以上,领先格力电器至少 800 亿元。而且,格力电器的最后一个优势——净利润,也有可能被美的集团实现反超,这或许是好胜的董明珠最不愿意看到的。
格力电器市场部相关人士在谈及董明珠是否连任时说:“我个人认为,董事长会连任,但具体情况如何,请以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