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末我定下一个目标,从 2013 年起阅读全面电子化,尽量不买或者少买纸版书。到今年已经 2 年多了,虽然有时候还会买纸版书,但 Kindle 已经成了阅读的绝对主力(并且把我爸也变成了 Kindle 的忠实用户)。看到现在仍然有很多纸书的“顽固派”,回想这 2 年多的经历,我很庆幸当时的决定。
当时决定转向电子阅读,有几方面考虑:一是方便保存,纸版书在南方很容易受潮起皱;二是方便查询,纸版书的检索难度相当大,尤其中文书籍大都没有编制索引;三是便于携带,纸书又重又占地方,不方便出行。
当然,最重要最“好玩”的一点是,我希望真正了解电子化阅读的感受——我相信阅读的电子化是未来的趋势,它绝不是“下载 PDF/ePub 到 kindle/iPad 上看”那么简单。但我也说不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只有深入其中才能真正体会到。
在介绍我的电子阅读收获之前,先澄清“电子阅读”的定义。“电子阅读”不只是“阅读”那么简单,它必须有适合电子设备阅览的文本(PDF 不算,因为它是为纸质印刷服务的),有健康正规的渠道(哪怕是免费,也不能省去“购买”的环节),有传统阅读常用的注释、标记等功能(相比传统阅读,电子阅读还提供了多媒体信息展现、超链接、书签同步等功能,作为核心的“阅读”在脱离纸质载体之后其实更加自由)。把纸书的内容传到手机上看,这不算电子阅读。
转向电子阅读的深刻体会就是获取文本变得容易了。
以前要读某本书,首先要看看书店有没有卖,如果有还需要花时间下单再等待收货,如果图书馆收录了则要安排时间去借;如果都没有,一般就只能望洋兴叹了。如果实在想读,只能去淘宝或者孔夫子网站搜索,或者上网寻找盗版的电子版(这类书籍通常是网友出于“公益心”扫描上传的 PDF,没有 OCR,在没有 iPad 的年代,在电脑上看几分钟就会想吐,所以《中国底层访谈录》我分了很多次看完的)。转向电子阅读之后,再没有“断货”和“绝版”的担心(买“台版书”、“港版书”也不必费劲周折了)。通常,只要有过正式出版的电子文本,获得起来都非常容易,也不用等待收货,担心品相了,对喜欢阅读的朋友来说,这是相当舒服的。
电子阅读的另一个好处是真的很方便携带。
我的阅读速度还算可以,《大江东去》这类 150 万字的三卷本大部头,在家不到两周的业余时间就可以看完,注意这里说的是“在家”,因为外出时这类图书实在是太难携带了,结果浪费了很多时间。转而使用 Kindle 之后,时间的利用效率大大提升(我不太喜欢用手机看书,屏幕小费眼睛,手持时容易晃动,电也用得快)。有一次我去体检,人多所以花了一上午,但排队时就看完了一本小说。
以上两点都只是“众所周知”的,可以预料到的电子阅读的优点。但是随着我的电子阅读经历不断增加,我才意识到,电子阅读最大的好处在于:通过电子阅读,我们可以全程参与信息和知识的产生过程,这完全符合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产生范式。
在纸书的年代,即便没有严格的出版审查,大家仍然习惯于层层提纯的“信息-数据-知识-智慧”金字塔式思维。一本书的出版,必须要经过辛勤的写作、编辑、校对、审阅,最后才能印刷出来,成为“物有所值”的精华。讲究的读者不只坚持“读好书”,还要挑选“好书中的好书”。
“去粗取精”的好处是保证了阅读的效率,问题也随之而来:无法保证“去掉的都是杂质,留下的都是精华”。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作者在事实和数据的选取上犯了严重错误,由此产生一系列错误;或者事实或者数据,但有人基于此得出了完全不一样的结论;或者事实和数据都对,结论也对,但推理过程是错的。遇上这样的问题,除非读者有广泛的背景知识,或者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否则是很容易被作者引上歧路的,甚至“读了还不如不读”(前几天网络上流行的“逃离你终将衰落的家乡”就有很大的问题:结论很吓人,但数据没来源,逻辑有断裂,只是很多人未必看出来了)。
在网络时代,知识已经不再是金字塔结构了。不管是否愿意,我们都必须面对大量未经处理的信息和数据——未经仔细编辑的文字,甚至是凌乱的草稿,未经整理的数据,也在互联网上广泛存在着。知识的食客面对的不再是端上桌的精美菜肴,而很可能是半成品,甚至就是未经处理的原始材料。这些没有“提纯”的材料里可能蕴含着巨大的价值,只是之前无法利用而已。
怎么办?很幸运,我们有了电子阅读的一整套办法。电子出版提供的便利,和电子阅读所承载的互联网的知识,让我们以全然不同的方式来看待、吸收、把握知识。
对“不那么精华”的书,因为电子书刨除了印刷、装订、渠道等费用,所以可以用很低的价格获得。我现在经常买看起来“不那么高大上”但也很便宜的书来做泛读,数量远远超出之前的纸书阅读,这才真正有了“博采众家之长”的感觉。很快地读完一本书,哪怕只能从中获取一两点有益的收获,就已经物超所值了。要知道,关于知识,《九阴真经》那样的“绝学秘籍”是不存在的,唯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炼自己的功力,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电子阅读的好处是大大降低了泛读的成本——很多电子书的价格甚至比坐公交或者地铁去一次图书馆都要低。
在这之外,还有大量不成“册”(或许电子书已经和“册”完全不相干了)的资料散落在网上,有些或许仅仅是一篇短文,却蕴含了深刻的洞见,深奥的道理。在传统的出版市场里,这样的资料是很难有机会传播的。但是互联网把它们传播到天涯海角;借助电子阅读设备,我们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浏览这样的信息,提炼其中的价值。
电子阅读更重要的好处在于,把知识置于纷繁复杂、冲突各异的体系中,加深了我们对知识的把握。在这个时代,很难再有“钦定”正确的知识,各种知识存在分歧甚至冲突反而是常态——实际上,传统的知识也不能靠“钦定”来获取正当性。按照波普尔的说法,不具备“证伪可能性”的“科学”其实不是科学。所以,知识和观点的分歧、批评、较量乃是健康的常态。我们真正接受的知识,必须经过质疑和批驳。
这都是学术规范的基本道理,但是纸书天生就相当难修改,难更新,也相当难与其它知识发生联系的。书出版之后,它承载的知识就成了信息的孤岛。好在电子阅读天然就没有这种问题,因为电子文本承载的知识天然就可以错综交织,并且不断更新。之前图钉式的“注解”已经替换为通往广阔世界的“链接”,各种评论也唾手可得,内容同样容易及时更新(这里要批评一下微信公众号,文章发了就不能更新,我经常看到读者很好的反馈却束手无策)。
在知识互相勾联、文本不断更新的年代,孤心苦读只能获得“死”的知识,未必靠得住。真正有价值的“活”的知识,反而在评论、质疑、辩驳中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历经沧海,方显英雄本色”嘛。
P.S.题图来自 2015 年春节我在泰国拍摄的照片,Kindle 真是不能离身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