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移动的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 OS 事业群 YunOS 手机事业部总经理戴玮谈到近期关于阿里将推出自有品牌手机的传言时,表示如果阿里巴巴某天真的布局智能终端,那必须为硬件厂商、终端用户、第三方应用服务提供者提供价值,而不是单纯做一个元器件的堆砌。
其实,阿里早在 2011 年小米发布之前,就已经和天宇合作推出了一款高性价比的智能手机 W700。之后,阿里又和很多中小厂商合作了多款低端智能手机,并且给予流量引导的支持和补贴。至于近期和魅族的 YunOS 合作,已经是第三波努力了,时间跨度也跨了三年多。
为什么阿里这么强大的实力,有独家的 OS 技术,却总是推不出自己的智能手机呢?如果做自有品牌,如何才能做起来呢?
起大早,赶晚集
应该说马云的眼光一直是一流的。YunOS 的历史和小米的 MIUI 差不多,但是在技术含量上 ,YunOS 远高于小米的 MIUI,YunOS 有自己的虚拟机,核心是自己的,而不是简单的一个 UI。
在产品上,阿里和天宇的合作早于小米几个月就发布了 W700 手机,这是当时中国的第一款双核手机。
当时,淘宝根据用户的淘宝网龄给予优惠,最低价格也能做到 2000 元以下,也算是高配低价,只是资格有限制。
实际上,W700 在开卖的前几周销量也非常惊人,如果放开低价卖,达到小米首批 30 万的出货没有问题。
但是,这个活动很快就搞过去了。而且当时的 YunOS 还不成熟,速度较慢,体验不佳,用户拿到 W700 后往往会刷安卓;当年的天语刚刚从功能机往智能机转型,nVIDIA 的方案也并不好做,w700 硬件上也问题多多。
因为种种原因,机会错过。几个月后,小米抢走了眼球,2012 年、2013 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风起云涌。而阿里反而脚步慢了下来,小打小闹的合作不断,但始终缺乏有影响力的产品。
2014 年,魅族黄章回归,阿里终于找到了一个产品不错的合作伙伴。不过,此时的魅族也不再是简单的硬件厂商,魅族同样要做软硬结合,两者最后妥协出来一个中间产品,Flyme 和 YunOS 结合,魅族的入口保留,YunOS 得到了魅族 UI 的一屏,算是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而此时的小米已成帝国,阿里起大早,赶了晚集。
软硬结合有多难?
当年马云搞 YunOS,眼光是没有问题的,如同当年移动搞 Ophone。但是搞入口是从厂商角度出发,而是否选购,用户说了算。
只有用户买账,厂商想要的入口才是入口,小米就成功的做到了这一点。而用户买账需要体验、宣传、性价比。
软硬集合的难度在于如何把“硬”卖出去,送到消费者手中,从而实现“软”的增值收益。
2011 年的时机被错过。2014 年,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已经白热化,体验、硬件、做工、性价比概念已经被各个厂商炒透,阿里重新入局会更困难。
能否做起来取决于决心
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的 YunOS 体验已经达到主流水平。在 UI 体验同质化的基础上,只要有优秀的硬件产品,合理的价格和足够的眼球,阿里的自主硬件依然有希望成功。前提是找到靠谱的合作厂商。
阿里找到魅族合作,这本来是很好的对象,但是 2014 年的魅族想要的更多。魅族也要入口,这就和阿里的目的冲突,两者看上去很美的合作最后妥协收场。
而现在还有很多实力强大的硬件厂商来不及考虑入口问题,它们先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活下来,卖出更多的产品,它们是阿里更好的合作对象。
从产品看,IUNI、一加、Nubia 这些主流厂商的互联网品牌都有强大的实力和一流的产品。而它们还没有到软硬结合做增值的阶段。它们都是很好的合作对象。
阿里完全可以以收购或者投资的方式与这些厂商结盟,订制下这些优秀品牌的旗舰产品。然后给予一定补贴,刷上 YunOS 系统,作为淘宝或者阿里的专用手机提供给用户。
和以前的小打小闹不同。如今的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阿里必须提供足够的补贴,给予足够的流量和电商资源才能做起来,并且要有长远的规划。
阿里手机一代也许不会卖得很多,但是坚持用户体验,持续给予资源,也许三代以后,阿里就会像小米一样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重要玩家。
到时候,BAT 三家中只有阿里做到软硬结合,除了未来的小米将无人能够抗衡,这才能达到阿里做硬件的最终目的。
现在的问题是,阿里准备玩这么大吗?
目前除了小米,只有 360 和酷派做到了软硬结合,腾讯和百度在硬件上依然是小打小闹。阿里是学 360 大手笔投资,还是学腾讯、百度继续小打小闹呢?
以阿里的实力,自有硬件做起来也许并不困难,困难在于能否下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