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先作个声明:我不是柴静的粉丝,也不是柴黑。我对她的私生活不作评论,也不认为私生活和工作之间需要建立什么关联性。以下的文字只就《穹顶之下》这个雾霾调查的视频加以讨论。
柴静和她的团队制作这个视频的动机是什么,我不想妄自揣测。两天的时间获得几亿个点击,《穹顶之下》毫无疑问让许多原本不了解雾霾的人开始了解雾霾。在唤起民众对雾霾的关注方面,《穹顶之下》在几天时间里取得了比之前数年中很多媒体都要好得多的效果,这是值得肯定的贡献。
为什么说《穹顶之下》不是一部纪录片?
但是,很多人把《穹顶之下》当作一部纪录片来看,就不太妥当了。纪录片的核心是真实,是通过对事实的展示来引发观众的思考。《穹顶之下》确实展示了不少事实,但更多的成分是柴静在镜头里、在舞台上的娓娓道来。也有人说,不好将《穹顶之下》归类,我倒是觉得很好归类,它就是一个调研项目的现场汇报,按说不能称作“现场”,因为是录制和剪辑过的,但镜头的视角很尽力地去营造一种“现场”感。
换句话说,我们可以这么看这件事:柴静和她的团队自己立了个项,要研究雾霾。项目完成后,团队做了个多媒体的 PPT,然后柴静作为团队代表在镜头前给大众汇报这个 PPT 的内容。
转换视角之后,能看出哪些门道?
当我们转换到这个视角来看《穹顶之下》时,就不再只是看个热闹,而是可以看出些门道了。
100 多分钟的视频,柴静的出境表现很到位。很多评论中用了“类 TED 演讲”的提法,但我觉得更像乔布斯的风格(看到视频的致谢部分,我大概理解了为什么《穹顶之下》带有浓重的乔布斯风格)。这 100 多分钟的表现,一定是柴静和她的团队经过了许多次排练的结果。这种认真是非常值得鼓励和学习的。乔布斯对待每次产品发布会上的演讲都是极其认真地做准备、做排练。而我们大多数做用研的同学,基本都没有这个意识,是十分不应该的。
既然是汇报,那么听取汇报的人就不是简单的无关紧要者,而是“决策者”。《穹顶之下》这个视频的发布不是只给人看看而已,而是要带动每个人有所作为。如何作为,便需要每个人的自行决策。很可惜,网上那些感动得不能自已的转发者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决策者”角色。要做好决策,至少需要评估报告的逻辑、报告的数据、报告的结论、以及报告的价值。
柴静用了女儿的故事作为引言,带出自己为什么会关注雾霾。这种情感上的带入很容易拉近汇报者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但一个决策者要对此保持足够的警惕。柴静女儿的生病与雾霾事实上没有明确的关联,柴静在视频中也始终没有将两者建立关联。
但作为观看者,我相信每个人在柴静女儿生病这件事上,都或多或少感受到了一种心痛的感觉。那么,既然无意在女儿和雾霾直接建立关联,报告首尾处的浓墨重彩就不免有煽情和诱导的嫌疑了。我第一天打开《穹顶之下》看了不到 10 分钟就关掉了,便是因为只看到女儿的不幸却没有看到关联,第二天我才又重新坐下来看完整个视频。
在汇报中带入强烈的个人情感不是严谨的调研报告应该有的方式,尺寸的把握实在是太困难。柴静可以谈女儿,但不可以只是通过不作肯定论述来从技术上规避对于两者关联性的质疑。作为汇报方,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给出明确的否定声明,让每一个观看者都清楚“此处仅为渲染”。
做用研的同学对此应引以为鉴,个人色彩固然有助于拉近距离,但遇上理性的决策者,效果却可能适得其反,令人对整个报告的客观性产生疑问。我在网上读到的一些批评文章,都有很强的理性思考成分,原因便在于此。
柴静报告中的数据有哪些缺陷?
要说服“决策者”,一定得有充分而可靠的数据,《穹顶之下》为我们呈现了不少数据。对于不怎么接触调研的大众来说,这些数据可能已经感觉很充分、很可靠了。但站在研究的角度,柴静报告中的数据有两个方面的缺陷。
首先是二手数据居多,基本上所有的图表呈现的都是从这里那里问来的数据,这就带来一个数据可靠性的问题。这个可靠性不只是大家脑子里立刻跳出来的“数据提供方有没有撒谎”这个问题。柴静和她的团队已经通过给数据标注“可信”的标签来应对这个问题,所以视频中我们在数据出现前频频听到诸如“院士”、“研究员”等带有一定权威性的来源说明。数据可靠性更大的问题是在于别人对数据进行测量的时候,并不是为了你的这个需求而做的,数据的精度和适用性不一定就符合你的需要。
举个例子,视频中提到“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城市杭州,柴静说一年有 200 多天的雾霾天。这个数据很吓人对不对?但如果我告诉你雾霾天是雾天和霾天两部分构成的,你的反应是什么?你想知道这 200 多天的雾霾天里,究竟有多少天是因为霾导致的,对不对?我也想知道。但二手的数据未必能够提供这个区分。
其次是一手的数据不够全面。我们在视频中看到一些采访视频和一些实验数据,这些数据全是一边倒的支持柴静和她的团队的结论。做调研的同学应该都清楚,一个调研出来的结果如果是所有受访者都意见一致,那么最可能的就是调研本身出了问题。调研要为决策服务。在汇报中只看到一种意见,只能说要么只收集了一种意见(比如通过选择性采样、指向性诱导等方式),要么是有意屏蔽了其他不同意见。不论是哪种,对于决策都是有害无益的。
《穹顶之下》的结论事实上加大了决策风险
一个调研报告,不能没有结论。《穹顶之下》要留在观众心里的当然也是结论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带来行动。柴静和她的团队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借鉴欧美经验,产业转型、开放市场、加强监管,以此减少煤和油造成的污染。
这个结论咋看之下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但和前面数据的全面性一样,这个结论对于风险的探讨太少了。视频中柴静提到了“钱的味道”,但钱并不罪恶。民生离不开钱,《穹顶之下》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将影响到许多普通家庭的生存与未来。这不是像互联网流量一样将工人从一个产业导入另一个产业那么简单和轻描淡写。我们需要改革,但《穹顶之下》对于改革的成本和风险缺少分析,这事实上加大了对于结论的决策风险。
对于社会精英阶层而言,他们将更多地享受成果,而更少地经历过程的痛苦
最后谈谈这份报告的价值。我一开始就说了不揣测柴静和她的团队制作这份报告的动机,因此这里也不谈论这份报告对于她们的价值。这里,我想谈的是这份报告对于大众的价值。我相信大多数人都只看到价值的表面,那就是大众对雾霾(或者说污染)的关注程度上升,进而对治理污染的改革呼声增强,倒逼有关部门按照报告的解决方案推行改革。从此我们又有了 APEC 蓝,从此大家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真的会是这样吗?许多人很可能就是改革最艰难的适应者。治理污染需要代价,除了 APEC 蓝,我们也应该看到下岗、提价这些现实的问题。我们不能,也不应该简单地将污染治理带来的价值看作全民价值,因为对于社会精英阶层而言,他们将更多地享受成果,而更少地经历过程的痛苦。
社会公平性是所有社会问题都不应该回避的思考。解决方案至少不应该是除了选择A还是选择A。一份严谨的报告应该让我们看到除了选择A,还有选择B、选择C,而且还应该让我们看到每一个选择的利弊取舍。但很遗憾,柴静和她的团队给我们带来的报告对此并未着墨,也并未提出警示。
《穹顶之下》的确为我们做了一份值得思考的雾霾报告(此处应有掌声)。但这份报告过于感性的呈现方式和在理性方面的讨论不足使其只能讲一个好故事,却不足以引出一个好结论。尽管如此,《穹顶之下》的意义依然是不可否认的。如果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以更加理性客观的方式开始思考、讨论污染治理的问题,我想我们会获得一个更充分思考过的解决方案。
作者微信公号:林老师的私塾(FollowDrLin),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