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院士
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火球(爆炸当量 330 万吨 TNT),相当于 200 多颗广岛原子弹的威力。
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之一的于敏院士荣获 2014 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于敏(1926 年 8 月 16 日— ),天津市宁河县(原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人,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氢弹之父”。
过去,于敏这个名字是绝密,直到 1988 年,于敏的名字才得以解禁。但由于当时的解密程度有限,许多史实还没有公开。
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后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从 20 世纪 70 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长期的努力,于敏对原子核理论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思路。他把原子核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实验现象和规律、唯象理论和理论基础。在平均场独立粒子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氢弹的构型
氢弹的 Teller-Ulam 构型和爆炸原理
据称,目前全世界只有两种氢弹构型,美国的 Teller-Ulam 构型和中国的于敏构型。Teller-Ulam 构型解密的资料相对较多,是利用初级小型原子弹爆炸产生的X射线对次级核聚变材料进行加热和压缩,触发更猛烈的核聚变反应。据传于敏构型比 Teller-Ulam 构型更加轻巧,但这方面的公开资料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