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演化论的观点之一是:演化是自然选择和随机突变的结果。生命科学研究和投资公司 Excel Medical Ventures 的创始人 Juan Enriquez 和 Steve Gullans 在最近出版的《自我演化:非自然选择和非随机突变怎样改变地球生命》(Evolving Ourselves: How Unnatural Selection and Nonrandom Mutation are Changing Life on Earth)一书中则表示,影响这地球上的生命如何生存、生活和进化的,并不只有自然选择。
也就是说,如果你容易生病或者肥胖,很有可能也和你的父辈们经历了什么有关。
二战结束前后,由于纳粹对食物与燃料的封锁,荷兰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在饥荒时代出生的孩子受到了比饥饿更多的影响,包括更高的心脏病发病率、葡萄糖耐受不良、肥胖等。严重的创伤仿佛在经历者的基因上刻下了代码,这样的改变,甚至会体现在那些并未真正经历过创伤的后辈身上。
在跟进的实验中,研究者们发现,那些在荷兰饥荒中怀孕的母亲的女儿患上精神疾病的比率,几乎达到普通水平的两倍。即使是战后食物供给已经相当富足的时候,基因仍然记得曾经身处的恶劣环境,并将应对机制传递给下一代以及下下一代。
相比起生物学界相对主流的自然演化理论,有一些“勇敢”的灵魂在很早的时候就提出了“实时演化重置机制”的存在,1942 年,一位英国科学家 Conrad H. Waddington 提出了“表观遗传学”的概念。也许遗传信息的载体,除了经过漫长演化才会改变的 DNA,还有一套“决定基因表达与否、并可稳定遗传下去的调控密码”,研究者们将其称为“表观基因组”。在不改变基因序列的前提下,某些机制确实可能引起可遗传的基因表达或细胞表现型的变化。
这也就是说,你的祖父爱抽烟而他的弟弟不抽烟,那么你和你的堂兄弟之间在某些生理特征、患病几率上可能就有些不同,尽管你们俩都不抽烟。不同于经典的孟德尔遗传定律(就是那个生物课上学过的豌豆杂交形态定律),“表观遗传”是一种难以预测和量化的机制。我们只能说,在某些方面下一代和下下一代呈现某种特征的比率增加了,却不能给出确切的推论。
回到我们当下的生活中来,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压力、紧张、饥饿、愉悦、恐惧、爱以及种种,在身体内的各种荷尔蒙会对它们一一作出回应,而这些回应的过程都有可能将信号发给“表观基因组”。这世界变化快,于是基因学会“打开”和“关掉”某些开关的速度也就加快了。
为了后代着想,多笑一会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