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了许久的米家激光电视,今天终于落了停,将近一万的售价也让它成了小米公司有史以来最贵的产品。
随着这两年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购买电视的尺寸也是越来越大,从两年前 55 寸大卖到这两年 65 寸及更大尺寸电视的销量暴增,国人对于电视尺寸的要求是越来越大。
然而现在的主流液晶电视,尺寸的大小和价格却是呈指数增长的。比如普通 55 寸电视均价三四千、65 寸就得七八千,70 寸的就得一万出头了。若是过百寸,价格就直接飙到了几十万级别。所以在大尺寸显示上,投影就成了低成本的解决方案。近两年各大厂商纷纷推出激光投影也正是如此。
那么就小米这款产品而言,它的表现如何呢?能否取代家中的电视产品么?新浪数码第一时间拿到了这款产品,将为您带来简单体验。
外观保持简约设计
米家激光影院
米家激光影院从外观上来讲,依旧保持了该品牌极简的设计理念。机身主要由白色塑料材质构成,正面则是黑色塑料网所遮盖的音箱。不同的是,和其他投影仪棱角分明的外观相比,米家激光投影外壳较为圆润。
侧边是出风口,以及底架高度调节器。
底部支撑
这款产品采用底部三角形的支撑,中间底座不可调节,两个后方的支架可通过旁边的螺丝开关进行高度调节,从而实现把产品置于物理上的平面和一定程度上投影图像梯形调节。
接口区
机身后部则是产品的接口区,包括三个 HDMI(其中一个支持 ARC,可连接 7.1 环绕音频所需音箱)、一个 USB 3.0、3.5mm 音频输出、AV 接口、光纤音频输出和千兆网口。为了方便日常使用,小米还在机身右侧加入了一个 USB 2.0 接口,方便日常连接硬盘、外设等。
值得一提的是,接口区左右分别有两块塑料挡板,它们是为了隐藏主板固定螺丝的存在。实际上产品是支持主板更新换代的,跟电脑升级类似。
由于镜头寿命较长可达到 25000 小时以上,单主机等配件一两年后可能就会过时,这样重新更换投影成本较高,也比较浪费。小米方面表示日后会推出新主板方便用户更换。这种升级方式,与小米电视分体主机的设计为同一个道理。
投影镜头
机身上方是投影镜头,左右两侧是红外感应器。当传感器感应到异物,镜头会立即降低到低亮度运行,保证防止强光对眼睛的损伤。镜头下方则是触摸指示灯开关。
产品底部
产品底部除三个脚架之外,还包括散热孔、两个音频出气孔、四个螺丝孔安装房顶支架使用。音响方面采用共 30W 的两个全频音箱和两个高频音箱的搭配。在低音方面采用了低频导相管,之前常用于 Bose 的产品上,虽无低音炮但却让声音不至于没有根基。
遥控器
激光影院遥控器布局和小米电视类似,也是标准的 12 键设计。不同之处除了外观上更呼应产品白色塑料外,环形导航键更加入了类似苹果 iPod Classic 上面的“Click Wheel”滚轮设计。
DLP、五色轮、ALPD 3.0 技术解析
下面是一段长知识的技术分析。
目前投影仪的成像原理主流的可大致分为 3LCD 和 DPL 两种。
3LCD
3LCD 先将白光源分为红绿蓝三色光,再将过滤后的三色光重新组合形成图像。其中三色光分光时,通过液晶分子角度调整,选择性过滤不同位置的光从而形成三色图像,将三色图像画面合成就成了最后的彩色图像。
DLP 则是分为三片式和单片式,原理可以大概理解为将光源直射在 DMD 芯片上,DMD 芯片可自动计算哪些点反射哪些不同的颜色,经过镜头投放从而形成最终的图像。
DLP
三片 DLP 使用三个 DMD 芯片,白光经过棱镜分为红绿蓝三色光源后就有三个芯片输出三色图像,组合后则成为了最后的图像。单片式 DLP 则是采用旋转的色轮将白光源在时序上分为红绿蓝三色光,经过一个 DMD 芯片后,快速切换红绿蓝三色图像,通过人眼的视觉残留形成彩色图像的感觉。
近两年还有一种叫做 LCOS 的新技术在崛起,实际上这是 LCD 的进阶版,LCD 是通过液晶面板透过光源,LCOS 在同样的结构上通过特殊硅基液晶来反射光源。
目前 LCOS 技术还不是十分稳定,产能跟不上,所以小米没有选择这种方式可想而知 3LCD 虽然在色彩还原上更加准确,但光线经过液晶层时损失的光线较大,所以虽然色彩更鲜艳、还原更准确但整体画面的亮度却很难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而投影向来是先看得清,再说画质好,所以小米最终选择了亮度更高的 DLP 式投影。
理论上讲,三片式 DLP 在亮度和色彩表现上,都要强于单片式,但三片式以现在的技术而言很难做到一个很小的体积、此外产品成本也高,综合以上各种原因,小米选择了单片式 DLP 的投影核心。
上文提及 DLP 亮度是优势,色彩表现则有欠缺,主要是在时序上三分红绿蓝图像,但三种颜色的光能量不相同,最后就导致图像颜色飘逸。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米首先采用了 RGRGB 的倍频色轮刷新方案。官方表示从结果上而言可以将较弱的红光比例提升 16% 到 18%,从而让色域覆盖达到 85% 以上的 NTSC。
另一个则是采用了 APLD 3.0 技术,也就是从激光光源上提升强度,进一步提升画面色彩、对比度、亮度表现。
早期投影采用灯泡作为光源、寿命太短遭到淘汰。后来则选用了 LED 发光二极管,但想要达到灯泡同等亮度体积又没法做小,则又被淘汰。由此光效率更高、角度集中的激光光源就诞生了。但白色激光成本又太高,所以蓝色激光+黄色银光粉的方案就成了主流。
ALPD 3.0 技术采用特殊的单色激光+荧光粉的技术,优势在于:1、红光比例高,色域更大,色彩还原更准确;2、画面亮度对比度有所提升;3、色彩、亮度均匀性更一致;4、光源寿命有所提升。这个技术自今年发布以来,已经有很多电影院开始引入。
画质高于一般投影但强光下和液晶仍有差距
米家激光影院采用超短焦的凹面反射镜镜头,产品紧贴墙面时,便可投射出 50 寸左右的画面。而想要投射出 150 寸画面,仅需将投影与与墙面拉开 50 厘米的距离。
这款产品采用日本理光代工的大景深光学镜头,在 30 寸屏幕范围内尺寸变动时,设备不许重新对焦,并不会像其他普通投影仪一样稍有移动对焦就虚掉。
官方表示,米家激光影院最高亮度可达 5000 流明,静态对比度可达 3000:1。由于时间仓促并未来得及使用专业设备来核实以上数据是否准确,我们使用一些测试图来进行画质的测试,注意以下都是模拟日常使用环境,而不是实验室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为白天,关灯、拉窗帘。投影画面大小大概 50 寸。
首先,上图中可看到,开日光灯情况下图像内容可以清晰辨别,但画质效果受影响。
关灯后使用测试视频,可发现色彩鲜艳,视觉感受和普通液晶电视相当较为鲜艳,特别是红色表现亮眼。
使用钱教授测试图,清晰度方面达到 FullHD 还是不成问题的。
在对比度灰度上,暗部细节较差的问题则暴露了。影层测试图中,左下暗部等级在这个尺寸时大概为 14,和 8 的标准还是有些差距的。而如果将屏幕尺寸调整为 150 寸时,暗部细节会下降到 16 甚至 18 的标准。
色彩还原准确性上面则超过了预期,除绿色黄色稍有偏差外,其他基本准确。这个表现甚至超过了不少旗舰液晶电视。
下面用几张风景图来测试激光影院的画质。
首先这张夕阳,颜色间过度平缓,未出现断层现象。
水果测试图中,红绿差异明显,这个表现要强于普通投影仪,但和液晶显示屏还是有所差距。
星空测试图中,暗部细节丢失较为严重,许多地方只能看到星星,周围的星云细节全部丢失。
由上图可见,输入信号延迟大概为 88ms。
连接 PS4 游戏主机,操控不会出现延迟,即便是要求比较精准的 FPS 游戏也未出现延迟影响游戏体验的状况。
而在这张逆光图像中,暗部细节缺失较为明显,如果将画面提升至 100 寸以上,这种状况会更加明显。
使用足球测试视频时,画面虽然不存在拖尾状况,但由于产品并未配备 MEMC 等相关运动补偿技术,在足球或运动员高速运动时,画面稍显不连贯。
最后,虽然投影分辨率最高为 1080p,但产品支持H.264 和H.265 编码的 4K 视频解析,拖动进度也不会出现明显的卡顿等待状况。
在音效方面,自带音箱层次较为清晰,对于高频和人声表现良好。低音方面虽不如单独低音炮的冲击感强烈,但并不会出现低音无力的问题。
系统和小米电视相同
米家激光影院在软件上完全引用小米电视的样式,在功能和内容丰富性上不做过多赘述,这部分主要讲解的是针对投影仪优化的差异点。
长按遥控器会弹出快捷设置菜单,主要包括对焦和梯形矫正两项。
对焦调节不必过多赘述,通过左右按键,调整至四周文字均为清晰即可。
梯形矫正要重点说一下,米家激光影院提供了物理脚架调整和软件调整两种方式。正确的使用方式是把软件梯形矫正复位,之后调节左右支脚高度,让投影画面尽可能成为长方形。如果实在无法通过物理方法调好,再去选择软件调整。主要因为软件调整会牺牲图像分辨率。
除了对焦、梯形矫正外,还包含亮度、图像参数和投影方式三种。
亮度模式分为三种,标准模式即为默认模式。观影模式图像会优先色彩还原的准确性,高亮模式会优先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
图像参数和电视端类似,可以想象为软件画质调教。
投影方式则可根据产品吊顶等进行方向的镜像等调整。
此外蓝牙与外设界面中可以看到目前可配套产品的小米设备。目前而言,基本小米电视可用的配件,激光影院均可使用。此外蓝牙与外设界面中可以看到目前可配套产品的小米设备。目前而言,基本小米电视可用的配件,激光影院均可使用。
总结
投影和电视互相掐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实际上两者各有优势。普通电视的优点胜在画质表现不会过多受到环境光线影响。而投影的优点在于便携,特别是晚上关灯后仿佛电影院般的超大屏体验是电视所不能比拟的。
就这款产品而言,在环境光线无干扰时,画质表现基本可以和中端甚至高端电视相媲美。在光线干扰较强时,虽然画质损失相对严重,但如果是看清内容的话问题还是不大的。对比另一类产品做的还不错,同等光照条件下,普通家用投影仪基本已经是看不见内容了。
整体来讲,这款产品的画质表现相比普通家用投影仪要强出很多,但依然无法做到抗环境光的干扰。不过好几万的设备都没法解决的问题,硬让一个万元左右的产品解决确实不太公平。
还有就是 1080 信号输出,150 寸、2.5 米以外观看,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图像颗粒感,但走近看,确实会不如 4K 清晰。总的来说,以目前大多数人看电视的距离来说,也算是够用了。
最后,我们需要强调一下:这类产品对于家庭墙面有一定要求。首先上文途中图像边缘扭曲,实际上就是墙面不平整;其次,若是前面有花纹壁纸则会大大影响观赏效果;再次,对于白色和其他浅色墙面并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深色墙面的投影画质就较差了。当然想得到更好的画质效果可以购买导光玻璃“幕布”,不过这样一来,便捷性的优势就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