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钦在演讲
近日,上海科协大讲坛“对话诺奖大师——一米究竟有多长”在科学会堂举行,1985 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德国马普学会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克劳斯·冯·克利钦为大学生听众做了精彩演讲。米、千克……这些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单位,在克利钦看来都极富科学含量,需要科研人员孜孜以求地探索,方能得到其精确定义。
国际单位制由国际计量大会采纳和推荐,包含 7 个严格定义的基本单位:米(长度)、千克(质量)、秒(时间)、安培(电流)、开尔文(热力学温度)、摩尔(物质的量)和坎德拉(发光强度)。演讲中,克利钦重点介绍了“米”的定义变迁。1789 年法国大革命胜利后,法国科学院提出一套新的十进制度量衡制度,以地球子午线的 4000 万分之一作为标准单位,命名为“米”。1799 年,法国科研团队根据测量结果制成一根铂质原器——铂杆,将此杆两端之间的距离定义为“1 米”。然而,实物定义是不可靠的,随着科学的发展,国际计量大会最终将 1 米定义为:光在真空中行进1/299792458 秒的距离。“光速是一个宇宙常量,用它来定义单位,最为可靠。”
克利钦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与“千克”定义有关。目前,千克是唯一一个仍然使用人工制品作定义的国际单位,1 千克的定义就是“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这个原器存放在位于巴黎的国际计量局的保险柜里。能否用更靠谱的宇宙常量来定义“千克”?克利钦发现的量子霍尔效应给出了肯定回答。霍尔效应是指当固体导体放置在一个磁场内,且有电流通过时,导体内的电荷载子受到洛伦兹力后偏向一边,继而产生电压的现象。作为霍尔效应的量子力学版本,量子霍尔效应让人们重新认识“电阻”,从 1990 年起,电阻单位“欧姆”的定义改由量子霍尔效应确定。克利钦指出,“千克”的定义也可以由量子霍尔效应确定,因为量子力学中的宇宙常量——普朗克常数与质量有一一对应关系。
2018 年,国际计量大会将重新审定除米以外的另 6 个基本单位的定义。“希望能用宇宙常量重新定义‘千克’,使这个质量单位更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