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直播成了最大的“超级 IP”,从游戏到综艺,再到真人秀、在线购物等,各行业都在嫁接直播模式。除了娱乐直播持续火热之外,教育直播这一新兴领域也逐渐受到资本市场和平台机构的青睐。
一方面是不少直播平台相继推出教育直播,比如 YY 推出的 YY 教育,斗鱼也在今年 4 月推出了鱼教鱼乐教学板块,映客也在提出自己的“直播+”模式,未来对教育行业也是垂涎三尺。
另一方面,沪江、学而思、新东方在线等纯粹的在线教育平台也在推出自己的直播平台,其中沪江更是引入前 360 直播云总经理陆坚加盟,希翼通过专业人士助力平台的直播梦。
对于娱乐类直播平台切入教育领域更多的是闲敲棋子式完善直播种类,属于跟风式的战略防御,对行业发展意义不大。而对于沪江等教育机构杀入直播领域,更多的是战略进攻,那么气势凶猛的沪江们能否在直播领域实现“诺曼底登陆”呢?
在线教育这包“干吃面”,捯饬不出“满汉全席”的味
首先,我们从在线教育的本质上来看,在线教育、直播课堂等教育机构本质上是对当前教育体系的一种填充,说白了就是“零食”,顶多算是“干吃面”,连“泡开的桶面”都算不上,还整天叫嚣着“教育+直播”,一包“干吃面”,何必装腔作势摆“满汉全席”的谱呢?直播教育叫嚣得再厉害,毕竟存在距离感,就像 VR 再谈沉浸感也始终难以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直播中老师不易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表情、心理变化,老师一味灌输,学生不能随时停下来思考、消化知识。
直播主要通过手机听课,对于中小学生来讲,自控能力较差,“直播+教育“很有可能会成为他们向家长申请购买手机的一个看似无可反驳的理由。这不仅让笔者想起了当年求学期间购买的电子词典,电子词典确实能用来查英语单词,但用来查单词的频率明显低于用来玩游戏,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场景,“教育+直播”无形中充当了“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角色。
其次,目前教育直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保证教学质量,又要较好吸引学生注意力。目前,在线直播教育平台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对教育内容质量有所规范。教育直播和普通的娱乐直播不同,其受众大部分是学习者,如果教学内容不规范,将会对学习者造成不利影响。
另外,直播还有政策风险。9 月 9 日,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网站刊文,下发《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向直播行业祭出一记“重拳”。通知规定,直播平台必须“持证上岗”,并且在开展直播活动前,要将相关信息报属地省级以上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备案。直播浪潮下,教师作为直播流程中的重要一环,讲课形式不仅要符合直播的寓教于乐的风格,如今还要随时面临着政策法规。当然不少人对此提出不解,娱乐类直播,内容低俗,甚至偏色情,作为整饬的重点对象情理之中,那么教育类直播在内容上应该不会出现这种问题。非也,教育直播中,法律风险亦不算少,比如政治历史类课程,涉及到当下的时政敏感问题,直播的形式在互联网上不排除引发“蝴蝶效应”,从而殃及直播平台,譬如前段时间在映客上,有位八十多岁的奶奶级主播在讲述文革期间的事情,部分教育机构为了提升考证、升学概率,甚至冒着泄露真题的风险,这都是教育直播要面临的问题。
直播不仅面临着广电总局的监管,还有可能引发证监会的监管。我们可以参照同样火爆的 VR 行业。今年 5 月,证监会叫停上市公司的跨界定增,涉及到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VR 四个行业。比如一家钢铁企业不能通过定增收购或者募集资金投向上述四个行业。同时,这四个行业的并购重组和再融资也被叫停。到了 6 月,证监会再度出手,表示将重点核查影视、VR 等热门虚拟经济并购重组案。很快,证监会便启动了调查,对已完成的并购重组但未实现业绩承诺的上市公司进行抽查。其中,VR 这样的能让上市公司高溢价开展并购重组的项目是被重点考察的。直播与 VR 等行业类似,同为当下的“现象级 IP”,在模式上也可以和其他行业结合,“VR+”、“直播+”,照当前直播行业这么一个势头发展下去,基因匹不匹配的行业都在“+直播”,未来不排除同样被监管的可能。
直播作为一项新的媒介形式,其成本并不低,据蓝鲸 TMT 的测算,按照去年的标准来算,直播平台的带宽通常取本月带宽峰值月结,如果按照峰值 100 万人来结算,就意味着带宽为 1.5T (1T=1024G),1.5T 现在市场价最低大约是每月 3000 万。而不少平台峰值人数往往不止百万。网络直播平台还是不得不面对,此前视频网站的宿命。
“教育+直播”看似解决了教育不公平问题,但背后却是在加剧教育不公平。在线直播互动平台对技术的要求较高,导致运营成本和建设成本比较高,对于相对落后的城市来说,硬件、技术层面的障碍亟待跨越;其次,信息化社会存在着“数字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且技术越发展,两者间差距越大。因技术的差异城乡差距存在扩大的趋势,导致城乡的学生获取知识渠道、能力等的差距也会逐渐扩大,并不会改善教育不公平反而会导致教育更加不公平。
再从当下的教育形式来看,以职业教育为例,职业教育来讲分为两类,而且是赤裸裸的两类,一个是纯证书,另一个就是纯技术。证书类无非就是成人自考类的,这个就是为了拿证,至于学习效果如何,没几个人在乎的,用人单位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因此职业教育采用直播无非是为了宣传诉求。另一种就是纯知识类的,如今计算机火爆,不少刚走出校门的学生选择报考该类 IT 培训,哪有什么网校、直播可言,都是面对面的封闭式高三冲刺般的学习强度。纯证书类的教育模式直播鸡肋化,纯知识技能类的,直播又很难发挥教学目的,在职业教育上直播处于一种尴尬境地。
从盈利上来看,据互联网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15 年中国在线教育产业蓝皮书》,受调查的 400 家在线教育公司中,70.58% 的公司处于亏损状态,13.24% 的公司处于持平状态,仅有 16.18% 的公司保持盈利状态。同时该报告也预测,由于新进入的项目非常多,而且已经有一部分项目死亡,整体上盈利的在线教育企业预计不超过5%,而收支平衡的约在 10%,死亡率约在 15%,亏损率约在 70%。当前多家在线教育机构试水直播课程,是整个行业寻找新盈利业态的表现。但直播课程授课场景与传统的录播课程类似,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在全社会教育生态和数据共享意识尚未形成的背景下,“教育+直播”模式要真正撬动教育行业,很难一下子就将在线教育盈利难的问题解决,反而很有可能受居高不下的直播成本所累,将行业带入新的冰点。
诚言,有些行业确实适合引入直播,比如网购行业,通过视频直播可以更加看清物品真实面目,缓解了“卖家秀”与“买家秀”之间的尴尬差距。另外网购大多数商品属于冲动型消费,借助直播可以很快速的将流量转化为销量。但直播并非“万应锭”,教育是一个比较分散的需求,每个人对教育的需求不一样,而人们对娱乐的需求却存在共性,再加上学习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情,所以教育直播难以形成风靡全民之势。
为赋新词强说愁:“教育+直播”多点真诚,少点套路
既然“直播+教育”问题颇多,但仍旧有不少在线教育平台纷纷引入直播模式,在笔者看来,沪江等公司颇有一番“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韵味。
猴急似地进入直播领域在笔者看来不过以下原因:
资本市场讲故事
“股市=故事”这个套路大家都懂。通过编制一个“模糊正确”的商业模式,借此来影响公司估值以及股价。不得不承认,当下各行业引入直播着实有利于股价的提升。据悉,去年 11 月 24 日,秒拍和小咖秀的母公司一下科技宣布完成由新浪微博领投的 2 亿美元D轮融资,次日,微博股价上涨 3.8%。今年五月份,新浪微博内置一直播,正式进入视频直播领域。新浪微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微博股价上涨 2.8% 至 27.54 美元,市值首次突破 60 亿美元,创下了上市以来的新高。国外方面,近日社交网络 Twitter 正准备开发一款 APP 版本,进驻苹果机顶盒(Apple TV),提供体育赛事直播。这一消息导致 Twitter 周一股价暴涨了7%。
公司切入热门领域或行业的魅力可见一斑,五月份证监会叫停上市公司的跨界定增,涉及到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VR 四个行业,也从侧面反映出热门行业对公司股价的影响,但故事再动听那也是别人的故事,微博、Twitter、综艺娱乐做直播有着天然的重叠基因。沪江等在线教育机构做直播多少有噱头成分,即使短期内对估值,股价有拉升作用,但故事总有破灭的一天,直播一退潮,裸泳者永远是最尴尬的。
战略借势需要
在营销上,有两个常见的概念,一是借势,另一是造势。相比起借势来讲,造势风险高、成本高、不可控因素更多,我们以杜蕾斯为例,不管是最近的苹果无线耳机还是滴滴收购优步中国,杜蕾斯借势文案都是刷屏级的,可一到造势却懵逼了不少,今年 4 月份杜蕾斯策划“百人试戴杜蕾斯”活动,网民恍如被人愚弄了一样,忍不住大骂“脑残拍的直播”、“有停尸间的感觉”、“史上最无聊的一次直播”、“杜蕾斯我给了你信任,你却对我放了个屁”等,更有人直指要罢用杜蕾斯。借势大神想造势成功也并非易事。
在品牌上讲究借势,在战略上同样需要,战略上的造势较之借势同样难度升级不少。比如乐视硬生生地造出来个生态、生态化反概念,引得颇多非议,连离职高管张思宏都不忘走之前踩上一脚,并吐上一口,一套新的战略说服内部尚且困难重重,再让外界去认可,那更是难上加难,可见战略上自吹自擂地造势比营销上造势难度高太多了,乐视尚且如此,别提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们了,因此沪江们引入直播也是一种战略借势需要。
移动战略的诉求
众所周知,提及直播,我们头脑中出现的场景都是网红主播们拿个手机在进行直播。相比较其他教育类 APP 类产品来讲,直播给人的感觉更加偏移动端,现在各互联网公司都在宣传自己移动端布局,在线教育切入直播市场,更能代表着自己移动端的布局,因此,从认知上来讲直播相当于移动端战略里的“王炸”,布局直播等同于布局移动端,说出去多么的牛逼哄哄啊。往大了说,谁能卡位直播市场,就相当于教育市场移动端的“门票”,说出去多么得富丽堂皇,蓬荜生辉。
脑残式跟风
O2O 火爆,一大批公司摇身一变成了 O2O 公司。P2P 火爆,一大批公司成了 P2P 公司,P2P 烂大街了,科技金融(Fintech)又成了新的“人皮面具”,近日政府一纸监控落地,懵逼了一片。教育直播同样如此,大的教育公司切入直播市场,承认吧,你既不懂直播,又没有资金支撑,还跟着瞎咋乎,只是恐置身于行业之外。“街上全是抬头望天矗立不动的人,只有你一人是因为想要止住鼻血。”
直播正火之际,沪江们加以盲目引用,“为赋新词强说愁”。最终当直播风口一过,终将“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本文系投稿稿件,作者:刘志刚;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