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德新
在 2011 年上线的点名时间是国内最早的一批众筹站。2013 年,点名时间聚焦智能硬件,凭借一批超级项目在科技圈内声名鹊起。2014 年初,点名时间有两个项目前后突破 100 万,但也就在相差不到几月时间,网站正式更替为“限时预购”平台。那么,在大半年前红极一时的众筹平台为什么不做了?
1. 流量不足
点名时间没有流量来源,所以“互联网思维下”的流量来自哪里?来自购买。笔者依稀记得京东获取一个用户的成本至少在 6 元(来自一名电商分析师的数据),而两个平台的 ARPU 不可同日而语。
而 14 年中,随着京东、淘宝自营的众筹平台上线,各家的流量差距益发明显。今年在一段时间内点名也尝试过强化媒体属性(以内容聚合为主)来吸引流量,但现在看来内容聚合这件事已经荒废。
2. 伤害用户
攒流量不易。有人说,垂直电商站只要保持用户的活跃和高忠诚度,那么即使没有大流量依然可以形成有效的流水。但回看 2013 年到 2014 年,即使是被点名热捧的超级项目,依然有不少产品跳票。
跳票本来不是点名的错误,但这样的众筹方式最终把苦心经营的用户一批批伤害了。
3. 缺乏闭环
以上,点名的流量瓶颈同样影响到了卖家。开发产品的团队在点名试验和宣传了一轮,待生产和品质稳定后寻求更大的流量,就自然而然找到了京东或者淘宝。
而点名当初那批被跳票和早期品质伤害过的用户随着商家前后一同离开了点名。
所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硬件创业团队的供应链管理问题、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人民的低容忍度问题,众筹模式不可为。
4. 看似美好
转型预售之后,第 2 个问题得以解决,所以预售平台的点名时间过得怎么样?
似乎非常不错,9 月一度有明星产品突破 500 万的销量。但实际情况果真如此吗?
这是点名上一款明星产品的销量,总金额 500 万有余。从购买分布看也很正常,但事实上柱状图的最后 3 个采购段位(5799 元、18999 元和 55499 元)总金额超过了 420 万元。
浏览网站,这样的明星产品并非个例,所以点名时间其实早已从一个线上众筹站变身线下代理商的一个订货场地。那么对智能硬件和点名,这条路是否能走通?让我们拭目以待。