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化严重的日本IT行业将何去何从?_最新动态_新闻资讯_程序员俱乐部

中国优秀的程序员网站程序员频道CXYCLUB技术地图
热搜:
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 程序员俱乐部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 孤岛化严重的日本IT行业将何去何从?

孤岛化严重的日本IT行业将何去何从?

 2016/5/27 0:31:34    程序员俱乐部  我要评论(0)
  • 摘要:文/东京it人在动笔写这篇文章前,我就知道这个话题充满了争议性。本文只代表雷子个人的拙见,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您留言讨论。写这篇文章的契机是网友发来的一篇新闻:索尼将日本手机厂商市场萎缩归咎于苹果手机价格过低。(有很多同学经常给雷子发来各种素材,在此向你们表示感谢!)的确,iPhone在日本定价不高,是谁都可以消费的手机。可日系手机市场份额萎靡的原因仅仅如此吗?随着近年来移动通讯市场的巨大变革,那些早些年红极一时的日本手机生产商早已风光不再,大部分厂商纷纷停止了手机开发业务。在我看来
  • 标签:日本 IT行业

  文/东京 it 人

  在动笔写这篇文章前,我就知道这个话题充满了争议性。本文只代表雷子个人的拙见,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您留言讨论。 

  写这篇文章的契机是网友发来的一篇新闻:索尼将日本手机厂商市场萎缩归咎于苹果手机价格过低。

(有很多同学经常给雷子发来各种素材,在此向你们表示感谢!)

  的确,iPhone 在日本定价不高,是谁都可以消费的手机。可日系手机市场份额萎靡的原因仅仅如此吗?随着近年来移动通讯市场的巨大变革,那些早些年红极一时的日本手机生产商早已风光不再,大部分厂商纷纷停止了手机开发业务。在我看来,和价格劣势比起来,恐怕更加深层的原因是日本市场的加拉帕戈斯化(孤岛化)。

  加拉帕戈斯——远离南美大陆的孤岛,由于特有的生态环境,进化出许多只能适应岛上环境的珍禽异兽。 

引自维基百科:

加拉帕戈斯化(ガラパゴス化、Galapagosization)是日本的商业用语,指在孤立的环境(日本市场)下,独自进行“最优化”,从而丧失了和区域之外市场的兼容性。面对来自外部适应性和生存能力更高的产品和技术时,最终陷入被淘汰的危险

  与中国和美国不同的是,在智能机的大潮到来之前,日本市场曾经有过多年的无比辉煌的功能机(ガラケー)时代。  看电视,上 WAP 网,下载电子小说和漫画……iPhone 这两年正在推广的近场通信 apple pay——刷手机付款,是日本功能机十年前就普及了的技术。那个时候日本功能机的另一个名字是——未来手机(future phone)。

  未来手机很快就失去了未来,在以苹果,谷歌为首的智能机冲击下溃不成军。花费了大量金钱和人力研发出来的技术,甚至连成本都没收回来就惨遭淘汰。但直到今天,运营商还不得不为了极少量的遗留用户,花费着高昂的成本,维护着这些功能机的服务端系统。开发过金融客户服务系统的同学都知道“i-mode”吧。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厂商慌张地加入智能机开发的阵营,却因为成本问题和缺乏创新,一直被排斥在主流之外,从而出现了本文最开始的一幕。 

  和手机行业相比,日本 IT 行业的孤岛化(加拉帕戈斯)问题更加严重。《日经 computer》的总编木村岳史最早提出了“SI 加拉帕戈斯”这一概念,主要说的就是日本 IT 业多层转包这一不寻常现象,以及外包开发模式在整个 IT 行业内所占比重。(关于日本 IT 业盈利模式,在旧作【在日 IT 工程师之路——日本 IT 行业地图(2) 日本公司都是咋赚钱的?】一文中有详解)

(题图:看似美丽,实际上却背离了全球发展趋势的日本 IT 行业)

  SIer 这个词是日本人发明的英语单词。类似于国内的系统集成商,是提供企业级系统解决方案的公司。在日本的大部分华人工程师都是从事这个行业的。

  如果说 SI 这个行业仅在日本存在,可能有点言过其实。但如果说到 SI 占整个 IT 相关市场的比重,以及多层转包金字塔型开发模式,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和日本类比。在这种模式下,IT 行业本应该是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行业,却逐渐沦为了一个巨大的,以人月单位为计量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人月:指一个人在一个月里所能完成的工作量)

(数据来源:2015 年 8 月日本经济产业省特定服务类调查结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雷子认为,日本服务行业对于质量和顾客满意度近乎变态的要求,是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如果日本的服务业自称是世界第二,那恐怕没有哪个国家敢说自己是第一。细致贴心,人性化服务,把顾客供奉为上帝——这就是日本的服务业给全世界的印象。在这种高质量的服务业背后,往往需要大量的金钱和人力成本来支撑。这个道理谁都明白:没有利益回报,谁肯为顾客花费那么多的心思? 

  IT 行业也是服务业的一种。理所当然的,客户——那些出钱开发 IT 系统的用户企业,就是 SIer 们的上帝。在日本这个“お客様文化”的服务模式里,既然用户企业拿出了高昂的开发费用,理所当然地就有权利对 SIer 们提出各种任性的要求——大多数时候,这些要求充满了暧昧不清和矛盾。而无论这些要求的逻辑有多么混乱,客户的一句话“何とかして(去想想办法)”,就足以让 SIer 们绞尽脑汁,最终开发出符合客户逻辑的各种奇葩的系统来。

  这些系统毫无复用性可言,即使是A公司的业务和B公司的业务在 90% 程度上相似,也是完全两个形态各异的系统。这种开发方式的结果,就是日本的 IT 行业不断发明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三角形或者椭圆形的轮子。

  即使是那些国外引进来的,成熟的软件产品,例如 ERP 系统,也是一样的下场。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这些软件产品都要求企业的业务流程为软件的实施作出让步。换句话说——软件就是这样,能用就用,不能用就滚。

  而到了日本这里,则一定要在这些软件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定制开发,去适应企业自己的流程。所以在那一个个所谓的“丰田模式”,“松下模式”等光环之下,企业拒绝流程标准化的后果就是浪费了大量的 IT 成本。这种成本还不是一次性的。每次伴随着基础软件的升级更新,都要重来一次。

  同时,对于服务质量苛刻的要求,又使得用户企业只能选择把系统开发的工作委托给那些他们看起来“靠得住”的公司。那什么样的公司才算“靠得住”呢?当然是那些规模巨大,资金雄厚的顶级 SIer 公司。这么多的项目,几个顶级公司怎么可能做得过来?所以又转包给下一级它觉得靠得住的公司,下一级公司再向下转包……至于这些项目最终转包给了谁,是谁开发出来的,用户企业毫不关心。他们在意的只是如果出了问题,有这些实力雄厚的顶级公司站出来负责任就可以了。

  于是,在这种害怕风险的责任制下,形成日本特有的多层金字塔型外包的模式毫不为奇。上层 SIer 公司的相关人员甚至对于技术本身一窍不通。他们的工作内容只是去接受客户各种奇葩的要求,然后把这些要求原封不动的压给下层的外包商去解决。而最终负责开发的技术人员对于系统的有效建议和改进方案,却很难传递到用户企业的那一层。

  反过来,上帝出的价钱不可谓不高。用户企业为 IT 系统开发的每个人月,开出了 200 万日元的价钱,如果是稀缺性需求的话,甚至可以达到 500 万日元以上。 

  在利益的驱使之下,这个行业从上游顶层的大手 SIer 公司,到底层的技术者们,都尽可能的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了消化掉尽可能多的人月,每一层都配备了大量的人员,做着重复相同的工作,却美其名曰是为了软件质量。而实际上每一层的人所考虑的,都是如何从上层攫取更多的利益,如何更加压低下层的成本,以及如何挤进这个金字塔的上一层去。 

  在 IT 行业的发源地——美国,是怎样一种情况呢?美国的用户企业当然也需要 IT 系统。但由于流程标准化的发展,采用成型的软件产品可以让大多数企业的问题得到解决。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被解放出来,用 IT 技术去寻求那些尚未得到解决的问题的答案,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展出新的商业模式——这才是 IT 行业存在的最根本意义。 

  在美国,技术人员的职业只有两种——架构师和程序员。所谓的 SE(系统工程师)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只有日本这个 IT 行业模式下催生出来的特殊职业,这个职业的大部分从业者的工作内容与写代码无关,而是去弄清楚用户究竟想要什么,以及检验程序员的工作是否满足了他们的各种要求。

  日本 IT 行业的自身并不是没有发现这个问题,但是却很难做出改变。这个是由日本人万事求稳的民族性决定的。什么都不用考虑,单靠满足用户的奇葩需求,贩卖人月的差价,就可以过的还不错。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从业者收入也算优势明显,为什么要变? 

  另外一个深层原因是,由 IT 技术发展带来的商业模式变革,在日本找不到市场。日本这个商业环境也是一个特例,市场价值这个指挥棒作用,似乎在日本得不到体现。真正决定日本商业规则的,依然是人情社会,信赖关系,以及政商勾结,即所谓的“非关税壁垒”。 

  众所周知,日本的政党和大公司,都是由大财阀所把持的,错综复杂。政府高层官员退休后,往往会去某个大公司担任顾问,而大公司的高层领导也经常被调任到政府经营的集团公司担任职务。在这种情况下,想利用商业模式变革来动利益集团的奶酪,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 

  复杂的各种内因外因,造成了日本 IT 业的沉重现状,在高昂的人力成本和层层金字塔中大量的人才浪费之下,即使是日本三大顶级 SIer 公司的利润率也只有6% 左右,不免有些惨淡。

  问题已经很清楚了。日本 IT 业要想求生存求发展,首先必须改变这种多层金字塔模式。金字塔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要想一下子打碎,恐怕是不可能的。但至少剪掉一些中间的无用层级,对行业都会有正面的作用。

  从 SI 这个行业来说,对于上面奇葩客户的无理要求,要敢于说 No,想办法让他明白你从专业角度给出的提案,对长远发展的好处。从唯唯诺诺,言听计从的乙方,转变成站在他的角度为他考虑,并能给出合理建议的合作方,或许更能获得客户信赖。

  同时减少下层外包金字塔模式的层级,既然A公司的项目经过n个公司的转包和牟利,最终是由F公司来开发,为何不勇敢一些,直接启用以技术者为核心的合作公司。当然,这对万事求稳的日本人来说,可能是很难做到的。 

  所以,雷子认为,日本的 IT 业最终的问题在于缺乏狼性公司。日本 IT 行业的出路,在于唤回日本公司经济高度成长期的进取心。吃着现有的奶酪,觉得很大很满足,突然有一天,充满狼性的外部物种入侵,结局只能像文章开头的日本功能机一样,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充满狼性的韩裔三代孙正义创立的 SoftBank 在日本的巨大商业成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通过降低资费,手机 0 元等价格战,从早已垄断市场,高高在上的 docomo 和 au 手中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又在这两家公司都傲慢地把苹果拒之门外的情况下,率先看到了智能机的巨大商机,将 iPhone 引进日本市场。凭着这一系列的组合拳,飞速成为与两大巨头平起平坐的第三大运营商……现在两大公司早已反应过来,又是和苹果公司合作,又是降低价格,但市场份额早已被 SoftBank 抢走了……孙正义作为一个韩裔草根,能在日本人利益集团的围剿中迅猛成长,创造财富神话,实在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这些年,我们国内的情况又如何呢?在紧紧抱住美国的大腿后,中国的 IT 行业已经远远走在了日本的前面。而天朝政府的对外封锁策略和对内缺乏监管,对中国 IT 行业来说也许并不是件坏事。从最初的无视知识产权和用户隐私,靠山寨国模式起家,中国的 IT 行业野蛮生长。各个公司靠着耍流氓模式,却成功走到了纳斯达克和A股回归。最终大流氓打赢了小流氓,完成了原始积累后,开始洗白自己,有模有样的制定起行业规则来。天朝的 IT 行业,特别是互联网行业能走到今天全球第二的位置,不得不说,有幸运的成分。 

  日本这种暮气沉沉的商业环境,对于那些刚刚结束了国内的厮杀,开始把眼光投向全球的天朝狼性公司来说,可谓是一片蓝海。阿里巴巴已经出手,和 SoftBank 合资成立了 SB 云,准备进军日本的云计算市场。来自中国的公司,是侵入进加拉帕戈斯生态系统的一个新物种。能够给这个一潭死水的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值得期待。希望今后在日本的 IT 行业,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天朝公司的身影。 

  当然,狼性归狼性,基本的道德底线还是应该遵守的。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