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CFP
5 月 12 日,天猫国际宣布,已与来自全球的九大零售集团达成了独家战略合作,这些集团的下属超市商品以入驻天猫国际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并且包税包邮资。
这 9 家超市集团包括了好市多(Costco)、易买得(emart)、乐天玛特(Lottemart)、麦德龙(Metro)、大润发(RT-MART)、Fresta、Countdown 等,分别来自美国、韩国、新西兰、德国、中国台湾、日本、新西兰及澳大利亚。
其中,易买得和乐天玛特是韩国最大的两家超市集团,他们目前已上线了天猫域名 emart.tmall.hk 和 lottemart.tmall.hk。而 Countdown、Fresta 和麦德龙等零售巨头也已于今年 3 月进驻天猫国际。据了解,他们提供的商品价格将与海外持平。
过去,这 9 家零售集团旗下的超市,被国内提供代购服务的从业者们视为海外扫货的重要货源之一。
但天猫国际推广线上海外直购模式似乎并无想象中那么顺利。
2014 年 10 月,美国第二大零售商 Costco 在天猫开设官方旗舰店,被视为中国的进口商品消费规模日益庞大的一个标志。但在 Costco 进驻之后数日,关于其可选商品种类不多、物流程序繁复及运费高昂的抱怨被购买者频繁提及。
阿里声称,Costco 的管理层在天猫国际店铺上线半年之际访问阿里巴巴时,曾对与天猫国际合作半年的成绩表示满意,并提出将继续与阿里在供应链上保持深度合作,未来有可能针对中国消费者需求联合推出 Costco & Alibaba 定制款商品。
对于线上直购业务,天猫提出了所谓的保税进口模式。尽管天猫国际宣称商品价格将与海外一致,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运输中的集装箱费用分摊、关税、内陆快递费用三者叠加,及各品牌产品不同的运费计算方式,都增加了消费者实际承担的成本。这类问题是所有进驻天猫的海外零售企业的“通病”。
在天猫国际引进国际零售品牌的同时,聚划算提出了“深化进口”的策略。这些策略往往与当季进入的国外零售品牌形成互动推广。例如,在来自新西兰的零售企业 Countdown 入驻天猫时,聚划算同期推出了“汇聚新西兰”的营销活动。
合力推进业务发展,是阿里巴巴希望看到的。据这家公司的内部人士透露,在阿里未来的规划中,包括天猫、聚划算、淘宝在内的零售平台将一同帮助境外大型超市落地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