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宇航局信使号宇宙飞船以紧急着陆的方式结束了它在水星长达四年的旅程。项目主管证实了这一消息。信使号宇宙飞船以 14081 千米每小时的速度从轨道处猛然下降撞击水星,创造了一个 16 米宽的陨石坑。
“它以华丽的撞击水星表面的方式离开,我们庆祝着信使号的结束,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是一个成功的项目。” 美国华盛顿总部科学任务委员会的副行政官约翰·格伦斯菲尔德(John Grunsfeld)这样说道。“当我们开始信使号任务的下一阶段——也即分析档案里已有的数据并解开水星神秘之谜——它将继续为科学家们提供新结果。”信使号于 2011 年成为环绕炙热、小的水星的第一艘宇宙飞船。
自那时起,它环绕了这颗太阳系最内端的行星多达 4104 次,收集了超过 27 万张图片。在环绕了水星长达 4 年后,信使号宇宙飞船于本周朝水星来了一次华丽的“死亡一击”。然而这一探测器的任务并未完成,随着信使号逐渐靠近水星表面,该行星的一些细节视野逐渐显露出来。现在宇航局发布了一张由该探测器上的视觉和红外光谱仪(Virs)拍摄的图片,揭示了一些独特的特征,例如新形成的陨石坑和火山口。
为了突出这些地质特征,这些图片与水星双重成像系统(MDIS)拍摄的黑白图片进行了叠加。这个设备具有广角相机和窄角相机,它能够描绘水星表面高低不平的地形。这艘宇宙飞船预计将以 3.9 千米每秒的速度撞击水星表面。这一撞击事件发生在 4 月 30 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 3 点 30 分。然而,撞击当时信使号将位于水星背面,从地球上将无法观测到它。
“撞击前的最后几小时可能非常安静,”水星号项目首席调查员肖恩·所罗门(Sean Solomon)这样说道。“信使号将完成最后一次在轨运行,当它运转到水星背后,我们将最终失去它的消息。我参与这个任务已经 19 年了,对我而言这就像失去了家庭的一名成员。即使事先有所心理准备你还是无法完全面对这样的损失。”
信使号在过去的一个月里给科学家们揭示的特征包括在一个巨大撞击盆地底部独特的凹陷样式,每一个都有几百米宽。它发回了这个巨大的、2 千米高耸悬崖的细节图片,后者切穿了水星表面名为杜乔(Duccio)的陨石坑。在另一张图片里,一道 1000 千米长的悬崖高出地表 3 千米,被命名为“企业悬崖”(Enterprise Rupes)。信使号探测器发回的数据显示这些悬崖,或者所谓的“叶状陡坡”(lobate scarps)形成于水星早期冷却和收缩过程,后者在地表形成了巨大的挤压性断层。另一张图片显示在水星北部火山平原上一个陨石坑几乎被岩浆全部覆盖,只留下边缘的痕迹。这些图片还显示了水星收缩的表面是如何创造出奇怪的地形,山脊和悬崖撞击着充满岩浆的陨石坑。
信使号项目运行主管、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APL)的安迪·卡勒维(Andy Calloway)表示:“信使号宇宙飞船运行在太阳系内最具挑战性、对飞船要求最苛刻的太空环境里。我们凭借技术创新和勤奋的工作战胜了这些挑战,所有这些令人震惊的新发现和发回的大量数据便是最好的证明。”“我们唯一感到遗憾的是没有足够多的推进剂让信使号继续运行 10 年,但我们仍然对信使号飞船在它生命的最后 8 个月里传回的数据所能产出的科学成果感到万分期待。”
信使号宇宙飞船于 2004 年 8 月发射升空,在飞行了大约 79 亿千米之后抵达目的地水星。在前往水星的飞行过程中,信使号先后围绕太阳飞行 15 圈,并最终变轨成功,于 2011 年进入水星轨道——这是第一个进入水星轨道的探测器。在整个任务期间,信使号一共拍摄了超过 25 万张图片,其搭载的 7 台科学设备采集的数据总量超过 10TB。信使号的探测揭示了水星表面直径达到 24 千米的巨大火山口,后者是覆盖整个水星表面的大量火山岩浆的来源。另外它还帮助揭示了水星复杂的内部结构,发现水星具有一个异常巨大的内核,且局部仍处于熔融状态。在 4 月 6 日,工程师们尝试利用信使号飞船燃料箱里仅存的一些推进剂,将其轨道抬升至更高的安全轨道上。然而,在到达水星表面上方 18 千米的高空时,信使号便已经耗尽了所有燃料。最终,坠毁水星表面成为了信使号最终也是最好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