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左为马克,右为亚当.德安杰罗)
本文是 Social Network 之缘分的续集,上集讲到了马克·扎克伯格与同寝室的同学结缘创建 Facebook, 也提到了他与亚当·德安杰罗这位 Quora 创始人的缘分,本文主要以亚当·德安杰罗为节点,来讲述他所触发的缘分。
马克·扎克伯格上的是一个精英高中,他有个同学叫亚当·德安杰罗。这位亚当也喜欢编程,哥俩一起合作,做出了个音乐推荐软件 Synapse,基于用户喜欢的音乐类型来推荐同类的音乐给你。这项技术或者说这个产品如果现在拿出来看,很像各大网络电台的推荐引擎。
这个火花日后会用到,试想,推荐引擎用在人的数据库上,选定一个群体,比如爱范儿,推荐引擎能找出同群体的其他人。
微软和美国在线要出百万美元买下这个软件,微软还提供高额年薪,希望吸收他们加入微软工作。但两个孩子拒绝了收购要求,也没有承诺高中毕业后就去微软工作。马克的想法是坚定不移地上哈佛,上哈佛比上微软值得。而亚当·德安杰罗则去了另一所著名大学加州理工学院计算机系学习。从名字上能推定,亚当更偏 理。而马克则文理兼修,他高中酷爱击剑,在哈佛里还学了心理学。
那个软件没有商业化,两位把它放在网上共享了,供人免费下载。微软没买成,我们今天在 Windows XP、Windows 7里无缘使用这个软件,否则你想,用 Windows Player 就能直接扫描你的乐库然后给你推荐。不过,微软少了两个人才,互联网界多了2颗硅谷大新星—— Facebook 和 Quora。
2002年的夏天,还没有 TheFacebook.com 时,扎克伯格在暑假期间曾与亚当有过长时间的交流。亚当在2001年时在大学寝室里捣鼓出一个软件叫 Buddy Zoo 。这个软件要求用户把自己在 AIM (一个美国 IM )的好友列表上传到软件服务器,然后将这个列表与其他人上传的列表比较,这样我就能看到与谁有共同的好友,由此也能显示个人的社交圈子。这款产品很有名气,很多人使用,但没有商业化,后来自生自灭了。从这个描述上看,已经有社交关系链相关的萌芽了。
Buddy Zoo 是另一个火花,亚当在那个暑假里毫无疑问会以此为案例与扎克伯格讨论怎么去扩展这个软件。 Buddy Zoo 实现的正是六度分隔理论中通过节点来相互找寻的这个关键功能。共同好友即是架起六度中联系桥梁的关键。
这之后,马克自己开发了众多软件,大家知道的有照片对比打分的程序,有课程表搭配的程序、有通过图片收集大家反馈的程序,最后这个,马克通过这个程序,突击完成了一门与艺术史相关的考试,他做的只是放出图片帮助大家复习,他集中看评论摘取精华就可记住课程主要内容。相信这些软件日后都会再次复苏,换一张皮用在 Facebook 这个神奇的网站上。注意,这些已经披露的程序背后都严格地不同于用户个体操作的软件,而是具有社会性,引发用户内心的社会性互动的一面。
在 Facebook 创立之前,社交网站已经开始火了。 Friendster 已经存在了,它的思路是用户登记个人档案生成个人页面,然后这些个人页面相互链接,成为社交网络。 Friendster 风靡美国,大有偷菜风靡我国之势。扎克伯格也是其使用者。这个网站也将会成为他脑中的比照对象,以其为模型来构建自己的社交平台。 Friendster 的走红也随之产生了问题:用户大量涌来,服务器撑不住了,用户体验就很糟糕。这也给日后的马克一个提醒:假如在 Facebook 进驻全美大学的速度或开放的步伐上太激进,就可能重蹈 Friendster 的覆辙。
2004年1月,马克注册了 thefacebook.com 这样一个不短的域名来启动他的社交网站。至于启动前,那对划皮划艇的兄弟给了他什么想法和启发就不得而知,但至少从马克自己的经历来看,他就是闭门造车早晚也能搞出个社交网站,成功与否先不说。
2004年3月中旬, Facebook 的发展势头很迅猛,在全网有2万名用户时,凭着交情好,亚当·德安杰罗也加入帮忙。他是团队中最出色最有天赋的程序员。他负责编写网站添加新学校用户的程序,同时也帮助 Facebook 进入加州理工校园,占领本校的市场。
04年的假期,马克去了硅谷,租了个有游泳池的民宅继续创业。亚当也从学校南下来到硅谷与马克会合。不过 Facebook 所用的编程语言并非亚当的专长,而且亚当兴趣不主要在Facebook上,而是另一个项目Wirehog,马克心有旁骛,也一份身心两端使 。
马克也对 Wirehog 这个软件感兴趣,他的一部分精力扑在 Facebook 这个社区上,另一部分精力扑在 Wirehog 这个社区分享软件上,该软件能在 Facebook 社区里分享音乐和其他文件。 Facebook 与 Wirehog 一度是兄弟公司。不过后者在操作上太难用了,还面临版权风险,对 Facebook 不利。在周围伙伴苦口婆心的说服下,在现实的无情打击下,在上帝之手的拨乱反正下,最后马克收心了,没走火入魔与亚当再去联合用尽全力扶正 Wirehog。历史再一次给了人假设的空间。一个牛逼的帝国要崛起,得有多少乡间小径迷人眼呀,一不留神就走错路了。
可是,这个软件也孕育着 Facebook 在人性、社交性需求满足上制胜的一个功能:图片分享以及开放平台构建上一些基本的出发点。真到做图片分享时,原来 Wirehog 的想法不就是现成的吗?代码拿来用就行了。
在 Facebook 按部就班地扩展加入的学校范围时,美国大学生的热情和渴望也考验着Facebook服务器。亚当就在哈佛大学2500公里以外,与莫斯科维奇一起运转和再次设计软件架构,避免像 Friendster 那样服务器撑不住,开个网页要等40秒。
亚当·德安杰罗在上学时对 Facebook 就已经是个重要的角色,基于对扎克伯格的交情,也是对 Facebook 看好,德安杰罗曾经放弃 Google 的暑期实习机会加入当时尚弱小的创业公司 Facebook 工作。在工作后,他担任首席工程师以及之后的资深架构师。早期,程序员要是加入 Facebook,得先让德安杰罗面试过遍眼,他不觉得好,就干不了 Facebook 的活。
区别于其他社交网站的创新除了图片分享外,最牛逼的就是消息墙了,抓取好友的动态汇集到自己的首页上。如今的微博、 SNS 都是这样的形态,如果这玩意注册了专利,中国社交网站又得增加好多成本。
(上图展示的是2004年时Facebook的页面,没有这,没有那的)
2005年秋天,亚当参与的一个头脑风暴上,产生了消息墙的好点子。消息墙来源于一个问题:“我不知道我的朋友们在做些什么!互联网能够回答你一百万个问题,却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同时你每天醒来后所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我关心的那些人现在在做些什么呢?”
8个月,亚当·德安杰罗把这玩意搞出来了。出来就轰动了。不是对 Facebook 能把握用户需求洞察消费者心理的赞许,而是大量用户说这东西侵犯隐私,我干啥一点不漏地都让朋友看到了,我以后就不敢写状态更新了。
这注定在历史长河中是个插曲,不写的就不写吧,但还有大量你可以分享的甚至是表演给别人看的内容可以发出来,可以去看到,可以互动,可以找异性。所以大部分用户继续使用,并且注册用户数在滚雪球。
搞完消息墙,亚当·德安杰罗又要搞开放平台。很简单,要满足用户无数的各种各样的需求,怎么能让外部开发者参与进来,像图片分享功能那样跟网站无缝结合呢。亚当·德安杰罗和先前在哈佛计算机科学系担当教学助理的查理·奇弗一起编写核心代码。他们的团队曾4个月7天工作制,在F8大会召开前一晚上,F8是一个 Facebook 重要产品发布会,他们才几乎完全搞定了这个平台。如此辛苦的工作对美国人来说挺难的的,也算是创业者才会具有的激情。F8大会上,矿泉水有没有不知道,不过红牛提供了很多,大会也同时是一个8小时的黑客日,合作伙伴可以当场编程与 Facebook 合作接入。那就是说,平台的人还得守着吧。
我们回过头来看开放平台开始搭建这一时刻,亚当·德安杰罗与查理·奇弗搭队,这两个人的组合结下了一段缘分,因为他们日后将出走,创建社会化问答网站 Quora,另一个硅谷新星。
大公司到一定时候,很多元老高层会离去,莫斯科维奇走了,亚当·德安杰罗也走了,查理·奇弗与亚当·德安杰罗一起创业去。我不知道亚当·德安杰罗离职的详细原因,或许将来能从扎克伯格自传甚至他自己的自传中找到详细的解释。但公司大了,问题自然就会多,不再是当初创业时草台班子,一起大块吃肉,大口喝酒了。作为管理层将面对种种理念和利益不合的协调,以及管理问题。亚当和马克一样,对于技术很痴迷,有理想,能将想法付诸实践,对于这样一个人来讲,你不自己干,你忍得住吗?
所以, Quora 诞生了。
亚当与马克有缘,从同学到同事,能够一起交流想法,成就 Facebook。而反过来,这些优秀的人因缘际会聚集在一起,那些零碎的,成形的不成形的想法和产品部件,技术原型得以再生,攒成了 Facebook 这样一个神奇的网站。不禁心生感慨。
缘分是巧合,也是前因后果。成功没必要神话,一方面是因为它有迹可循,另一方面多少会有运气和讲不清的与个人努力无关的东西在里面。
所以,还是那句话,善待身边人,指不定哪天,你朋友的朋友就会与你相互成就。
(上图,左为亚当.德安杰罗,右为查理.奇弗)
文中,2004年 Facebook 页面介绍照片来自网络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