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盲是指不识字的成年人,按照我国的标准是指年满十五周岁以上的不识字公民。
在几十年前,尤其是农村,由于战乱,地理原因,或者经济不发达,很多人是没有机会读书的。如果往上数三代,我们很多人的长辈可能就有没有机会读书识字的。不过随着教育的普及,这个问题已经逐渐地解决。同时,文盲的后代未必就是文盲,也是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大学生。数据表明,2011 年,我国文盲率(15 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 4.08%,比 2000 年人口普查的 6.72% 下降 2.64 个百分点。
于是我们大都会识字了,但是信息时代来临,对我们的要求,好像不像仅仅认个字那么简单。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往往会感觉差一个年级似乎跨越很大。就像你在初一刚学代数的时候,趴在初三教室窗台前看老师讲三角函数,你可能觉得是听天书。你看一个高年级的学生,会感觉好像相差了很远。但是到了社会你又会发现两个极端,一个是有的人每年的变化都很大,三年脱胎换骨,一个是有的人过了好几年,都还是一个样。
我的解释是,不管你现在如何黑这个教育机制,但是这个严密设计的阶梯式的知识体系,让你每年都在向上走一个台阶,一年小变三年大变。大家都在成长期,都在不停地拉伸,虽然也有很多灌输,但是最终的结果是,我们还是总体上在进步的。
然后我们毕业了,好像一下子失去了一个共同的升级体系。我们没有了一个共同的成长尺度,同时我们曾经的信息输入来源,从教材从经典著作,转移出来。但是转移到哪里去了?
在互联网还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我们看报纸电视广播,这些渠道几乎垄断了我们所有的资讯来源,而且多为官方性质;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开始刷从校内人人到微博朋友圈。然后社交媒体的兴起,让营销大号抓住了窗口红利期,摇身一变成为具备很强变现能力的媒介,用各种“读到哪句心碎了”,“不转不是中国人”的句式,裹挟了我们的情绪和转发。
于是宏观上你会看到,作为一个普通的个体,除非是特意的追求,我们在离开学校以后,离开知识体系的攀爬以后,我们很多人的信息摄入,就靠着每天刷朋友圈看微博转发了,活在其他人给你安排的信息流中,而且这还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个性化推荐。我们似乎就不再有一个像样的资讯来源,或者有专门的工夫去让自己拾级而上,我们似乎也不在心智和知识的领域,向更深层次探索。
其实包括九年义务教育、普通中等教育以及现在泛滥的高等教育,都是在以不同阶段和形式,让人具备有一个现代人应该有的素质和能力,这其中包括很多方面。我觉得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个系统化的能够自我造血的学习和升级的能力。(用我的成长会讲义的词叫成长系统,包括学习系统和行动系统。)
现在的信息的流通的速度越来越快,快到我们无法穷举的时候,我们怎么去精准地定位,自由地寻找,并且循着逻辑节奏,在预设和偏见尽量少的时候,尽可能地接近真实的认知?
另外一方面,现在的信息越来越开放,这些遍布网络的信息就像各种原材料,我们怎样才能自己拾掇起来,构建自己领地里的高楼大厦?我们怎样去用这些信息,重新完成自己地成长和改变,如果我们心里有这个念想的话?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曾经在读书阶段会憎恨各种过度解读式的能力训练,包括大家都受虐过的归纳中心思想和主题大意,包括从以下四个选项中找出不正确的判断……这其实现代人所应具备基本技能,对应到阅读理解、信息分析等能力……
但是目前我看到的,以及所经历的,却是大范围的缺失。这些问题在我自己身上也有看到,我把这些叫做信息时代的新文盲基因。
信息时代的新文盲有什么表现?
1. 能认字,但是不能阅读。
读图时代的编辑和设计用各种酷炫的可视化把读者惯坏了,所以如果你不用美丽动人的 Infograph,一张图读懂 XXX,30 秒搞清 XXX,已经没有人会停留下来看字了。满屏中文都认识,但是就是好像看不明白。
这其实就是阅读障碍症,导致失去了信息加工的能力。无法进入作者的逻辑,也无法抓住信息的要点。其实这就是能认字但是不能阅读的困境,就是已经无法独立完成,从河里抓鱼然后加工制作到最后成品出锅的过程,而是只能打开一个罐头,咀嚼已经做烂的食物,或者只能喝流食。
伴随的这个现象的是极度的耐心缺乏,同时由于无法阅读分析,进而不能形成对于篇章以及更高层面的材料的梳理,于是长期积累下来的结果是不会思考。
2. 会提问,但是不会动脑。
我之前发过一条微博:
@Scalers:这年头仿佛会看文字阅读清楚并且照做的人都很稀缺,好多人都是一看到一片字,然后就一捂脸,两眼一抹黑,大脑宕机,于是从 0 开始问。
我们现在已经没有能力沉下心做一些小钻研,而是有一点困难或者心理的压力,都要找个渠道释放一下,这就是问。
社交平台让我们和一些大V的距离拉近了,我们仿佛可以轻易地和他们互动,而这也间接地造成了提问的门槛降低了。于是但凡有个问题我们都想互动一下刷一把存在感,就像有个小感冒,就跑到三甲医院去挂一个专家号。
在知乎上你能看到很多重复低质量的问题。除去“如何看待……”,“……什么体验”之类的问题大多沦为矫揉造作无病呻吟,还有一种是强限定词下的开放式问答,比如“我是一个 XX 专业的学生/我有 XX 天没有学习了/我是 XX 座的,我应该怎么学习 XX……”。这就有点像一个病人去看病,说,大夫,我是 211 大学生,我是处女座,我爸爸是公务员,我最喜欢滑雪,我男朋友开保时捷,我现在感冒了,应该吃什么药?嗯,还真是该吃药了。
于是你会看到很大一部分人仍然在门口徘徊着,期待找一个最符合自己三围的门进场,而其实门很宽,不用那么地合身,而且我们都是规律约束下的普通人,门是可以直接进的。进了门还有很多台阶要走呢,进了门还有更大的世界等着发现呢。
但是现在似乎不流行进门,流行信息沟通,抱团取暖问问问,而且美其名曰,不耻下问。
3. 想知道,但是不去查找。
我们很容易高估自己,包括我自己也经常这样,就是会认为自己很与众不同,认为自己的想法前所未有,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开疆辟土。但是其实我们大多是普通人,普通人就意味,我们想做的,在做的,多数是其他人做过的,我们多数能发现榜样,能找到前辈,或者能参考或者可借鉴。
但是我们从来不去查找,或者没有想到查找,或者不知道怎么去查找。于是这一动机的行为,又转变成了,到处问,因为想得到一个极度定制化的答案。但其实往往没有,因为问题的解决是依循于逻辑的打通,而逻辑的打通有赖于思考与动脑,而我们不再有能力阅读,又会使我们丧失思考。
于是我们转而向大牛前辈寻求帮助,但是所谓的大牛前辈如果要成长,想必也在被自己所处阶段的事情搞的焦头烂额,然后他也不认识你,你也没有足够引起他兴趣的好问题,他自然没有义务理你。然后你可能还觉得,我都不耻下问了,你怎么这样?
对于这个其实也好理解,如果有小学生天天问你,5+3 等于多少,用红色的笔写的5+3 等于多少,女生出的题目5+3 等于多少……每天假如有 5 个人问你,不出一周,我们敬爱的前辈就会像巴浦洛夫里的那条狗一样训练成条件反射。
其实这个问题就是索取而不付出的问题,如果你自己感觉也没有什么价值可以付出,那至少可以付费。否则就是负循环,感觉全世界都欠了你,感觉网络上满满都是恶意。
信息时代下的新文盲,我大概就先想到这些。以这三个特征去筛选,筛选出来的很大程度上,具备新文盲基因。我觉得我们既然受了那么多年教育,就不要因为时代一变化,又重新翻身做新文盲。而不管老文盲还是新文盲,其本质就是自己和社会的资源和信息的连接脱节。当你和世界失去了连接,就像生物没有了阳光雨露,于是没有成长。
互联网时代几乎有任何你想要的用于成长发展的信息途径,前提是要你花费工夫去寻找,磨破手皮去翻捡,投入时间去动脑。也就是说在构建你自己大厦的征途中,你需要自己寻找原料,构建结构,这个过程,既是有同伴护佑的,又是孤独的。而我们如果还只是停留在最浅层的表面无法坚定地进入深度,那错失的是整个时代的红利和变化的机会。
其实从这个意义上讲,英语能力也应该成为一个基因鉴别标准,但是这是个高门槛的鉴别,这里也不多述。
最后,在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查了一些资料,正好也发现联合国也对新文盲有一些定义,请参考。
联合国重新定义新世纪文盲的标准,将文盲分为三类:第一类,不能读书识字的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盲;第二类,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即地图、曲线图等常用图表)的人;第三类,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后两类被认为是“功能型文盲”,他们虽然接受过基本的识字教育,但在现代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社会生活存在比较大的困难。
本文作者 Scalers,游走在口译世界的 IT 从业者。微信公众号 ScalersTalk,网站 ScalersTal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