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 Oculus Rift、htc vive、psvr 纷纷放下自己的“高姿态”之后,曾经一度被寄予厚望,看似要颠覆 VR 行业的 Daydream View 直接被谷歌打了个对折,放在 Verizon 上清仓开卖。而华硕的 Tango AR 手机才产出 27 天,随即就传来新平台 Google ARCore 的发布消息,也是着实被坑了一把。
不难发现,无论是 Tango 还是 Daydream,谷歌苦心经营了数年的 AR-VR 愿景在消费者市场全然无用。苹果 ARkit 的易用性给了它们狠狠一击,而从B端应用中衍生而出的 Windows MR 生态,也正在蚕食 Daydream 的立足之地。
做加法的 Daydream 与做减法的 Windows VR
谷歌和微软在 VR 的生态建设上极为相似。前者一直将 Daydream 视作开源体系,并不打算通过销售硬件谋利,最初仅为第三方厂商提供了一套设计标准。而微软为了保证 Windows VR 头显能够顺利产出,也找到了戴尔、宏碁、联想、惠普等 OEM (代工生产)厂商。
问题出在终端身上,尽管谷歌的设计思路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 VR 头显的成本,但无形间却加高了智能手机的门槛。说白了,第三方厂商没把 Daydream 作为一个核心卖点,VR 的影响力还不足以整合割裂的受众——想买智能手机的用户不太在意 Daydream 这个边角料,因 VR 慕名而来的消费者又没有太多可以选择的余地。
与 Daydream 联姻的手机产商并不少,三星、HTC、LG、华为,小米都是些响亮的名字,但最终只有 Axon 7、Moto Z 等寥寥数款产品落地。这其实也在预料之内,三星和 HTC 都有自己的 VR 业务需要维护,I/O大会的亮相不过只是背书而已。而 Pixel、Moto Z 小几百万的销量根本无法带动 Daydream 的整个生态,甚至差了同门兄弟 Google Cardboard 一个量级。
相较之下,微软自始至终都将目标用户定位于核心 VR 用户。对于他们来说,OEM 头显的出现显著降低了消费级 PC VR 的体验门槛,与 SteamVR 的前期合作看上去也是一手好棋。由于微软持有 Hololens 作为研发铺垫,“由内向外”的一体化追踪思路迅速被各大代工商接纳,从最初的发布到如今的产品生态落地,可以说是一气呵成。
Android 系统的软肋,也是 Tango AR 的致命伤
虽然同产出于 2014 年,但 Project Tango 没有随着 Google Glass 的失败而落幕,谷歌在过去的几年中一直将 Tango 作为 AR 业务的主心骨,联想和华硕还为其打造了适配的手机产品 Phab 2 Pro 和 ZenFone AR。
不过,苹果今年 6 月份发布的 ARkit 却给了 Tango 当头一棒。ARKit 对于开发者和用户都极度友好,它通过 iPhone 现有的摄像头与陀螺仪就能实现绝大多数 AR 体验。相比之下,Tango 还需要红外深度感知传感器的配合,谷歌在 AR 的应用方式上又做了一次加法。
Android 系统过于碎片化则是 Tango 发展受阻的另一个问题,定制系统的泛滥,以及第三方厂商的推送延后成为了难以逾越的鸿沟,发布一年有余 Android 7.0 如今实装量也不到 15%。而统一的软硬件设计让苹果更新 ARkit 时可以为所欲为,接近九成用户都会选择最新的 iOS 系统。
这一点也反映在硬件的策略上,尽管 iPhone 7 取消耳机插孔的设计思路为人所不齿,但这确实带动了无线耳机 AirPods 的销量,从市场研究公司 NPD 的报告来看,AirPods 已经占据了美国无线耳机的 65% 市场,其收入总量甚至占到了 80% 以上。
Daydream 的没落与 ARcore 的救赎
与 HTC 和 Oculus 的 VR 业务不同,Daydream 更像是没有资源的弃儿,前者通过降价带动了内容平台的发展,且还有开发中的原型设备为其撑腰,谷歌却两头都没有做起来。如果不改变现有的思路,Daydream 的未来的确令人担忧。不过,ARcore 的出现倒是让不少开发者欢呼雀跃起来,虽然系统碎片化的问题仍然存在,但 ARcore 在保证易用性的基础上,又实现了超脱于 ARkit 的功能。
ARcore 有两个值得提及的核心优势:环境感知和光源感知,它们都能让虚拟物体看上去更“合理”。
通过单目摄像头,环境感知功能可以检测现实障碍的棱角和形状,保证虚拟物体在放置时处在正确的位置——举个简单的例子,苹果不会悬浮在桌子上,也不会嵌进墙里,而是完好的处于平面之上。而光源感知恰恰是 ARkit 的软肋,根据画面灰度的变化,ARcore 能够自动判断真实世界的光源,从而为虚拟物体渲染阴影和高亮。
偏向娱乐性质的 ARcore 可以说是谷歌在 AR 消费者市场的一剂强心针,而 Android O 也搭载了更为便捷的系统更新方式,这无疑是碎片化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一。
显而易见,谷歌主攻的方向已经转移到了增强现实。除了 ARCore 之外,该公司基于 AR 的商企应用正在成型。Tango 虽然不适用于消费级产品,但它在B端仍有一定价值,Expeditions 教育项目目前仍在使用这项技术,Google Glass 企业版的“复活”似乎也是一个信号。
小谦,文/VR 日报箱子,微信:net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