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被国内网友尊称“莫博士”的 Walt Mossberg 是美国科技媒体 Re/code 创始人。在他为《华尔街日报》供职的四十多年间,有一半时间在撰写科技评论,他的评测报告受到众人追捧,和各个互联网企业大佬的尊敬,有些时候甚至可以直接影响产品的销量和股价走势。
3 月 17 日下午,莫博士出现在北京主持 Re/code 和腾讯协办的 Connector/Smart Future 大会。他甚至将采访乔布斯和比尔盖茨时坐过的“神奇的红椅子”一同空运来北京。只是这次红椅上坐的,是来自中国的话题公司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林斌以及滴滴打车 CTO 张博。
这是莫博士第一次来到中国,因此他和林斌、张博的访谈更像是一次国内科技大佬给国外媒体的中国互联网市场普及。
席间莫博士并没有发表太多个人观点,而是不断地追问小米的盈利模式、对三星在中国市场发展的看法、以及小米的未来到底如何。
莫博士的采访风格单刀直入,在一个问题上如果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就会反复追问。在主题为“手机与智能生活的畅想空间”的谈话下,林斌给莫博士普及了一次一个中国初创型手机厂商是如何一步步地做大市场,并成功在市场份额上超越国际厂商三星的,以下是一些谈话节选:
莫博士:小米的主要利润来自于服务,我们认为这也是未来增长主要的来源。这些服务是怎么跟硬件绑定的呢?
林斌:手机只是提供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给用户提供日常的服务,我们有很多类似的服务。我们有 UI,这是小米手机上非常重要的点。如果买其他品牌设备的话,你可以通过其他的步骤享受我们的服务,可以使用我们的 MIUI 服务。
莫博士:三星、苹果有自己的服务,你们跟他们有什么区别吗?
林斌:他们不仅通过服务盈利,也包括硬件。是否靠硬件盈利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服务是一方面,硬件是另外一方面。如果一个公司过于倚重硬件带来利润,在发展软件和服务方面则相对缺少激励。
莫博士:您觉得三星有什么问题?
林斌:如果三星的商业模式不发生变化,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电子商务是非常重要的模式。现在中国的商业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商业模式已经变得强有力。很多其他公司,包括手持设备公司、手机设备公司,都在拥抱新的商业模式。
莫博士:我们站在小米和中国科技板块之外来看,你觉得什么时候会有中国的品牌,比如说手机品牌或者其他产品的品牌能够真正在西方受到广泛的知名和爱戴?
林斌:我想保守一点吧,五到十年会有一些中国的品牌在西方崛起。
随后滴滴打车 CTO 张博和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给莫博士解释了中国打车行业的现状,以及他们怎么看待外国竞争对手 Uber 这样的公司给行业带来的变化。以下是对话节选:
莫博士:你们是怎么样通过打车软件,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帮助和拯救传统的正规的出租车行业?
张博:我感觉出租车行业改良必须到了要改的时候了。传统的出租车行业里有很多“疾病”,比较明显的是,出租车是非市场化的,出租车的供给是被卡死的。
不管市场供给小于需求,还是供给大于需求,它的供给是卡死的,这是一个非市场化的问题,它的价格是被卡死的,不管这个区域是供不应求还是怎么样。另外还有很多顽疾,比如做的好的出租车司机和做的不好的价格一样,做的好的和不好的出租车公司也一样。所以出租车行业整体改良要推进市场化。
Dawn Chmielewski(Re/code资深编辑):为什么认为 Uber会面临中国官方监管的挑战呢?Uber这样的公司会构成挑战吗?
朱啸虎:环境对大家都是公平的,Uber 在世界上和中国都有它的存在空间。但是我们也是在跟 Uber 竞争,包括在台湾地区等等,我们其实是胜过了 Uber 的。我们现在对很多司机也有一些要求,如果你是新来的司机想加入的话,我们有三年驾驶经验的限制,你最好要服务过这个行业等等。
莫博士:滴滴和快的合并在一起,但是故事还没有结束。还有新的竞争对手进来,比如 Uber?
朱啸虎:Uber 只是一个刚来的竞争对手,我们现在已经积累了很大的优势,我们更了解中国的市场情况,我们提供的也是最好的服务。我们在这儿不断地控制市场环境,我们不希望新的司机不断地涌入来压低市场的价格。
滴滴和小米对于在场的国内观众来说已经是十分熟悉的互联网公司了,而莫博士的观点才是他们真正的关注焦点。会上观众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莫博士怎么看待小米的专利问题。对此莫博士表示,专利问题是国内外任何一家公司在进入新的市场时都会遇到的,他不做评论。
希望通过这次大会感受到莫博士在以往科技评论中的真知灼见的话,你恐怕会有些失望。中国是一个神奇的市场,外国企业入华常常“水土不服”,国内企业想要走出中国也会遇到技术和文化方面的重重挑战。莫博士这次回国后,应该很快就又能带给国外读者一篇关于中国互联网现状的重磅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