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1 社会剧变总是少数有影响力的人发起的。
在格拉德维尔的第一本畅销书《引爆点》(The Tipping Point)中,讨论了“少数人理论”,即互联网上的那些流行的想法、时尚总是由有一小部分人引爆的,这群人分为三种:联系员(connector)认识所有人,内行(maven)不断变得更加专业,而推销员(salesman)则喜欢向别人“推销”自己的理念。
当这三种人对某件事情感兴趣了,这个事情一定会很快流行起来。
2 环境影响行为。
格拉德维尔说:“一旦遇到合适的环境和时机,流行病就会爆发。”他引用了“破窗理论”中最争议性的一点:犯罪产生于混乱的环境,如果地铁的涂鸦和街上的垃圾全部被清除,所有打破的窗户都被修复完整,周边环境的改善也会有助于降低犯罪率。
但这个理论仍有争议。
3 人们总是在瞬间做出判断。
在《眨眼之间》(Blink)中,格拉德维尔着重说明了“薄切片”理论,“这就是一种心理,我们总是在短短几秒时间中判断别人的个性。”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薄切片”:我们从别人的穿着来推测他得到晋升的可能性;对别人脸部的匆匆一瞥来判断他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看到一个女人有显眼的纹身,就认为她很随便。
4 我们要独立思考,以自己的方式去行动。
在《眨眼之间》中,格拉德维尔讨论了“刺激”,这是一种心理现象:一些微妙的建议会引起人们朝某种特定的方向去思考或行动。他引用了耶鲁大学心理学家约翰巴夫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被试者的确因为读了一串类似于“皱纹”、“bingo 游戏”、“佛罗里达”这些与老年人有关的单词后就走得更慢了。
5 成功不是因为天才,而是因为汗水。
在《异类》(Outlier)中,格拉德维尔介绍了“10000 小时规则”——这已经成为了解专业知识的一种手段,并且形成了一种文化。这个规则就是说,认真练习 10000 个小时,你就会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该理论是由佛罗里达州大学的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提出的,他们为此研究了国际象棋大师和网球选手的行为。
6 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同样在 《异类》 这本书中,格拉德维尔讨论了马太效应。它的名字来源于圣经——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换句话说,就是优势积累。
作者发现顶级的曲棍球运动员一般都出生在一年之中的头一个月。而当你到了 25 岁时,你的出生日期就变的无关紧要了,最重要的时期是 5 岁——一月份出生的孩子更强壮,也更愿意出人头地,所以他们的教练会栽培他们。现实中也有不少父母们会让孩子晚一年上学,来使他们的孩子在同龄人中更有竞争力。
7 智商高是不够的。
光是智力并不能保证成功,你需要的是机会来为你打开成功的大门。格拉德维尔用比尔盖茨和披头士的例子来说明这个理论。微软创始人是在西雅图长大的,1968 年,在大部分孩子还没有接触过电脑的时候,比尔盖茨已经知道电脑是怎么一回事了,这让他比任何一个人都快了一脚。而披头士在德国的时候曾被带去汉堡的俱乐部,并且在那里几小时几小时地演出,这使他们的现场表现力更好。
8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在格拉德维尔的最新著作《戴维和巨人》(David and Goliath)中,他质疑了社会对优劣势判断的合理性。他讨论了“相对剥夺感”,声称学习能力强的人去常春藤名校或有名望的公司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哈佛或者高盛的环境实在是太有竞争力,成功的可能性反而更小。我们很少听下来思考那些最负盛名的机构是否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9 障碍也可能变成优势
理查德·布兰森,查尔斯·施瓦布,特德·特纳有什么共同点?除了他们都是富有的白人以外,还有一个:他们都有阅读障碍。在《戴维和巨人》这本书中,格拉德维尔称这样的情况也可以是有利因素。“阅读障碍也可能是件好事,它迫使你去发展原本可能会一直休眠下去的技能。”
它帮助布兰森成功做出优秀的品牌,布兰森的公司成立于 1970 年,现在一年的收入是 240 亿美元。“我的阅读障碍让我找到了与客户交流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